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我的精神小年貨(凌代瓊)

我的精神小年貨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我的精神小年貨》中國當代作家凌代瓊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我的精神小年貨

今年的臘月十九,早早就收到了我的精神小年貨——長江文藝出版社新出版的2022年中國年選系列書四本。

到家將小年貨的外包裝消毒後,洗手,泡好茶,就迫不及待地打開這四本書——《2022年散文精選》《2022中國精短美文精選》《2022中國隨筆精選》《2022中國詩歌精選》。熟悉的書香與茶香互動翻閱着我快樂的表情。我的眼睛掃描了幾本書的目錄後,注意力就移到了《2022年散文精選》書上。當這本書的目錄里《大湖消息》映入眼帘時,我的腦海就浮現,水的流動與天然關聯在一起的文字來。第八屆魯迅文學獎作者沈念的作品《大湖消息》,早就炒得沸沸揚揚了。充滿了南方潮濕、細膩情感質地有「魚腥味」,以水獨特的觀照方式發掘湖上客體的生命意識的生態文體,我早就想拜讀了。於是,我讓家鄉的茶,親了一下喉嚨,人坐在冬日暖陽生態的物語裡,很享受地從文字的行列里,進入到沈念的《大湖消息》文字中。

人在湖、鳥、影、夜、靜、風、毒、飛、逝、痛、光的水光湖汊中穿行,一股又一股暖流,從生命所經歷卻看不見的低洼溝坎中流淌而出。這種記錄洞庭湖田野的抒懷,通向的是人心。被《大湖消息》震撼的我,抬起頭就看到書櫥上,早年購買的年選系列《2000年中國年度最佳散文》。眼光與這2000年曙光輝映的文字一碰撞,也不知怎麼了,剎那之間,就閃爍出記憶的火花來。

人湊過去,嗅一嗅這書香散發的味道。突然,腦子靈光一閃,時間瞬間穿越起來。《大湖消息》展示出的時代變遷中的生態嬗變,在我生活的小生態里不也正顯現着嗎!眼前,這些20多年積攢起來的精神小年貨,不就形成了一條中國年系文字的河流嗎!我不就是從這些系列文字的水光中,充滿着敬畏的,一邊閱讀,一邊做着標記,與河流一起正流向遠方的大海嗎?站立在書櫥里一排排中國年選書,融匯了20多年各個地域的情感文字,不也反映着我20多年來讀書精神的嬗變嗎?20多年來,我的記憶湖泊和通往湖汊的小河汊里,不也流動着與年選本里文字一樣滿滿的記憶嗎!而這些記憶,已長成身體裡的肌肉,還有一些已轉化成生存里的浪花,流淌成經年的歌了。

記憶溪流里歡唱的文字跳躍起來。瞬間,通往大年河流的各個流渠與記憶的支流,像解凍的河流都嘩嘩地流淌起來。這年的生態河流,正是平常日子無數條小河小溪小汊才日復一日,日積月累,將「年」這個大湖灌滿的。也就是一年又一年,過大年中的一個個小細流小流向,才形成了我,這麼一條文字與成長相伴的河流之年相。才流淌成我今天的「年」來。這樣一想,我就突然感到,我的精神小年貨,就像大年樹上開出的精神花蕊,在一派魚肉風光的年日裡,反顯出它文字的光芒與文化魅力來。

其實,從小過年,我們就養成買新小畫書過年的習慣。大人說,家有餘糧子孫包,家有餘書子孫賢。讀書,讀好書,讀正能量的新書,就成了習慣的選擇。我們小時候過年,三天年一過,父親就不准瘋玩了,將玩具、撲克牌就收起來,要求,要回到書桌旁。開始是克制,後來就成習慣了。因此,人人都養成了終身讀書學習的好習慣。讀書就是自我塑造過程。你讀過什麼書,都會在的身上顯現出來。對活的傳統的自覺接續。

讀書,改變了我們家人的命運。我家小叔凌世學自學成才,成為銅陵市作協主席,大哥凌代坤成長為詩人,對音樂色彩敏感的大弟凌代宏成了畫家,小弟凌代斌成了雙料證券師和詩人。大堂弟凌雲峰是上海證券報的筆桿子,小堂弟凌越,人在廣州讀書成了評論家、翻譯家和詩人。我一個下放知青,回城後,就靠讀書積攢起的力量,爬出礦井,調到宣傳部工作,後成為一個散文愛好者。由於書還是讀得少了,悟性差,至今人還落在散文潭裡划水。

讀書,成為我們家人的習慣,也成了每年過年家人團聚必談的話題。年年我都將精神小年貨,分享給家人。家人們也一人一景,景景相疊地互相分享着讀書的快樂。話語有時在文本之內,有時也在文本之外,但都在年味與親情甜蜜之中。

