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一葉知秋(李鴻飛)

一葉知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一葉知秋》中國當代作家李鴻飛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一葉知秋

「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吟誦着泰戈爾優美的詩句,看着秋葉飄飄灑灑地落下,心中的靜美讓人愜意享受。秋葉在秋風的掃蕩中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壯美,感受到大自然那種生生不息的力量,也頓悟着地球萬物那奇妙的、那神采奕奕的變奏節律。在距古都西安30公里,大秦嶺北麓鳳凰嶺下的羅漢洞村有一千年古剎——古觀音禪寺。相傳在古剎院內有一棵唐太宗李世民親手栽下的銀杏樹,年年秋秋,那秋的意境讓人美在心中,美在今生。

一千四百年了,不知是皇恩浩蕩還是自然力量?這棵銀杏樹根深葉茂,樹的主幹直徑超過兩米,四五個人手牽手方可抱住。這棵銀杏樹看上去沒有挺拔高高的樹幹,那厚厚圓圓的如蘑菇狀的樹冠向周圍蓬勃伸展,直徑50多米。人們心裡清楚,這顆銀杏樹雖不是中國最古老、最高大的,但卻是最秀美的一棵銀杏樹了。人們絡繹不絕地來到這裡,觀賞銀杏黃葉,觀賞一葉知秋的銀杏黃葉,感受大唐歷史留下的人文故事。已是深秋時節,樹冠上也還掛滿着黃葉,片片黃葉款款落下,樹冠下已鋪滿了厚厚一層,就像一張柔軟大地鋪在等待着遊人休息。這棵銀杏樹太熱衷大自然了,其樹齡,其風采在訴說着一切。在此我們無法知曉,它的根有多長又有多深?銀杏葉小巧不大,它心狀略帶小齒的葉片,手感絨絨的,看上去就像飛舞在空中的蝴蝶。春夏它生機盎然滿眼綠色,秋天它葉色絢爛金黃,人見人醉。自然所賜大多銀杏樹果食串串累累繁華,其葉其果也有極高藥用價值。銀杏果成熟後其外殼呈淺黃色,果食不大呈近似球體的橢圓形,外殼軟軟地包裹着堅韌的內殼與果肉(果核),那潔白的內殼包裹下的雪銀果肉讓人眼饞,也讓食客樂此不疲尋覓享用。銀杏果雖吃起來稍有苦澀但質感有佳營養豐富,在西安有點特色的酒店人們情有獨鍾,排骨銀杏燒南瓜也算是美味佳肴了。眼前有老兩口已揀滿了一口袋,準備回家自己加工了。這棵銀杏樹植根大地超脫自然,在龍脈秦嶺的懷抱中,在古剎佛光超度下,在秋波蕩漾的韻律中顯得尤為靜美。

人們驚奇地發現,近十年來古都西安的銀杏樹大面積多了起來,樹齡層次不同有別。一些公園、深宅大院原有大銀杏樹都是五六十年代所種植,已有年份了;在眾多主幹道路兩旁,新植的銀杏樹已長的比碗口還粗了。人們看到唐延路、灃惠路、太華路、大明宮遺址公園周圍主幹道路、新開發區域,銀杏樹成行成林,金秋時節成了人們眼前一道絢爛的風景。人們依戀古剎,依戀古剎院中的千年銀杏,怡然自得別有心趣,為的是在古剎宗教人文中,在千年銀杏神采中,尋找一種精神寄託。大多數上了年歲的人常來這裡,從春夏到秋冬尋找青春的記憶,祈禱人生能再回青春。自然樹齡長青春期也長,沒人在意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看着這棵古樹,沉醉那年年歲歲的片片黃葉,人們感嘆人生的短暫!央視《今世緣》欄目講述的,錯過的一個又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浮現在眼前:青春年少人兩茫,字詞書句頁碼黃。歲月靜好他咋樣,流星雨過心念想。眼前他們含淚一笑:兩鬢飛霜送往事,半筐詩篇迎未來。

在古觀音禪寺周圍的山坡上,秋風一掃滿山遍野的綠色。秋葉款款落下,落在彎彎的山路,落在樹杈,落在溝道,輕輕地砸在小蟲的身背上。落在河道的秋葉順着溪流,飄向了自己無從感知的地方。秋葉輕柔落下的姿態太美了,它在告訴大地它已經飽賞了春色,吸足了夏陽,積攢了足夠的營養,不管它飄向何處,它一定要回歸大地,它要化腐朽為神奇,讓花兒重新綻放,讓大地再披綠裝,讓人類品賞果香。它眷戀的是還沒有落下的同伴,它等待着同伴落下,凝聚成一種超脫自然的力量。千年銀杏的片片黃葉,還有那看不見飄落的針葉松柏,萬千物種,已經告訴你我,他們不怕蕭瑟秋風,也不懼寒風肆虐,它們一秋一秋地落下,在迎接春天的到來,它們就像兒女一樣孝敬母體,也不管飄落何處。在此,不由得使人想起清代詩人龔自珍的兩句詩,「落葉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忽地,一陣秋風襲來吹落了片片黃葉,划過一對中年男女的臉龐,圍落在他們的腳下,一陣秋涼讓他們感覺出即將來臨的霜降。看着從身旁走過的對對男女,他倆黯然神傷,撿起一片黃葉,再撿起一片黃葉仔細端詳,那葉片已經沒有了春天的水分。再看那一對年輕的戀人,那青春的臉是那樣的光亮。他們有說有笑,言語充滿着甜蜜,好像不遠處就是他們的婚房。兩位中年人目送着一對對年輕戀人,淚水濕潤了眼眶,他們拉緊了手,輕輕地親吻了對方。心裡在吟唱,相逢是首歌,歌手是你和我……這裡是他們心中的天地,他們在春夏秋冬的祝福聲中,快樂幸福相互擁有。他們把撿拾的黃葉一片一片夾在書中,就像專家做研究標本一樣保存了起來,讓愛的分貝在心中輕輕播放,合唱一曲萬里長城萬里長,寄存好他們沒有來生的情緣,讓心靈在秋韻中蕩漾。此刻,他們多想揪住一對年輕人,講講他們過去的那一段平常而又不平常的故事,聽一聽相逢是首歌,看看他們所做的音樂相冊。

大秦嶺北麓之秋色太美了。那山水、那人物、那花鳥,讓中國畫盡現風采,處處都是畫家筆下的天賜題材。我們生活的大地,四季是那樣的分明,特別是在我國自然南北的分界線上。立春、驚蟄、龍抬頭……春天到了,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美景呈現在人們的眼前。萬物以人而靈動,人以萬物而趣生。花兒在春天綻放,男女在春天情長。秋風秋葉,怎能不勾起他們對春天的渴望,對夏陽的情懷,對來生的嚮往。在大自然不同的季節里,這裡有花兒綻放,有果食噴香,有百鳥嬉戲繁衍,也有悽美的愛情故事。夏天和秋天緊緊相連,夏日陽光燦爛,他們的心自然也會燦爛。春天裡,眼看着蜜蜂蝴蝶穿梭着給花兒授粉,卻偏偏就空了那一朵花兒,這讓那光芒萬丈的夏陽失望了,所希望的果實沒有了,帶給他們的是幾份炎熱、不甘與寂寞。感覺不到那果實纍纍的秋季,嗅不到瓜果飄來的香甜,多好的季節啊,就這麼一晃而過!人們「坐禪」頓悟『人活一世,草木一秋』。錯過了只能期待來生!

秋風瑟瑟,秋葉飄搖,一葉知秋,人生知秋,冬日的寒流會讓他們自然而然地加厚衣裳。[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