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方雕塑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方雕塑館

 

 

 

東方雕塑館

「東方雕塑館」,是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山石窟的美譽,全稱「東方雕塑陳列館」。麥積山石窟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其它三窟為:龍門石窟、雲岡石窟和敦煌莫高窟。莫高窟以其壁畫而著名,龍門石窟、雲岡石窟以其石刻聞名,而麥積山則以精美的雕塑獨樹一幟,以石窟多、塑像完美、延續時代長久而被稱為「東方雕塑館」。

麥積山石窟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麥積山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約35公里處,是我國秦嶺山脈西端小隴山中的一座奇峰,海拔1742米,但山高離地面只有142米,山的形狀奇特,孤峰突起,猶如麥垛,因此人們稱之為麥積山。石窟始建於後秦,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歷代都有不斷開鑿和修繕。現存佛教窟龕194個,泥塑7200餘身,壁畫1300餘平方米。

中文名東方雕塑館地理位置天水市麥積區麥積山風景區 [4]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景點級別國家AA級旅遊景區占地面積3 km²著名景點麥積山石窟

簡介

天水是甘肅第二大城市,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稱,麥積山,地處天水市東南方50公里的北道區麥積鄉南側,是西秦嶺山脈小隴山中的一座孤峰;這裡薈萃着後秦、西秦、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幾個朝代的塑像7200餘身,壁畫1000多平方米,分布在194個洞窟里,與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崗石窟、洛陽龍門石窟一樣,有着珍貴的藝術寶藏。如果就藝術特色來分,敦煌側重於絢麗的壁畫,雲崗、龍門著名於壯麗的石刻,而麥積山則以精美的塑像聞名於世。

正如我國雕塑家劉開渠所讚美的麥積山是「我國歷代的一個大雕塑館。」

這是一座奇特的山峰,海拔1742米,但山高距離地面只有142米,山形奇特,孤峰突起,猶如麥垛,故被稱之為麥積山。周圍翠柏蒼松,野花茂草,如遇雲霧陣陣,遠景近物交織在一起,就是一幅美麗的圖景,而這圖景就是被稱為天水八景之首的「麥積煙雨」。古人詩云:「最宜秋雨後,兼愛暮時煙。」 這個麥垛般的山形多神奇,而石窟就開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達七八十米。

在如此陡峻的懸崖上開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是古人的傑作。麥積山石窟建自公元384年,經過十多個朝代的不斷修葺,現存佛龕194個,泥塑、石雕七千二百餘身,壁畫一千三百餘平方米,全部窟龕都開鑿在山崖峭壁之上,分布於東、西兩崖。 東崖現有54個洞窟,西崖有140個洞窟,其中以精美的彩妝泥塑著稱。

歷史文化

麥積山歷史悠久,早在1600年前就享有盛名。五代人撰寫的《玉堂閒話》中說:「麥積山者,北跨清渭,南漸兩當,五百里岡巒,麥積處其半……望之團團,如民間積麥之狀,故有此名。」杜甫有詩讚曰/野寺殘僧少,山圓細路高,麝香眼石竹,鸚鵡啄金桃。亂石通人過,懸崖置屋牢,上方重間晚,百里見秋毫。」麥積山石扈是從十六國後秦時期開始營造的。

據《梁高僧傳》載,南宋永初年間,高僧曇弘禪居麥積山,不久名僧玄高繼至,二人共住寺院,常有學徒300餘人。西魏時,魏文帝原配皇后乙弗氏在這裡死後,「鑿麥積崖為龕而葬」。北周保定、天和年問,秦州大都督李允信為其亡父造七佛閣,隋文帝仁壽四年,秦州使在麥積山頂修建高9.4米的七級寶塔一座,相傳為阿育王8.4萬寶塔之一。至今室塔仍屹立在山頂,不過只存五級,並系近年重修。

石窟藝術

民族傳統和意識

麥積山石窟藝術具有深厚的民族傳統和強烈的民族意識,體現了中國藝術以形寫神、形神兼備的傳統手法,賦予作品強烈的世俗化傾向和濃厚的生活情趣。

儘管早期的佛和菩薩造像,從形貌到衣着,都還帶有一定的西域和古印度風格,但那種園雕和平刀相結合、壓線條和陰刻紋同時並用的製作手法,則完全是我們本民族固有的傳統手法。到了北魏以後,不論是佛還是菩薩,從形象到衣着飾物,則完全變成了漢民族的特點。同時,我國多數石窟和寺院的早期塑像,一般都將佛像作成莊嚴肅穆、高大魁梧、至高無上、神聖不可侵犯的樣子。

在麥積山石窟里,儘管也有這樣的作品,可是從北魏早期開始就有了明顯的變化,尤其是北魏晚期以後的佛像,差不多都塑造成俯首下視、面容娟秀、體態端莊、慈祥安靜、和藹可親、美麗善良的女性形象,有的甚至類似陝甘一帶農村中常見的少女。這說明我們古代的雕塑藝術家們在造像過程中,把民間的生活現狀如實地帶到佛窟中去,使神靈與人間化為一體,因而使麥積山石窟藝術作品格外富有人情味和民間氣息。