茶餘飯後,這年味與文學味蕾的碰撞的精神聯結,更是錦上添花,有時微妙的氣息與情感的粘滯,還引申出許多讀書背後的故事來。家人們,語言從舌尖的快樂,自然就滑到文學的情景之中。我記得小叔家女婿第一次參加家庭聚會,就被家庭強大的氣場壓着。少有閱讀的張力,撐不開嘴。想烘托氣氛又找不到話語,只能傻傻地陪東邊喝,敬西邊酒,一會兒就將自己灌醉了。

每當此時,我就用精神小年貨的佐料,粘着我的冷幽默,挑逗着過年的歡快氣氛,和稀泥的用實用主義的意圖,在飯桌上販賣着剛採集而來的文字聲音,用精神小年貨拎回的感知變回場面的尷尬。故意很正式地說着笑話,然後,將年選系列裡的文章,推薦給家人們。我記得2004年,我連續向家人推薦李存保的《飄逝的絕唱》《祖槐》《霍山探泉》和樹兒的親情散文《娘,我的瘋子娘》引起家人的共鳴。這時的家人們,都互相尊重地聽着、望着閱讀着,人在文學與年味的交融的經緯里,擴張着笑容。

散文的美學,就這樣引領着我享受着「年」閱讀的快樂。也就一晃,時間就過去20多年了。書價格從當年的20一本,已漲到了39.80元一本。漲近一倍。雖然,在多元文化的今天,文學的比重在人們的眼裡下降很快,可我購買精神小年貨的習慣與情結,一致未改。習慣也就成了自然,時間到了年關,辦年貨,也就自然把年選書賣了。過年吃慣的東西,突然沒有,年過得也不踏實。

有人會說,你說的那個選本什麼?我就告訴你,不管是人民文學,還是中國作家協會,還是中國散文協會,中國詩歌協會,中國小說協會,還是地方的年選本,它客觀上都是收割當年最好的,是好中選優選出來的。都力求能夠反映該年度某個文體領域最主要的創作流派,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選本基本上是代表了當年的文學走向的。主流不可否定。那種較真,什麼應該選,誰不能入的話,都屬於吹毛求疵。我就欣賞王劍冰主編20多年如一日的編纂風格。就我讀20多年的感受來說,中國年選系列的示範、引領與推動的作用是巨大的。潛移默化的作用,也是十分顯著的。年選系列,本義上是一部展示當年文學風采的簡明 「文學史」,實際上正好成了我當下閱讀需求的簡明讀本。今天,我能寫出20年不敢想象的文章,也是很好的例證。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我購買精神小年貨——年選本的行為,都已23年了。要以一本年選散文60篇計算,其他的選本詩歌、散文詩、隨筆、小說不算,就算散文年選本,人已在流逝的年華中,讀有1300多篇優秀散文了。這20多年的散文選本,連接起來,就是中國新世紀20多年來散文發展的簡明史。研究中國新世紀散文發展與流向,可是很好的第一手資料。

小年貨給我視覺帶來的快樂與味蕾舌尖互為咀嚼着的快樂,激活我的思維。引發出歷史的咀嚼與回味。綿延出共時態結構里的更深處的畫面。

每一本年系書,像一台時光機。我每一次折返這些書中,對於我,都是一次發酵。只要再次翻動它,就能感受到那年的風,聞到那年空氣里年的味道。人一下就跳回到那個特定年景的日子裡。記憶在迴轉。我的手裡正拿着剛從新華書店買來的新年選。我的大學同學翻了塑料袋裡的一摞書,這麼多,過年看。我說,過年歡迎你再來我家玩。他擺擺手說,我甘拜下風。這哪裡的話。這同學紅着臉說,上次進你們家門,見到多年沒有見面的兄弟們我很開心。但也太讓我丟醜了。到行酒令,我心裡越玩越發慌!連簡單的一到千萬,都罰酒。後面的成語接龍,詩詞對句,還有隨機的花酒令,玩得我人都打戰戰。我都只有被罰喝酒的份。以後你就是請我去,我也躲了。都是俗人一個,哪有什麼。你這就見外了。這同學說,你還在這樣買書看書,我早就不進新華書店了。你過得還那麼好,這麼年輕。我故意又舉起塑料袋的書說,有這些精神年貨滋養,你也會年輕的。

回溯光陰往事,一年年的新書,在潛移默化中刷新着我的審美,滋養着我的精神。今天我將這些連貫起來看,(其實,生活的精神之線,早就緊密地連着)才恍然發現,一種審美意識上的更新,其實,早在20年前就開始了。我的精神長相早在20年前就初露氣色了。只是我愚笨,沒有活氣地將這些文字凝聚起來。直到今天,才知道精神相貌與生活現象是有歷史關聯的。

