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萬物有意思·奇妙生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萬物有意思·奇妙生活》,作者:北京日報萬物編寫組 著,出版社:北京日報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10-01,ISBN:9787547736135。

讀書,可以與時俱進,開闊自己,提高自己,充實自己,完善自己,是全球文化[1]科技知識擴容和更新的需要,是知識[2]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

編輯推薦

講述衣、食、住、行所經歷的千年演變

詩經》中早記錄的獼猴桃是如何從荊州古地漂洋過海卻又以「奇異果」之名而本土化的?

早期的巧克力曾用辣椒、黑胡椒粉調味,你能想象?

青蛙、蝴蝶、蟬,這些看似渺小又平凡的動物,卻是大自然信賴的使者與舞姬,蛙聲與蟬鳴不僅昭示着季節的更替還預知了農業的豐欠。

從帽子、牛仔褲、羽絨服的興起與演變看人類千年來着裝與審美文化的變遷。

親民的視角融合詳盡的資料,用詼諧又嚴謹的語言講述身邊的萬事萬物

看點:

日常&百科:從水果到舌尖的小食,從着裝到極限遊戲,由細微之物探尋文明的變遷

有趣:主題和切入點都十分有趣

簡練:廣泛涉獵、通識讀物上佳之選

圖文:圖文結合,版面清爽

內容簡介

你知道,早期的可可粉用辣椒調味,假髮在古代是時尚和王權的象徵,牛仔褲的迷你口袋初設計來是用於放置懷表的,世界枚站台票比郵票早10年,爆竹源於祭祀時燃燒竹子……

摘選身邊的日常事物,探究其起源與發展,穿越千年遠觀古人的衣食住行,回望當下這些身邊之物是否還有千年的延續?

作者介紹

北京日報《萬物》編寫組是北京日報專刊部下負責萬物欄目專題報道的編輯、記着團隊,該團隊致力于格物致知,由一事一物中講述身邊的歷史。

參考文獻

  1. 文化的作用是什麼,光明網,2015-10-14
  2. 什麼是知識?,搜狐,2016-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