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愛默森文選》譯者序(張愛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愛默森文選》譯者序》中國現代作家張愛玲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原文

《愛默森文選》譯者序

愛默森(RalphWaldoEmerson)是十九世紀文壇的巨人。他的作品不但在他的本土傳誦一時,成為美國的自由傳統的一部分,而且已經成為世界性的文化遺產,溶入我們不自覺的思想背景中。

愛默森的作品即使在今日看,也仍舊沒有失去時效,這一點最使我們感到驚異。他有許多見解都適用於當前的政局,或是對於我們個人有切身之感。他不是單純的急進派,更不是單獨的保守主義者;而同時他決不是一個沖淡、中庸、妥協性的人。他有強烈的愛憎,對於現實社會的罪惡感到極度憤怒,但是他相信過去是未來的母親,是未來的基礎;要改造必須先了解。而他深信改造應當從個人着手。

他並不希望有信徒,因為他的目的並非領導人們走向他,而是領導人們走向他們自己,發現他們自己。每一個人都是偉大的,每一個人都應當自己思想。他不信任團體,因為在團體中,思想是一致的。如果他抱有任何主義的話,那是一種健康的個人主義,以此為基礎,更進一層向上發展。

他是樂觀的,然而絕對不是一個專事空想的理想主義者。他愛事實——但是必須是「純粹的事實」。他對法國名作家蒙泰恩的喜愛,也是因為那偉大的懷疑者代表他的個性的另一面。

他的警句極多,大都是他在日記中幾十年來積蓄下來的,也有是從他的演辭中摘出來的。他的書像珊瑚一樣,在地底緩慢地形成。他自己的進展也非常遲緩,經過許多年的暗中摸索。他出身於清教徒氣息極濃的家庭,先代累世都是牧師,他早年也是講道的牧師,三十歲後方才改業,成為一個職業演說家,兼事寫作。那時候的美國正在成長中,所以他的國家觀念非常強烈。然而他並不是一個狹隘的「知識孤立主義者」,他主張充分吸收歐洲文化,然後忘記;古希臘與印度文化也予他很大的影響。

他的詩名為文名所掩,但是他的詩也獨創一格,造詣極高。我們讀到他的情書與他追悼幼子的長詩,可以從他的私生活中看出他的為人。他對那夭折的孩子的感情,是超過了尋常的親子之愛,由於他對於一切青年的關懷,他對於未來的信念,與無限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明白了這一層,我們可以更深地體驗到他的悲慟。

愛默森在一八○三年生于波士頓。他早年是一個嚴肅的青年。他的青春與他的天才一樣,都是晚熟的。他的姑母瑪麗是一個不平凡的人,他很受她的影響。無疑地,她對於他的成功有很大的幫助。

他自從在哈佛大學讀書的時候起,就開始寫他那部著名的日記,五十年如一日。記載的大都偏於理論方面。他在一八二九年第一次結婚,只記了短短的一行。在一八三五年第二次結婚——對象是麗蒂亞。傑克生——也只記了一行。

他三十歲那年,辭去了波士頓第二禮拜堂的牧師職位,隨即到歐洲旅行。他在蘇格蘭會見了卡萊爾。他發現了卡萊爾的天才,同時卡萊爾也發現了他的天才。這兩個人個性完全相反,然而建立了悠久的友誼,在四十年間繼續不斷地通着信。

回國後他在各地巡行演說。這種生活是艱苦的,因為當時的旅行設備相當簡陋,而且他也捨不得離開他的家庭。但是他相信這職業是有意義的,所以能夠有毅力繼續下去。

他的第一部書《大自然》(Nature)在一八三六年出版,此後陸續有著作發表。他在一八四七年再度赴歐的時候,他的散文集已經馳名於大西洋東西岸。

[愛默森]]的寫作生活很長。但是在晚年他嘗到美國內戰時期的痛苦,內戰結束後不久,他就漸漸喪失了記憶力,思想也不能集中了。他在一八八二年逝世,有許多重要的遺作,經過整理後陸續出版。英國名作家麥修。亞諾德曾經說:在十九世紀,沒有任何散文比愛默森的影響更大。

本書各篇,是從馬克。范。道倫(MarkVanDoren))編輯的《愛默森集》(ThePortableEmerson)中選擇出來的,共分「計劃」,「生活方式」,「詩」,「人物」,「書信」五章,每章前面都有節譯的「編輯者言」,以為介紹。

(一九六四年) [1]  

作者簡介

張愛玲河北豐潤人。生於上海。出身官宦家庭。1937年畢業於上海聖瑪利亞女校。1939年就讀於香港大學。1942年回上海賣文為生。1943年以小說《沉香屑》成名,隨後接連發表《傾城之戀》《金鎖記》等代表作。1950年7月出席上海第一屆文代會。1952年去香港。1955年移居美國至今,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中文研究中心從事翻譯和小說考證。1967年曾去英國劍橋雷德克里女校任駐校作家。她的創作大多取材於上海、香港的上層社會,社會內容不夠寬廣,卻開拓了現代文學的題材領域。這些小說詩歌文學作品,既以中國古典小說為根柢,又突出運用了西方現代派心理描寫技巧,並將兩者融合於一體,形成頗具特色的個人風格。她對40年代的上海文壇,特別是對50年代後的港台文學有一定的影響。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