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七彩靖邊(王世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七彩靖邊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七彩靖邊中國當代作家王世華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七彩靖邊

榆林靖邊,古稱夏州、朔方,是個故事迭出的地方。靖邊被譽為七星之地,華夏源原之一;大夏國都「統萬城」就在此處。這裡曾經水草豐茂;明、清時則「山禿窮而陡」,「 風生萬壑起邊聲,逐面驚沙半日程。」說得就是靖邊。

天體有北斗七星在運行,靖邊有七星之地的美譽。

靖邊縣境處在鄂爾多斯地台南緣與黃土高原北部邊際交錯地帶,無定河流域的上游,白于山橫亘於南,毛烏素沙漠綿延於北。北部為上古河南地的一部分,湖泊灘地平坦遼闊;南部黃土丘陵溝壑起伏,梁澗相嵌。從西南到東北、東南,水系像一片樹葉狀匯流無定河。境內秦、魏、明長城蜿蜒,秦直道南自縱出漠北。此地亦是入華北,進內蒙,通河西,馳關中並抵豫之通衢。獨特的地理區位,塑造了靖邊源遠流長的歷史,這裡曾是「河套人」生活的地方,新石器時代及其之後的遺址、遺物、墓葬、古城、堡寨被大量發現,震驚國內外專家學者。

史學家、考古學家考證,秦漢時期的上郡陽周故城,即在當今靖邊縣楊橋畔鎮陽周村。偉大的漢武皇帝曾親率十八萬鐵騎北巡朔方(靖邊屬於秦上郡、漢朔方之地),祭祀黃帝於橋山。

黃帝部落生活在陝北,部落成員歿後必葬於此。王沙灣的「北斗七星」葬式,正是黃帝「天人合一」、「 君權天授」天象觀在地理上的體現。故此,靖邊被後人譽為「七星之地」。

說起靖邊歷史、人文、山水,她的唯一性非常突出。但是,近代以來,很少有人知道,三秦大地的靖邊縣還有一朝故都——大夏國唯一都城「統萬城」。

曾經名震華夏的大夏國都,歷經一千六百餘年,被無情的歷史塵埃湮沒,它的顯赫與威嚴早已消逝,奢華與壯麗也不復存在,靜靜地躺在大漠之中,漸漸地被後人遺忘,一個民族的背影,蒼涼地遠去了……

「統萬城」,因遺存的內城牆體為白色,民間稱「白城子」。這座匈奴族赫連勃勃稱帝後命人修築的故都,其名稱內涵豐富,意取「統一天下,君臨萬邦」之義,遂命名為「統萬」。

據史料記載,大夏國存在於中國歷史上的南北朝時期,由雄踞於今陝西關中、陝北及甘肅隴東、內蒙古河套地區的匈奴族赫連氏,於淝水之戰後建立的,它存在時間僅24年(公元407年-431年),都城——「統萬城」就在今陝西靖邊縣白城子村。統萬古城內城雖已殘缺不全了,但遺址仍然高達數十米,白色的牆體,凸立的馬面,高聳的角樓,清晰地勾勒出都城的輪廓和規模。

據《統萬城銘》地描述,「統萬城」不失為一宏富、壯麗的宮殿建築群。銘文既頌揚始祖大禹,又道明取國號為「夏」之緣由,還詔示其正統根源,反映了「華夏同根」「華夷同源」的正確歷史觀,閃爍着中華民族在形成過程中的親和力、融合力和凝聚力的光輝!

靖邊不僅文物眾多,且文人雅士層出,文藝作品豐富。較早的文學作品,如《統萬城銘》,就是十六國時期夏文學僅存的碩果,是北朝散文的秀麗篇章,其文學價值至今仍閃爍着不熄的光輝!比較流行的陝北民歌、陝北道情、陝北秧歌、信天游、嗩吶、說書、剪紙等,更有特點,歷久彌新。

上世紀四十年代,延安魯藝師生在靖邊採集整理出了數目可觀的陝北民歌。著名詩人李季在靖邊工作期間,記錄了多首信天游,用信天游風格創作了他的成名作《王貴與李香》。新時期,靖邊的科學家、作家、詩人、書畫藝術家脫穎而出,僅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就有9名,還有著名的中科院院士。

靖邊人樂觀豁達率直,外地人譽之豪氣大氣義氣,喜歡用信天游歌聲抒發喜悅,排遣憂傷,樂要唱,悲要唱,喜要唱,憂要唱,愛要唱,恨要唱,苦要唱,甜要唱,累要唱,寂寞也要唱……似乎,一唱百興,百有,百無,百了!

