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山五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山五嶽位於山東的是有五嶽之首之稱的泰山。「天下第一山」之稱的泰山是三山五嶽中位於山東的那一個。它有一千五百四十五米高,泰山又被稱為天下第一山,它高達一千五百四十五米,是我們國家著名的旅遊景區。在古時候人們將泰山看作是「直通帝座」的地方,除此之外,泰山也不單單是山或者是人們美好的祈願,它的山上同時也包括了許多古建築群,它同時也是我們中華文化的表現。是我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1] 三山五嶽到底是哪些山,中國名山首推五嶽。「五嶽歸來不看山」。五嶽稱華夏名山之首,有景觀和文化雙重意義。五嶽各具特色: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南嶽衡山之秀,北嶽恆山之奇,中嶽嵩山之峻,早已聞名於世界。山東嶽泰山,1532米,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巍峨陡峻,氣勢磅礴,有「中華國山」、「天下第一山」之美譽,被視為崇高、神聖的象徵,故有「五嶽獨尊」之說。「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千載流傳。「重於泰山」、「有眼不識泰山」、「泰山北斗」――泰山其實已經作為我們民族文化積澱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名山不但成為中華民族成長的見證,自身也融入其中不可分割,被中國人視為家園的重要部分。三山五嶽對於我們,不但有最高的知名度,還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就像說到泰山則「情滿于山」,說到「南迦巴瓦峰」,國人可能會不知所云――這就是中華名山的魅力。

三山五嶽歸來不看山」。北嶽恆山則山勢陡峭,溝谷深邃。深山藏寶,如著名的「懸空寺」便隱匿其中。相傳四千年前舜帝巡狩至此,因見其山勢雄偉,遂封為北嶽。秦時「奉天下名山十二」,泰山之次便是恆山。橫臥中原腹地的嵩山,三皇五帝都曾在此生息繁衍,黃祖源,三代都地。嵩陽書院乃儒家文化聖地;少林寺是禪宗祖庭,少林武術馳名中外。嵩山不同於其他四山者,似乎突出在一個「奧」字上:自然景色奇麗,奧妙無窮。太室如龍眠,少室似鳳舞,三十六峰雄渾奇秀,有奇特的地質地貌,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層匯聚一處,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地質「五世同堂」的「天然地質博物館」。西嶽華山,五帝時稱「太華」,夏商時稱「西嶽」,雅稱「華岳」。據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考證,「華夏」、「中華」皆藉華山而得名。「自古華山一條路」,險居五嶽之首。五嶽之中,唯獨衡山雄踞南方。《述異記》稱南嶽系盤古左臂變成的。南嶽稱為衡山,因它位處星度二十八宿的軫星之翼,「度應璣衡」,像衡器一樣,可以稱量天地的輕重,能夠「銓德鈞物」,所以定名叫「衡山」。又因軫星旁有一小星,曰「長沙星」,這顆星主管人間壽命。而衡山古屬長沙。借名伸義,所以衡山有「壽岳」之稱。後人祝壽,時常稱頌為「壽比南山」,其來源就是從這兒借喻的。南嶽衡山地臨湘水之濱,林木蒼鬱,景色幽秀,享有「五嶽獨秀」的美名。[2]

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盪山。東嶽泰山,1532米,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巍峨陡峻,氣勢磅礴,有「中華國山」、「天下第一山」之美譽,被視為崇高、神聖的象徵,故有「五嶽獨尊」之說。「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千載流傳。「重於泰山」、「有眼不識泰山」、「泰山北斗」――泰山其實已經作為我們民族文化積澱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山後人為了延續三山五嶽的美麗神話,就在五嶽之外的名山,西嶽華(huà)山,1997米,位於陝西華陰縣。五帝時稱「太華」,夏商時稱「西嶽」,雅稱「華岳」。南嶽衡山,1512米,位於湖南長沙以南的衡山縣。因它位處星度二十八宿的軫星之翼,「度應璣衡」,像衡器一樣,可以稱量天地的輕重,能夠「銓德鈞物」,所以定名叫「衡山」。又因軫星旁有一小星,曰「長沙星」,這顆星主管人間壽命,借名伸義,所以衡山有「壽岳」之稱,後人祝壽,時常稱頌為「壽比南山」,其來源就是從這兒借喻的。南嶽衡山地臨湘水之濱,林木蒼鬱,景色幽秀,享有「五嶽獨秀」的美名。北嶽恆山,2017米,位於山西渾源縣。山勢陡峭,溝谷深邃。[3]