藝術色彩

麥積山石窟藝術作品上彩不重彩,或者直接用素泥表現佛像質感的獨特手法,是麥積山石窟藝術的另一個重要特點。麥積山石窟現存的絕大多數作品,原來是上過彩的,只是由於當時的泥塑作品在最初塑像時,便將衣服上的褶皺和身上的肌肉、血管等部位,都用柔和細膩的泥漿充分表現出來。因此,當原有色彩剝落後,仍顯得質樸素淨,富有雕塑感。部分作品由於泥漿的特殊處理,經過千百年的風吹、日曬、雨淋,現已變得具有明顯的質感,甚至像新塑的一樣。

精美的石雕和壁畫藝術是麥積山石窟的又一個特色。萬佛洞造像碑浮雕詳細描繪了釋迦牟尼立志成佛、講經說法的故事,構圖嚴謹,刻畫細膩,人物各具形態,表情自然傳神。壁畫中無論是描寫從容前進的馬匹,凌空翱翔的仙鶴,還是表現騎馬作戰、追逐野獸的場面,都善於掌握畫面的動靜之勢,充滿着活力。尤其七佛閣天花板上的壁畫中,有一副車馬行人,從不同的角度看,畫中之馬行走的方向也不同。

這類作品數量雖然較少,但那生動優美的藝術形象和精細巧妙的構圖布局,以及純熟洗鍊的製作技法,在我國現存南北朝的同期作品中,也是非常傑出的。在洞窟建築藝術方面,麥積山石窟有着明顯的地方文化特色。早期洞窟開鑿在天然洞穴之中,到北魏初期形成了天水當地方形平頂、前壁開門後壁開龕的房屋建築形式。這種獨特的石窟建築,真實地表現了古代天水人民對外來文化的兼收並蓄,表現了古代天水人民極為高超的建築藝術水平。

麥積山石窟雕塑在藝術風格上具體分為七個發展階段:

一、最早開鑿於十六國後秦時期(公元384—417年)的作品,保持典型的古印度踺陀螺藝術風格,塑像眉毛濃密,呈新月型,高鼻深目,額頭豐滿,古樸疑重,身着古印度式服裝。

二、公元五、六世紀,天水當地的雕塑藝術家表現出對外來文化的兼收併合,追求西域外來文化和本民族傳統文化相結合的藝術風格。作品秀骨清像,高鼻寬肩,瘦臉長頸,長腿細腰,峨冠高髻,衣紋自然流暢。

三、隋代的塑像(公元589—618年)魁梧偉岸,面方頸短,小鼻小嘴,身長腿短,比南北朝時期的作品較為豐滿。

四、唐代的塑像(公元618—907年)豐滿圓潤端莊雄健雍容華貴,服飾色彩斑斕,十分艷麗,看起來象身着華麗、神氣十足的封建士大夫形象。

五、宋代的塑像(公元960—1279年)秀麗纖巧,婀娜多姿,作風寫實流暢,上彩不重彩,或者直接用素泥表現塑像的質感。宋代的雕塑家崇尚女性美,他們創作的作品高額長眼,口鼻大小適中,比例協調,口型稜角分明,面部呈橢圓形,眉毛微微向上挑起。據考證,中國傳統戲劇女花旦的臉譜就是繼承了宋代這種雕塑造型的風格。

六、元代的塑像(1280—1368年)粗獷豪放,自由奔放,是蒙古遊牧民族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

七、明、清兩代的塑像(1368—1911年)比較細膩繁瑣,庸俗粗劣,平凡世俗,不求上進,這表明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經濟和文化已逐漸走向衰落。

麥積山石窟藝術作品

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他們不僅全面真實反映了我國從四世紀末葉以來,在雕塑、繪畫等藝術方面的發展演變過程和輝煌的藝術成就,而且對研究我國古代泥塑、石雕、建築、繪畫、宗教及當時社會生活等有關歷史文化活動,提供了形象系統的實物資料。

麥積山石窟各時代作品反映了各時代泥塑藝術的特色和風格,尤其盛唐以前的早期作品,在壁畫和泥塑造像藝術的構圖技法方面非常珍貴和獨特,填充了國內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泥塑藝術的空白。

後秦作品高大魁梧厚重古樸,曲眉豐額,高鼻深目,衣紋斜平壓線,從臉形到服飾都取材於西域和古印度踺陀羅風格;北魏作品高鼻寬肩,瘦臉長頸,長腿細腰,服飾多為貼肉羅紗,兼有西域外來文化和本民族傳統文化的特點;西魏作品逐漸擺脫外來影響,造像面容清瘦秀美,寬衣博帶,長裙拖地,衣紋流暢豐園,峨冠高履;北周作品由瘦削逐漸變為豐滿,由方變園;隋代作品比較豐滿,面方頸短,小鼻小嘴,身長腿短;唐代作品豐滿圓潤,端莊雄健,服飾高貴華美,色彩艷麗;宋代作品更加秀麗纖巧,作風寫實流暢;元代作品比較粗獷豪放,富於誇張;明、清兩代作品細膩繁瑣、庸俗粗劣。

這種雕塑藝術的凋落正是封建社會經濟和文化日趨衰落的寫照。  [1]

參考文獻

  1. [https://new.qq.com/omn/20180819/20180819A027AL.html   東方雕塑館——麥積山石窟 ,2017-09-23 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