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春曉》不是惜春詩(呂達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春曉》不是惜春詩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春曉》不是惜春詩》中國當代作家呂達余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春曉》不是惜春詩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這是唐代田園詩人孟浩然的《春曉》詩,向來是膾炙人口的。而關於它所表達的主旨,一向認為是詩人熱愛春天,因嘆風雨落花而惜春。自古至今各種選本都這樣說,似乎是沒有例外的定論。但就古今眾多讀者的個人閱讀而言,它的意境給人的感受都一致嗎?根據古代文論之「詩無達詁」說與現今的形象大于思維說,似不應該如此,然而所有的選本都持惜春說,千餘年來竟然別無旁店,不是很奇怪的事嗎?

已故詩人、散文家憶明珠先生,在他的散文《秋窗小柬》里有自己的見解。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唐詩鑑賞辭典》對此詩的鑑賞:「三句轉為寫回憶,末句又回到眼前,由喜春翻為惜春。愛極而惜,惜春即是愛春——那瀟瀟春雨也引起了詩人對花木的擔憂。」憶明珠先生針對上語評論說:「這樣就將全詩歸結到『花落知多少』一句。見花開喜,見花落悲,這也是人之常情;以常情推論詩人意趣所在,上述解釋應是無可指摘的,也會是讀者對這首詩的普遍理解。我也未嘗不曾作此想,但又覺得總有點不對勁。『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這語調太舒緩,它所透露出的詩人的心境太平靜了;即便花兒落了許多許多,也看不出詩人會有什麼『對花木的擔憂』的心情,好像無所謂。」我讀此詩與憶明珠先生同感,如此舒緩平靜的語調,看不出有多少「憐惜」的情感在裡面,如果說有的話也是很淡然的。

那麼,此詩表現的究是何種主旨?憶明珠先生接着說:「花開花落都是春之景色,都足以令詩人怡悅;詩人春眠剛醒,故而設此一問,問得正是時候。若走出門去,一看就明了,還用得着問嗎?其實在這首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正是以哲人的眼光看待春色的,『花落知多少』處,正不知有多少花開也。有着這種超然物外的態度,才能更入微地體貼物內的情趣。《春曉》將詩情與哲理打通合一,這才是一首地地道道的哲理詩呢!」憶明珠先生此說根據自己的理解別開一家,但到底探着此詩的旨趣沒有呢?我以為憶明珠先生哲理說是「拔高」了,好像此詩表達的是老莊超然齊物之旨。

要進一步深入了解此詩的意旨,須結合作者的生平和創作來考量。孟浩然一生未曾出仕,雖處唐「開元盛世」時,終數次拒絕友人援手,了卻了仕進的念頭,安然於一介布衣,過着隱居的田園生活。他寫的最著名的田園詩,是唐詩選本必收的《過故人莊》,他嚮往的風景是「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嚮往的生活是「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一個在田園裡過生活的人,對花開花落本不必驚詫的,不會像城市裡的人那麼敏感。花的開落實在太平常了,一個生活無拘無束的人,對大化之運應是順其自然的。那麼,孟浩然在此詩中到底表達的是何樣的情緒呢?從詩中所表現的整體意境來看,時令還不是暮春的時節,詩人好眠應是春意大好時,不然怎麼會不覺曉呢?詩人生性淡泊而心無掛礙,一夜好眠連夜雨也不曾打擾他,大約只是朦朧覺知。早晨醒來欣然地聽眾鳥和鳴,心情大好,又想着要去園中賞花,這才想起昨夜裡曾有雨,隨口問一下童子:園中花落了不少吧!自然醒來,隨意一問,正是春睡足、心怡然,詩人所喜所念,唯花唯鳥,好不快活!惜花的意思或許有一些,然也是閒適情緒的表達;惜花惜春乃是賓,詩人田園之樂是主。過去大家對此詩的理解,多着意於末一句,應該是停留於表面了,我們要深味其問落花的言外意趣。

相對於傳統的惜春說和憶明珠先生的超然說,我以為表現詩人田園生活的恬淡閒適,才是此詩的真正的主旨。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感覺此詩的語調是平靜的原因,並不曾體味到多麼濃重的「惋惜」或「感嘆」的情緒。詩人的不覺曉、聽鳥鳴、憶夜雨、問落花,意境組織皆圍繞這一主旨展開,《春曉》一詩的田園閒適情緒,應是與其《過故人莊》詩一脈相承的。當然,越是自然地表現現實生活,富於形象性與藝術性的作品,它的解讀也必趨向多維性的,是不應該定於一見的。吾說由憶明珠先生引發,也只能是聊備一格、聊存一說,算是個人閱讀的一種體驗吧。

[1]

作者簡介

呂達余,男,安徽銅陵人氏,大專學歷,高級政工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