我站立起來,從書櫥拿出最早的年系選本,看書上自己曾留下的墨水的痕跡。這些自我表述的發聲與關注,令我明白了山外有山,世間是萬象多維的。也讓我的文學視野打開,書寫的心胸擴張。那些攜帶着來自生活與大地本身的力量的文字,同時間一起,早就長進了我生存的空間裡了。年選系列書籍,就像一架無形的天梯,一年一年,一節一節引領着我向文學的更高處攀登着。

也許是我讀年選散文的緣故,在我擁有小年貨的5年之後,我從閱讀他人言說,就發展到自我表達的發聲了。我學習寫散文,到北京參加散文論壇活動。常常出現在年選散文里的一些大家如林非、王劍冰、周明、王宗仁、古耜、紅孩、雷達和韓小蕙老師等等,就在北京的當代文學論壇的講台上,給來自全國底層的文友們,做專題的散文講座。因此,我也擁有一批又一批全國的散文文友。之後,不管是哪位文友上了年度散文排行榜,我都買書支持。

在歷史微聲的小年貨里,我感嘆「非虛構寫作」與新銳散文的明亮,親情散文的犀利,文化散文、歷史散文、學者隨筆、女性散文等等,留下了許多讀書筆記。作家們對歷史的想象和對當下的思考,鄉土關懷,自然書寫與美好生動的心靈躍動,反省與追問,與人類共同的經驗、情感和向真向美向善聯繫在一起的文本,都深深地影響着我。構成了我時間序列上的另一些表達。

我的這個精神小年貨,吃得我開心又開胃,當然就年復一年又一年地購買着。購買精神小年貨年選系列的同時,我還購買其他一些書籍。今天就購買了第八屆魯迅文學獎的散文雜文卷和文學理論評論卷,還有佩索阿的《不安之書》,艾麗絲·門羅的《傳家之物》與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等等,都是這樣購得的。我年復一年努力學習年選系列和作家們的作品。在歷史的流變、社會的根腳、時代的縫隙、生活的塵煙里,也努力發現着自己心靈的秘密。那些書中一段段放射性的文字與表達,曾經激活過我文學的靈感。一年精神小年貨書中作家們深邃的思想、深透的識見、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筆觸,靈性的文字,都從不同的層面,啟悟過我板結的思維。也開枝散葉地成了我的文化情結。

精神小年貨的滋養,悄然改變着我的精神長相。書本里的激情與我的激情碰撞,心情與才情的擁抱,多元並存的文學敘述,豐富着我的認知視野,同時也以他們的文字力量拉扯着向上的我。文學一年一年的擺渡,催生出了我寫的《有一種等待叫希望》個人散文集,由內蒙古出版社出版發表。我感恩人生路上,這些對我語言啟迪的大師們,和人生路上相遇又互相攙扶前行的文友們,一直以來對我的幫助。

三年前,疫情剛爆發,不能到書店去買書,年前人急得在家團團轉,後來還是在小弟提醒,網上找到買書的渠道,開始了疫情期的網上訂購。網上訂購,還是讓人不安,書到社區網店,一看發貨地址是武漢,人嚇得不輕。社區里停着一輛武漢的牌照車,都被人舉報,你還敢將武漢郵寄的東西拿回家。我們一家5口人在家都被封10天了。我忍着,也不對家人說,過了好多天,才膽戰心驚地將書拿回來。立即消毒,然後,將書放在一個很高的地方,怕家人誤碰到。過了一個星期才又消毒地拿起讀。這種怕與想,有點像小時候,家裡年貨有好吃的,就不讓動,說是等什麼客人來了一起吃。這種看着好年貨的等,吊着胃口。真到吃時,又沒有當時的感覺了。可是這書不一樣,雖然說不像寫作,故意搞什麼「掉書袋子」,但是在疫情期間還是很折磨人的。真怕讀着讀着人中毒了。書打開,進入閱讀的我,也就什麼都忘了,只聽到散文河流里的流水聲了。讀着讀着,有時讀着讀着還自言自語地說,過年的感覺不錯,自己豎起大拇指,為王劍冰的《大河之上》湯世傑的《河流在不斷地洗自己》祝勇的《漢子書寫之美》而點起贊來。

一切都流逝得很快,像時間本身。20多年來,我閱讀這些年系列散文,正是社會發展的文化語境和我的心理期待語境正相適應。自己的精神記憶與文本中傳達出的生命經驗,系列文本中大家們描繪出的真切的人生感喟,強烈意識與文本中折射出的時代之光,對於我心靈的照耀與折射也是潛移默化的。我在一年又一年的系列文本拓殖出的散文河流里,漂流了這麼久。一路感嘆着20年來散文元素變動成態的各種風光。不是想讓時間來堆積起什麼榮耀來,而是自我審美的需要

一路讀來,讀出心窩許多感慨,也在水路上落下許多滾燙的詞。今天,我重整這些記憶中的小年貨,是為發掘自我,為了今後更好地前行。[1]

作者簡介

凌代瓊,安徽銅陵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多次獲全國各類散文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