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關」懷古(張景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雁門關」懷古》是中國當代作家張景錄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雁門關」懷古
在金秋送爽的季節里,我登上了您的巔峰;在充滿詩情畫意的境界裡我領略到您的巍峨、險峻;在漫道雄關的萬里長城的懷抱里我仰望您的高大挺拔;在一尊尊民族英雄的雕塑里我看到您的威武雄壯。
「巍巍雁門關,高聳在雲間。」那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讓我仿佛置身於狼煙四起、鼓角爭鳴的古戰場。那飛沙走石的滾滾黃塵挾裹着奔跑的戰車、嘶烈的戰馬。凜冽的西北風勁吹着「雁門關」上的旌旗獵獵作響。「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群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無數次這樣的戰場,讓無數滿腔熱血的將帥士卒為捍衛國土的完整,在這荒無人煙的金沙灘和天險要塞的「雁門關」抗匈奴、征頑敵、防突厥、平安史、殺遼寇、戰兀朮、殲瓦剌、盪日寇……一場場慘烈的戰爭,見證了:「得雁門關者得天下,失雁門關者失中原」的說法。
「雁門關」位於山西省代縣境內。因山高險峻,大雁難越,飛到此處的大雁盤旋幾個回合,從低矮的豁口飛出,故名:「雁門關」。「雁門關」是我國古代關隘軍事防禦體系的歷史遺存。保存完整的長城、關城、隘城、兵堡、烽火台等不同等級,不同用途、不同形制的歷史建築遺存構成了蒼涼、凝重、雄渾、大氣的險要關隘,展現了這座歷史文化名關的功能作用和興衰歷程。
此刻,我站在蜿蜒的長城之上,凝視着每一塊厚重的長城方磚。它猶如一卷卷鎮守雄關漫道的戰爭史,拓着歲月的印記排列在長城之上,數以萬計的烽火台、垛口、關城、隘城、兵堡等建築無論是秦漢的手印磚、唐宋的方形磚還是明清條形磚,它任憑戰爭的浸洗、任憑歲月的侵蝕都抹不去數千年來中華民族對長城的記憶。
「雁門關」,天下九塞您為首。那「三邊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的對聯卻道出了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特殊地形。「雁門關」您是歷代將士衝鋒陷陣的關口;您是楊家將領鎮守邊關,征戰遼寇的見證;您是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使者;您更是邊塞壯歌的英雄史詩……
我在這形似鯤鵬展翅的「雁門關」前徘徊。在猶如巨龍騰飛的長城之上傾聽:「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的詩句。我在「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邊塞詩詞的意境裡苦苦尋找「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人征戰幾人回」的那位邊塞詩人;我在「將軍白髮征夫淚」的悲壯詩句里感知:「苦戰功不賞,忠誠難可宣」的忠君報國思想。苦戰功不賞忠誠難,可誰憐李飛將,白首沒三邊,苦戰功不賞。
雄關漫道真如鐵,雁門關外殺頑敵。幾千年來,貫穿在「雁門關」的蕭瑟與繁榮,戰爭與和平,激盪着無數人的心靈,形成了無數邊塞詩人的感慨詩作和難以忘懷的歷史畫卷。
「氣雄河漢開天鏡,聲振關山度月魂。」「遠度平沙陣勢開,雁行徘徊雁門開」……這些懸掛在關樓各處的對聯佳句與其說是一幅幅書法作品,不如說是古今騷客的一腔愛國情懷。在過雁峰與雁塔之下則是蜿蜒的長城緊緊懷抱的一處碑林。 一篇篇碑文或壯懷激烈或淒涼哀婉,它抒發的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登臨「雁門關」之餘戰與和的思考,家與國的感喟,忠與奸的愛憎。
