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萬眾一心(漢語成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漢語成語
圖片來自 360百科

萬眾一心[wàn zhòng yī xīn]

萬眾一心(拼音:wàn zhòng yī xīn)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後漢書》。「萬眾一心」意為千萬人一條心,後多用來形容廣大人民團結一致。該成語在句中多作謂語、定語,也作狀語;含褒義。

基本信息

  • 中文名:萬眾一心
  • 外文名:unite as one [5]
  • 拼 音:wàn zhòng yī xīn
  • 注音字母:ㄨㄢˋ ㄓㄨㄙˋ ㄧ ㄒㄧㄣ
  • 成語出處:《後漢書》

成語故事

東漢末年,爆發了黃巾起義。漢靈帝派出軍隊鎮壓。朝廷派出的朱儁(jùn)率部在宛城城外堆了一座比城牆還高的山丘。朱儁登上土丘細細觀察宛城城內起義軍將領韓忠的軍事部署,發現城東北的守備比較空虛。第二天,朱儁讓一支兵馬佯攻宛城西南,故意把戰鼓擂得震天響,吸引韓忠增兵西南,自己卻帶領主力急攻城東北,乘虛拿下了外城。

朱儁不理會韓忠的談判要求,加緊圍攻內城,可一連幾天都遭到了起義軍的有力抵抗。攻城屢屢受挫,朱儁又登上外城城牆向內城眺望,接着,下命令叫部隊後撤幾里。撤退後不久,城內守軍紛紛衝出城外,試圖突圍,朱儁的兵馬乘機從側翼殺過來。韓忠不備,再退回內城已來不及,起義軍只得四散而逃,傷亡很大。

事後,朱儁的部下問他用的什麼計謀,他得意地說:「我從高處看得很清楚,內城十分堅固,城內儘是守兵。他們想談判談不成,想突圍又出不去,這不是逼着他們萬眾一心跟我軍拚命嗎?一萬個人齊了心尚且勢不可當,何況他們有十萬人馬呢!倒不如先緩—緩,暫且鬆動一下包圍圈,讓他們產生突圍的念頭,然後乘亂殺上去,那他們的士氣也就瓦解了。」 [1]

成語寓意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團結互助、和衷共濟,並引此為美德。中國有句古話,叫「上下同心,其利斷金」,說的就是團結的重要意義。一個團體萬眾一心,充滿凝聚力,就算是艱難的事情,只要能夠齊心協力,再怎麼困難,怎麼重大的問題也能夠在共同合作和齊心努力之下迎刃而解。在災難面前,最需要的是團結,上下一心、團結互助是戰勝困難的必需精神,更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生存發展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世界上有些事情雖然看起來難辦,但只要眾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團結協作,就能形成強大合力,再難的事也會變容易。這就是「萬眾一心」的力量。

成語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示例

~,同聲呼籲,力抗漢奸,喚醒政府。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0八回

1.艾青《國旗》詩:"萬眾一心,朝向人民革命。"

2.大敵當前,我們應該萬眾一心,共同抗敵.

3.清·金安清《洋務宜遵祖訓,安內攘外,自有成效說》:"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上下聯絡,萬眾一心。"

4.世紀之交,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為下世紀的開局規劃了宏偉藍圖,中華民族正萬眾一心開創美好未來。

5.中國大地上涌動起全民族同心同德、團結戰鬥的澎湃熱潮,展現出全民族萬眾一心戰勝洪澇災害的壯麗畫卷。

6. 這就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於勝利的偉大抗洪精神。

段成語出處

《後漢書·朱攜傳》:"萬人一心,猶不可當,況十萬乎!" [2]

成語辨析

【近義詞】:萬全之策、同心同德

【反義詞】:掛一漏萬、各自為政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