走進靖邊,你就會覺得她的自然風貌和建設景象也非常獨特。丹霞,丹林交相輝映;風機,油機翩翩起舞。

靖邊的丹霞有丹林相伴。

靖邊丹林由來已久,尤以王渠則鎮西澗丹林稱著。坡嶺澗灘,每當秋色西來,萬樹迎霜,顏若渥丹。但是,由於白于山脈樹種基本相同之緣,龍洲丹林也毫不遜色。龍洲水庫水源充沛,周圍環境宜人。春季,萬木初榮,百花吐蕊,香溢清遠,雁歸燕舞;盛夏,樹木蔥鬱,層層疊綴,綠意盎然,谷菽葉茂,鴨游鶯歌;金秋,萬木迎霜,樹葉點丹,層林盡染,色彩斑斕,彩色山嶺夾着清凌凌的山澗溪流,幾處小瀑布分布其間,水花四濺,匯入水庫,碧波蕩漾,鳥語魚躍。

「丹林」,紅色的樹木風景,紅葉,還有黃色、綠色的樹葉,與藍天交相輝映,以丹霞相伴,美麗旖旎。

龍洲 ,是靖邊的一個鎮,位於縣城東南二十餘公里處的蘆河上游,丹霞地貌就在鎮的境內。

龍洲丹霞,因其紋形酷似波浪,峽谷縱橫,被稱為波浪谷!展示的是由億萬年的風、雨和時間雕琢砂岩而成的奇妙的世界。波浪谷岩石的複雜的層面,是由一億五千萬年前侏羅紀就開始沉積的巨大沙丘構成。沙丘不斷地被一層層浸漬了地下水的紅沙所覆蓋,天長日久,水中的礦物質把沙凝結成了砂岩,形成了層疊狀的結構。它與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波浪谷顏色相左,亞利桑那州的波浪谷在紅色之間夾有白色線條,紅白相間;而靖邊龍洲的波浪谷則以紅色為主。

登高望去,紅色砂岩石宛如彩雲追月,七彩繽紛,綽約多姿,紅色、赭紅色相間的圖紋,鬼斧神工般刻於溝邊、峁上、山巔、河岸,一條條、一片片、一圈圈、一點點,花紋酷似波浪,形態頗擬萬物之狀。不同角度望去,如峽谷瀑布,如祥龜望海,如情人對訴,如鳳凰展翅,如芙蓉出水,如金雞獨立,如猛虎下山。還有閆寨石窟,鑿於懸崖峭壁,平添幾多歷史的厚重、滄桑,似乎昭示着曾經發生的故事的神秘,生活的奇幻色彩……

波浪谷,一年四季容顏變換:雪中,紅白相間,如雪中紅梅綻放;雨後,與水庫映岀的彩虹相襯,大面積祼露的砂岩石,如覆蓋在地面上浸染後晾曬的紅色布匹,一層層、一卷卷,更加鮮紅艷麗;由高向低,似黃土地中湧出的一股紅色水流,漫漫地向峽谷中流淌!炎陽下,與谷底潺潺的溪水、水庫碧波粼粼的漣漪、遠處山頂上旋轉的風電機翼翅構成了一幅優美的實景畫!秋天,紅砂岩丹霞相伴滿山遍野的丹林,更加絢麗奪目,與無數仙境試比嬌!

深秋時節,人們站在龍洲山顛,舉目眺望,丹霞,丹林,風車,抽原油機相伴,點綴其間,令人心曠神怡,遐思無限,浮想聯翩。

靖邊的多彩,還體現在資源富集,物華天寶,發展崛起上。煤、油、氣、鹽四大資源同時在一個縣境內富集,全國獨一無二,世界罕見。風、水資源,土地、林地資源較為豐富。光伏、風力發電率先建設,位列中國新能源產業百強縣第五。綜合經濟實力也跨入全國百強排行榜。

今天的靖邊, 交通八達,工業強勢,農業綠色,產業異軍突起。風力、太陽能發電基地,智能無人機試飛暨空天體驗基地,物流基地,現代綠色農業基地,山羊生豬養殖基地,遍布縣域……無論乘汽車從東、南、西、北高速來,還是坐火車進入,或乘飛機抵達,一進靖邊陸空,映入眼帘的是,銀色旋轉的風電機翼翅,噴出火舌的天然氣井架,反光熠熠的太陽能電池板,林立的能源轉換工廠,萬畝連片的有機綠色蔬菜種植基地,波光粼粼的水庫,和那綠樹成蔭的毛烏素沙漠……

2020年年底,在氣笛長鳴聲中,首列中歐班列正式從靖邊能源產業物流園區開出,飛馳向中亞、歐洲,也帶着靖邊的夢想飛向遠方。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