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木草堂舊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萬木草堂舊址位於中國廣州市中山四路長興里3號,為三間三進、兩天井、硬山頂的青磚祠堂式建築,面積663平方米。始建於清朝嘉慶九年(1804年),原是廣東省邱氏子弟到省城應試的居住處,原名邱氏書室,故附近街坊俗稱其邱家祠。在晚清時期,康有為在此創辦了一所私立學堂[1]。
歷史
邱氏書室座落於惠愛東路(今中山四路),是由清朝的增城舉人丘覺黃於嘉慶九年(1804年)倡議,經「廣東十府十州八十縣」丘姓人士議決,集資將彭公館購得,修葺而成。丘氏家族建書室的目的:一是培育後裔。丘氏子弟在此學習,然後可前往不出百米的番禺學宮(今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參加科舉考試;二是祭祀紀念先祖。當時在廣東各地均無丘氏的統一祠堂,那麼在省城建一間書室而兼祠堂功能的房屋,一舉兩用,乃丘氏家人的共同願望。
嘉慶十二年(1807年),丘仲欽在《丘家祠牌譜》序言寫道:「書室之建,所以妥先靈而庇後嗣者也。故凡建書室,必擇吉地。凡擇吉地,多在郡邑都會之區。粵東省城,夙號五羊名邦,實為百越首郡,固天下一大都會也。」「蓋以此地,龍來西北,七赤坐宮,玉犬吠金烏。嘗為粵宦康公所賞識。且按其四勢,城門秘密。龍昂越秀之山,虎伏清水之濠。禺山後排,識三花聚鼎;東山前列,觀五炁朝元。又況珠海白雲,血脈祖宗,更得山川之融結,得此以為書室,地靈人傑,其殆興者機乎!」其實,在丘氏書室北與西北不出50米之地,是廣州都城隍廟和西漢南越國宮署遺址。
在萬木草堂正門上方鐫有「邱氏書室」四個大字而非「丘氏」的原因是,「丘」是「氏」而不是「姓」。「姓」是母系社會的標誌,「氏」則是父系社會的表現。「氏」從「姓」來,丘氏從炎帝神農氏姜姓而來,姜子牙(呂尚)興周滅紂,周武王封地於山東齊國的營丘。三子穆公紀念其父封地為營丘,同時齊太公姜子牙(呂尚)又給三子穆以領地,名曰封丘,世居河南封丘。號稱「河南堂」。丘氏書室正堂上掛的即是此三個字。清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皇帝頒發詔諭,孔子是至聖,孔子名「丘」,為尊敬先師,後人必須避諱。於是朝廷的文官開會討論後議決,凡姓「丘」的人,必須在「丘」字的右旁加上「阝」(邑)成為「邱」。中華民國初立時,丘逢甲大力推動恢複本來的姓氏,於是廣東、福建一帶很多丘姓族人,尤其是與丘逢甲同屬一個方言群的客家人恢復「丘」姓,但仍有不少丘姓族人繼續保留「邱」。
1891年至1898年康有為在廣州授徒講學,力圖以教育興國,鼓吹變法,培養出了梁啓超、陳千秋、麥孟華、徐勤等一批政治家和學者。他們後來都成為戊戌變法的骨幹人物。
丘逢甲於1896年6月首次到萬木草堂,其時草堂已被清廷取締,屋宇也早也歸還丘家。丘逢甲在此先後拜見了廣東巡撫許仙屏、翰林院編修劉葆貞、菊坡精舍山長梁詩五等。這也是丘逢甲第一次到廣州,在邱氏書室寫下了《鎮海樓》、《珠江書感》等20多首詩。他第二次到書室是在1903年冬辭去嶺東學堂監督一職前來,謀求在省城發展新式教育,未果返回家鄉。第三次到書室是1906年,他被兩廣總督岑春煊聘為兩廣學務處視學、廣州府中學堂監督、商業職業學校監督,從此長時間在丘氏書室住下。
萬木草堂歷史上曾三遷堂址:現定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的中山四路長興里舊址是萬木草堂最早的落堂處,原名「邱氏書室」;1892年,草堂遷至衛邊街的鄺家祠,地點在今廣衛路附近;1893年又遷至廣府學宮仰高祠(即今文明路廣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宮內),原定仰高祠租賃期10年,但到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後,該處即遭清廷查封,堂中藏書300餘箱亦被同時銷毀。
萬木草堂所遷的三址,後二址今已不存,現存的長興里遺址曾被改作民居、工廠,後被空置,僅門面及「邱氏書室」石額仍存舊觀。萬木草堂原來與秦萼生故居相連,後者後來被清拆。
2004年,廣州市建委與規劃局、文化局等單位投入了1300萬元人民幣遷出了原先居住在草堂內的40多家居民,並開始對草堂進行修繕以及完善配套設施。萬木草堂完成裝修後作為越秀區博物館向市民開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