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晴方覺夏深(王尚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一晴方覺夏深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一晴方覺夏深》中國當代作家王尚桐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一晴方覺夏深

眼睛一眨,春去夏來,轉瞬又迎來江南梅雨時節,高溫加濕熱,如同蒸桑拿,這是梅雨的底色。聰慧的古人很善於用代表性的植物來為時令命名,「梅雨」就是一例。因為,此時正逢黃梅成熟。其實,不僅僅有「梅雨」,還有「杏花雨」,「梧桐雨」……這是多麼浪漫和富有詩意啊。

「麥穗風裡熟,梅逐雨中黃。」古人早就知曉,麥子成熟時,梅子也就成熟了,梅雨也緊隨而來。

有一個常識常常被我們忽略,早春的梅花和仲夏的梅子是同一種植物先後的花果,我曾去過浦東的世紀公園,園中有一片梅林。我曾在春陽高照中,在園中觀景賞梅,我也曾在梅雨時節,看見散落一地青黃的梅子,三三兩兩,滾圓飽滿。一顆梅子落在草地上,也有落在遊人頭上。這個過程,產生了蘋果砸在牛頓頭上一樣的效果,激發了人類的無限靈感。「窗前梅熟蒂落,牆下筍成出林。」梅熟蒂落,梅子掉下來了,一個一個橙黃色的小圓球,點綴在綠茵茵的草地上,趁着黃梅雨沒有落下來,趕緊撿拾梅子,帶回家,釀一瓶梅子酒。

梅雨過,入了伏,開啟了「上蒸下煮」的模式,三伏天是熱烈的,是那種不需要掩飾的,坦坦蕩蕩似乎把濃烈的熱情傾注在一刻之間,不求回報,只是付出。它不是春的含羞半斂,未帶那種海棠未雨,花半開的風情

那種夏日炙熱的烈焰,那也是它獻給大地的一片赤忱,也是獻給田野上孕穗拔節日長夜大的秧苗的熱忱。是啊!沒有伏天光焰的呵護,哪有秋天金燦燦豐收的稻穀。

三伏天,烈日當空,忽然天邊烏雲翻滾,電閃雷鳴,大雨傾盆,白雨跳珠。等這股鬱悶發泄出來,又是藍天如洗,彩虹懸空,夏雨就是如此淋漓盡致。這個時候,家中的小人兒是最開心的,他會在下雨的時候,從家中的窗口伸出小手接雨滴,一捧雨水,洗去三伏天的熱,帶來夏日的清涼。雨過天晴,穿着涼鞋看彩虹,呼吸清新的空氣,小區地面上,一汪一汪的積水,就像一面面閃閃發光的小鏡子,不由自主跑上去踩水,嘴中念叨:「踩水塘,踩水塘」。小人兒就是這樣,一點小小的童趣就能在心中保持許久的陽光燦爛。

伏天是性情中人,除了太陽炙熱的光焰,暴雨的豪爽,還有風的怡人。在經受了熱的考驗之後,一股撲面而來的涼風,就成了最大的享受。生活在小崑山下,山不太高,吹不到涼爽的落山風。但處處可見綠樹濃蔭,枝葉疊枝葉,撐起了綠色的穹頂,需仰了頭才能望見綠色的樹冠。行走在一團又一團接力的綠蔭中,感覺自己是荷葉呵護下的一條小魚,潛泳在清澈又清涼的水中,愜意了腳步,感知了清涼。飛舞在綠樹濃蔭中的鳥雀,跳躍在枝丫間的松鼠,樹蔭讓它們免受風吹雨打日曬,讓它們住進了避暑山莊。

七月,去新浜鎮千畝荷塘賞荷,那是每年夏日必做的「功課」。靜靜地站立在荷塘邊,荷葉翻着綠浪,清荷亭亭而立,夏風徐徐送來荷的清香,「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荷塘吹風,這是納涼消暑的最高境界。

保濕、降溫、舒緩、清涼,無論是綠樹濃蔭,還是夏雨陣陣,還是清荷香風,都是大自然給人類的慷慨饋贈。清少納言在《枕草子》中寫「叫人喜歡的事」,其一就是「蔭下納涼」,納涼是一回事,更重要的,贈以人間好顏色。一年又一年,喚醒人對美的感知,以及「遮」的那種體恤。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有了夏雨送涼、有了綠樹遮陰、有了荷風送香,綠樹濃蔭荷風夏日長,真好。夏雨在,濃蔭在,荷風在,愛也長。

[1]

作者簡介

王尚桐,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