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泓潺潺的細流(楊兆海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一泓潺潺的細流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一泓潺潺的細流》中國當代作家楊兆海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一泓潺潺的細流

這幾天在微信朋友圈接連觀看了朝鮮三池淵樂團、牡丹峰樂團演奏中國經典歌曲的視頻。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因為純屬文化藝術的門外漢,從專業的角度,我說不出個子丑寅卯。但平時愛聽個京劇、秦腔和中國民歌民樂,看了這些視頻,品味這些歌聲,就好像一泓潺潺的細流,洗滌着我的心靈,不由得想說個三言兩語。

如果放在世界行列比較,朝鮮封閉保守的環境或許造就不出卓越頂級、在人類藝術殿堂熠熠生輝的極品。然而,單就朝鮮悠久而優美的民族文化藝術傳統而言,還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朝鮮人能歌善舞,在節日和勞動之餘,都喜歡用歌舞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其舞姿或柔婉裊娜,如仙鶴展翅,如柳枝拂水;或剛勁跌岩,活潑瀟灑,反映了明朗激昂與細膩委婉、含蓄深沉的民族性格。

說到朝鮮的文化藝術,還不能不提及朝鮮電影。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國人,恐怕對攝製於70年代初並在中國民間公開上映的《賣花姑娘》、《鮮花盛開的村莊》記憶猶新。這兩部影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和優美的旋律,曾牽動無數中國觀眾的心,一時間風靡全國城鄉影院和廣場,尤其是獲得第18屆國際電影節特別獎和特等獎章的《賣花姑娘》,在全國公映的時候,據說是全天24小時循環放映,歇人不歇片,跑片員車輪飛轉,拷貝一本一本傳遞,哭聲在神州大地此起彼伏,有人甚至三遍五遍地攆着看。出現這種空前的追看朝鮮電影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十年內亂期間中國人業餘文化生活極度貧乏,可選擇觀看的電影戲劇鳳毛麟角,寥寥無幾;另一方面,中國觀眾對朝鮮電影的藝術水準和思想高度,也是充分予以認可的。

大型團體操是朝鮮獨具特色的又一個文化標誌,在全球也是出了名的。扯上了朝鮮文化藝術這個話題,我便自然而然想到了十多年前曾親臨現場欣賞朝鮮大型團體操的一段往事: 那是2011年的9月21日至28日,作者作為中國新聞代表團成員,對朝鮮進行了友好訪問,受到朝鮮記者同盟中央委員會的熱情接待,觀看大型團體操是朝鮮同志專門為我們安排的一項重要訪問內容。

雖然之前有過數字上的了解,對於團體操並不陌生的我們還是被9月23日晚在平壤市五一體育場觀看朝鮮大型團體操和藝術表演《阿里郎》的盛況所震撼、所傾倒: 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10萬人,舉手投足如一個人的10萬人,緊密團結在一起的10萬人,喊聲震天、氣勢磅礴的10萬人。

2002年入選世界吉尼斯大全的《阿里郎》,可以稱作是一首浩大的史詩,是集朝鮮名曲、民族舞蹈、藝術體操、雜技、藝術背景和現代設備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作品。它選用了世界人民都有所耳聞的朝鮮半島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間傳說故事,完美地再現了朝鮮的百年歷史,人們從中領略了阿里郎民族的苦難和歡樂、智慧和才能以及他們如何經過艱難曲折最終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整台節目從題目到編排選擇都洋溢着濃厚的時代特色,從演出規模、思想內涵到內容形式,都堪稱世界藝術表演史上的空前傑作。

在一個半小時的演出中,《阿里郎》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除了不戴保險繩在45米高空處跳來跳去的雜技演員,還有那些成千上萬人齊刷刷的動作、齊刷刷的喊聲和能在一兩分鐘之內悄無聲息退場的陣容強大的演員。從兒童、中學生、大學生到勞動青年、文藝工作者、傑出藝術家和人民軍官兵,10萬人默契配合,動作整齊劃一,時而化整為零,時而化零為整,這是只有在《阿里郎》表演中才能看到的獨特神秘的景象,顯示了朝鮮的團體操所達到的難以企及的藝術境界。我們從中看到了一個有相當強大凝聚力的集體,同時也從中捕捉到了傳說之外今日朝鮮所不為人關注的另一面。

《阿里郎》表演還綜合利用了各大型硬木背景舞台和各種照明工具,漫天的暴雪、洶湧的波濤、東升的旭日、茂密的森林、盛開的鮮花、豐收的五穀、歡樂的農莊、沸騰的工廠、鮮艷的紅旗……千變萬化的背景圖案,美輪美奐,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使能夠容納15萬人的演出場地自始至終沉浸在變幻無窮的立體藝術空間中,身臨其內,如入仙境。

《阿里郎》分四場十三景和序場、終場,每年8月1日至9月15日在平壤公演。據說有很多西方國家和日本的旅客,會在《阿里郎》演出期間專程前來觀看,而且一次看不夠,還要再看一次,要從不同角度欣賞這一新型的綜合性藝術。雖然針對外國人的票價過高,在正中央貴賓席區域視野較好的位置,票價將近2000元人民幣,但是大多數人觀看之後仍然感到物有所值。[1]

作者簡介

杨兆海,宁夏平罗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