「三山五嶽」。文章詩賦中也屢有提及,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太湖石記》中就說到:「撮要而言,則三山五嶽、百洞千壑,覼縷簇縮,盡在其中。」 不僅古人,現代人也常常提及,如當代學者余秋雨在其《上海人》一文中寫道:「我們有三山五嶽安駐自己的宗教和美景,上海連個像樣的峰巒都找不到」 。「三山五嶽」似乎成了各種山川的代名詞。[4] 三山後人為了延續三山五嶽的美麗神話,就在五嶽之外的名山中間選擇新的三山,廣為流傳的三山是: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盪山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黃山是安徽旅遊的標誌,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唯一的山嶽風光,被稱為「天下第一奇山」,黃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後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故改名為「黃山」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臨黃山時讚嘆:「薄海內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被後人引申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雁盪山,主體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東北部海濱,小部在台州市溫嶺南境,最高峰百崗尖海拔1056.5米。雁盪山以山水奇秀聞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史稱中國「東南第一山」。[5]

名山介紹

三山分別指什麼

安徽黃山: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為三山五嶽中三山的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稱。為道教聖地,遺址遺蹟眾多,傳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徐霞客曾兩次游黃山,留下了「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感嘆。李白等大詩人在此留下了壯美詩篇。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黃山是著名的避暑勝地,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療養避暑勝地。1985年入選全國十大風景名勝,1990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是中國第一個同時作為文化、自然雙重遺產列入名錄的。生態保護完好,動植物眾多。

江西廬山:廬山地處江西省北部鄱陽湖盆地,九江市廬山區境內,瀕臨鄱陽湖畔,雄峙長江南岸,三山五嶽中三山之一。山體呈橢圓形,典型的地壘式長段塊山約25公里,寬約10公里,綿延的90餘座山峰,猶如九疊屏風,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門。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巒、噴雪鳴雷的銀泉飛瀑 、瞬息萬變的雲海奇觀、俊奇巧秀的園林建築,一展廬山的無窮魅力。廬山尤以盛夏如春的涼爽氣候為中外遊客所嚮往,是久負盛名的風景名勝區和避暑遊覽勝地。歷代題詩極多,李白《望廬山瀑布》尤為著名。[6]

雁盪山:雁盪山位於中國浙江省樂清市境內,部分位於永嘉縣及溫嶺市。距杭州297公里,距溫州68公里。始於南北朝,興於唐,盛於宋,素有「寰中絕勝」、「海上名山」之譽。史稱「東南第一山」。總面積450平方公里,500多個景點分布於8個景區,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飛瀑流泉稱勝。其中,靈峰、靈岩、大龍湫三個景區被稱為「雁盪三絕」。特別是靈峰夜景,靈岩飛渡堪稱中國一絕。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盪,南歸秋雁多宿於此,故名雁盪。[7]