「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公元前1023年,周穆王到此巡邊,春秋戰國時趙武靈王設雁門郡,唐代置「雁門關」。從公元前十世記至今發生在「雁門關」的戰事就有兩千多起。從李牧守關、蒙恬戎邊到白登之圍;從馬邑之謀、漢武帝出擊匈奴到魏孝文帝南遷;從隋煬帝「雁門關之變」到薛仁貴鎮守雁門。直至八年抗戰,八路軍抵禦日寇的雁門關伏擊戰、夜襲陽明堡飛機場、平型關戰役等。
在高大巍峨的明月樓前,矗立着佘太君、楊業等二十四座「楊家將」群雕。這些滿門忠烈,忠君報國的英雄雕像生動地反映了楊家將領鎮守邊關的感人故事。時至今日,楊家將血染疆場,浴血報國的故事,成為宋元話本,明清小說和戲劇久唱不衰的好素材。
「斜月一鞭關上指,星斗七峰留雁門。」雁門關您是萬里長城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您是歷史最為悠久,戰爭最為頻繁,知名度最高而影響力最強的古代關隘。
與「雁門寨」一樓之隔的是「雁門關」宏大的關城。這裡的一門門土炮和箭在弦上的戰時氣氛隨時聚然呈現。天險門、地利門、人傑門、瓮城門、四道關門和關樓的雄渾是對「中華第一關」美譽的最好擔當。校場、垛口、長城、敵樓還有嚴陣以待的古代兵器更使讓遊客回到枕戈待旦,刀光劍影的歷史空間。
金戈鐵馬今猶在,將軍征戰始未歸。在「天險門」東側的鎮邊祠是展示姬幸、李牧、薛仁貴等從西周至明朝2600年間守關名將的展覽館,也是全面了解「雁門關」軍事文化的一大窗口。回望「雁門關」坐落在關山之間的雁門古道、壯士亭、盤古石、雁池等景觀,無不寄託着今人對古人的思念之情。
睹物思人,我的腦海里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面:秦時的明月斜照在廣袤無垠,淒涼悲愴的金沙灘上。征夫緊握長矛大刀,進入甜蜜的夢鄉,在他們的情思夢境裡把「征夫思婦」的邊塞詩詞進行續寫。而「雁門關」上又有多少將士仰望這輪明月。征婦常思千行淚,雁門關外人不歸。這關隘,從秦漢到明清,浸透了多少戍卒的斑斑血淚,訴說着多少征夫、怨婦的千般親情。也正是這樣千千萬萬個勇士鎮守邊關,才換來東京中原的繁華盛世。
帶着無限情思,無限惆悵,我仿佛看到了衛青、霍去病抗擊匈奴的廝殺場景。我似乎聽到了昭君出塞時那哀婉、淒涼的琴聲。
歷史的錄像機重新回放到兩千多年前的那個悲涼深秋。久居深宮無人識的王昭君在那首憂怨婉約的《出塞曲》里,告別長安,途徑潼關、橫渡黃河、穿越三晉……在北出雁門無故人,匈奴和親我前行的條件下,換取了邊關的和平安定,留下了「昭君出塞」的千古絕唱。
「我所思兮在雁門,欲往從之雪紛紛。」東漢張衡所描述的「雁門關」讓我心馳神往。發生在這裡的邊關貿易直接推動了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
明清時期的晉商沒有囿於這四塞之地,反而走出這表里山河,走向全國,乃至走向世界。晉商的足跡見證了內陸「使者相望於道,商旅不絕於途」的勝景。也見證了邊陲「駝馬穿梭不知其數」的繁華。晉商起於販運、開創了溝通國內外市場的鹽糧之道、茶葉之路、百貨之路。從實業到金融,晉商走出了一條「兩頭在外」的商業之路。
縱貫晉商五百年的商業之路,其成功離不開「誠實守信」和「經世濟民」的晉商人品格。「達者兼濟天下」的商業精神文化將引領今天的山西人誠實守信,開拓創新。
「雁門關」不僅是軍事要塞,兵家必爭之地。更重要的是與關外的民族留下了「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等交通貿易。這座中華名關在民族大融合的進程中做出了巨大貢獻。其厚重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得天獨厚的優勢無與倫比。
「雁門關」不愧是「中華第一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