五嶽分別指什麼

東嶽泰山:東嶽泰山巍峨陡峻,氣勢磅礴,被尊為五嶽之首,號稱「天下第一山」,被視為崇高、神聖的象徵,故有「五嶽獨尊」之說。「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千古流傳。「重於泰山」、「泰山北斗」,泰山其實已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積澱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嶽華山:西嶽華山,五帝時稱「太華」,夏商時稱「西嶽」,雅稱「華岳」。據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考證,「華夏」、「中華」皆藉華山而得名。「自古華山一條路」,險居五嶽之首。華山風景名勝區位於陝西華陰縣,為五嶽之西嶽。北瞰黃河,南依秦嶺,雄踞關中平原東部秦晉豫三省交匯處,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北峰雲台、中峰玉女五峰環峙,高擎天空,「遠而望之若花狀」,故有其名。

南嶽衡山:衡山,又名南嶽,是我國五嶽之一,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海拔1300.2米。由於氣候條件較其他四岳為好,處處是茂林修竹,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飄香,自然景色十分秀麗,因而又有「南嶽獨秀」的美稱。清人魏源《衡岳吟》中說:「恆山如行,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惟有南嶽獨如飛。」這是對衡山的讚美。

北嶽恆山:山西恆山,原名高是山、玄武山、崞山,後附會北嶽恆山故事,明後期建北嶽廟,清順治被定為北嶽。被稱為「人天北柱」,「絕塞名山」,「天下第二山」。北嶽恆山則山勢陡峭,溝谷深邃。深山藏寶,如著名的懸空寺便隱匿其中。相傳四千年前舜帝巡狩至此,因見其山勢雄偉,遂封為北嶽。秦時「奉天下名山十二」,泰山之次便是恆山。

中嶽嵩山:中嶽嵩山橫跨滎陽、新密、鞏義、登封、偃師、伊川、洛陽等市縣,全長60多公里。主體部分在登封境內,分東西兩部分,東為太室山,西為少室山。嵩山以其居中而冠五嶽,以其古老而蘊奧秘,地質稱五代同堂,松柏幃萬世綠裝,夏禹疏九河以分洪荒,周公測天地以建聖制,漢武幸太室山呼萬歲,唐宗賜少林禪武盛傳,則天臨峻極登封告成,乾隆謁岳廟詩揚太少,許由避堯隱於箕山,李聃寫道經遁於嵩高,達摩創禪宗於少林,二程演儒理於嵩陽,中嶽千古文明,河山十方浩氣,俱匯中嶽。[8]

三山五嶽

關於「三山五嶽」的詩詞又有哪些,五嶽,中國漢文化中五大名山的總稱,分別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俗語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這五大名山各有各的特點,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中嶽嵩山之峻、北嶽恆山之幽、南嶽衡山之秀,早已是聞名於全世界的風景了!東嶽泰山巍峨陡峻,氣勢磅礴,被尊為五嶽之首,號稱「天下第一山」,被視為崇高、神聖的象徵,故有「五嶽獨尊」之說。泰山的風景名勝以主峰為中心,呈放射形分布,歷經幾千年的保護與建設,泰山拔起於齊魯丘陵之上,主峰突兀,山勢險峻,峰巒層疊,形成「一覽眾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曠氣勢。泰山多松柏,更顯其莊嚴、巍峨、蔥鬱;又多溪泉,故而不乏靈秀與纏綿。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西嶽華山,五帝時稱「太華」,夏商時稱「西嶽」,雅稱「華岳」。據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考證,「華夏」「中華」皆藉華山而得名。「自古華山一條路」,險居五嶽之首。華山上的觀、院、亭、閣、皆依山勢而建,一山飛峙,恰似空中樓閣,而且有古松相映,更是別具一格。一山飛峙,恰似空中樓閣,而且有古松相映,更是別具一格。金庸將自己所著全部作品名稱的首字連到一起作成的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其中,「華山論劍」的橋段即出自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

西嶽雲台歌送丹丘子 ,宋-黃庭堅:

萬丈融峰插紫霄,路當窮處架仙橋。 上觀碧落星辰近,下視紅塵世界遙。 螺簇山低青點點,線拖遠水白迢迢。 當門老檜枝難長,絕頂寒松葉不雕, 才到秋初霜已降,每逢春盡雪方消。 猥岩老衲針常把,度夏禪僧扇懶搖。 雷向池中興雨澤,鳥於窗外奏蕭韶。 遊人未必長居此,暫借禪房宿兩宵。

五嶽之中,唯獨衡山雄踞南方。由於氣候條件較其他四岳為好,處處是茂林修竹,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飄香,自然景色十分秀麗,因而又有「南嶽獨秀」的美稱。南嶽稱為衡山,因它位處星度二十八宿的軫星之翼,「度應璣衡」,像衡器一樣,可以稱量天地的輕重,能夠「銓德鈞物」,所以定名叫「衡山」。又因軫星旁有一小星,曰「長沙星」,這顆星主管人間壽命。而衡山古屬長沙。借名伸義,所以衡山有「壽岳」之稱。後人祝壽,時常稱頌為「壽比南山」,其來源就是從這兒借喻的。

衡山 ,唐-李白:

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 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 榮光休氣紛五彩,千年一清聖人在。 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箭射東海。 三峰卻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開。 白帝金精運元氣,石作蓮花雲作台。 雲台閣道連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備灑掃,麻姑搔背指爪輕。 我皇手把天地戶,丹丘談天與天語。 九重出入生光輝,東來蓬萊復西歸。 玉漿倘惠故人飲,騎二茅龍上天飛。

恆山,原名高是山、玄武山、崞山,後附會北嶽恆山故事,明後期建北嶽廟,清順治被定為北嶽。恆山山勢陡峭,溝谷深邃,深山藏寶,著名的懸空寺便隱匿其中。秦時「奉天下名山十二」,泰山之次便是恆山,明代詩人在登臨恆山時,興致勃勃,充滿喜悅,有感於恆山美麗的風貌,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詩篇。

登恆山 ,明-汪承爵:

雲中天下脊,尤見此山尊。 八水皆南匯,群峰盡北蹲。 仙台臨日迥,風窟護雲屯。 剩有搜奇興,空憐前路昏。

嵩山,五嶽之中。嵩山最為古老,地球其它地方還沉睡海底時,它就橫空出世,傲然成陸。而且,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有「嵩高惟岳,峻極於天」的名句。嵩山,五嶽之中。嵩山最為古老,唐代大詩人王維辭官歸隱嵩山後,寫下這首著名的《歸嵩山作》,車馬緩緩而行,詩人的心情閒適無比,而嵩山在這種情境下,也顯得悠然自得。

歸嵩山作 ,唐-王維: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閒閒。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為三山五嶽中三山的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稱。為道教聖地,遺址遺蹟眾多,傳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徐霞客曾兩次游黃山,留下了「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感嘆。李白等大詩人在此留下了壯美詩篇。「奇松」「怪石」「雲海」「溫泉」被稱為黃山四奇。唐代大詩人李白擅用天才的想像力來寫山嶽,在《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詩中,馳騁想象和聯想,描繪了黃山奇異的景觀,讓人心嚮往之。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唐-李白: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絕頂,下窺天目松。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餘蹤。亦聞溫伯雪,獨往今相逢。采秀辭五嶽,攀岩歷萬重。歸休白鵝嶺,渴飲丹砂井。鳳吹我時來,雲車爾當整。去去陵陽東,行行芳桂叢。回溪十六度,碧嶂盡晴空。他日還相訪,乘橋躡彩虹時,寫下《題西林壁》,寥寥兩句描寫廬山風貌,最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由廬山之景引發出一個通俗的哲理,語言深入淺出,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題西林壁,宋-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唐-李白:

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 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絕頂,下窺天目松。 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餘蹤。 亦聞溫伯雪,獨往今相逢。 采秀辭五嶽,攀岩歷萬重。 歸休白鵝嶺,渴飲丹砂井。 鳳吹我時來,雲車爾當整。 去去陵陽東,行行芳桂叢。 回溪十六度,碧嶂盡晴空。 他日還相訪,乘橋躡彩虹。

廬 山:宋代大文豪蘇軾游廬山時,寫下《題西林壁》,寥寥兩句描寫廬山風貌,最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由廬山之景引發出一個通俗的哲理,語言深入淺出,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題西林壁

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雁盪山,素有「寰中絕勝」「海上名山」之譽,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飛瀑流泉稱勝。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盪,南歸秋雁多宿於此,故名雁盪。此中幽趣許誰鄰。境雙清,人獨清。採藥難尋,童子語山深。絕似醉翁遊樂意,林壑靜、聽泉聲 江城子。描寫雁盪山的風景,足見對它的喜愛。

宋 ,張炎 :

奇峰相對接球庭。乍微晴,又微陰。 舍北江東,如蓋自亭亭。 翻笑天台連雁盪,隔一片、不逢君。[9]

三山,有三種傳說法:

(1)是指華夏遠古神話傳說中的三條龍脈:喜馬拉雅山脈(盤古開天闢地、共工怒觸不周山)、崑崙山脈(玉帝居庭玉京山、嫦娥奔月)、天山山脈(西王母娘居庭、女媧鍊石補天);(2)是道教傳說中的三座仙山:蓬萊(蓬壺)、方丈山(方壺)、瀛洲(瀛壺)傳說中的「三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格外受到古人的神往。「三山」又稱「三神山」,「史記秦始皇本紀」載:「齊人徐市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以後三神山的名字,便在古代小說、戲曲、筆記中經常出現,然而它是傳說,不存在的。後人為了延續三山五嶽的美麗神話。[10] 江西廬山,安徽黃山。;(3)今人所喜歡的三座旅遊名山:黃山、廬山、雁盪山。五嶽指泰山、華山、衡山、嵩山、恆山。是遠古山神崇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它們以象徵中華民族的高大形象而名聞天下。以中原為中心,按東、西、南、北、中方位命名。五嶽稱華夏名山之首,有景觀和文化雙重意義。五嶽各具特色: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南嶽衡山之秀,北嶽恆山之奇,中嶽嵩山之峻,補充:三山:東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萊、方丈 :五湖,指我國的五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鄱陽湖、巢湖、洪澤湖。四海,本指傳說中的東、南、西、北海,今也指渤海、黃海、東海、南海。早已聞名於世界。[11]

道教四大名山

中國道教四大名山為:安徽齊雲山、湖北武當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龍虎山。是中國道教聖地,四座山分別供奉廣援普度天尊、真武大帝、道德天尊、降魔護道天尊。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由張道陵於東漢順帝時首創於四川鶴鳴山,到南北朝時盛行起來。四大名山自東漢開始建觀修道場,延續至清末。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受到國家的保護,並對道觀進行了修葺。已成為蜚聲中外的宗教。四大名山分別是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分別是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的道場。四大名山隨印度佛教的傳入,自中國漢朝開始建寺廟、修道場,延續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得到政府的歷史性保護,確定作為文化文物重點管理單位,並對寺院進行了修葺,現已成為蜚聲中外的宗教。[12]

歷史典故

歷史大山大岳人文說起,就像杭州的西湖一樣,文人騷客和歷史名人留下的筆墨足跡,帶來的知名度是不容小覷的,細數五嶽在歷史上的地位,最早認定的五嶽,在《周禮》中就有記載,主要是國家祭祀的場所,秦始皇一統後,就在今山東泰安市的泰山舉行的封禪儀式,孔子留下的「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的「一覽眾山小」,歷代王朝皇帝的祭祀典禮等,泰山在中國名山中的地位,當之無愧的第一,這是2000多年歷史的底蘊。[13]

《史記·封禪書》中說:「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傳在渤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而在《山海經》中也有同樣記載,稱海上有三座仙山,分別名為蓬萊、瀛洲、方丈,而這山上是仙人住的地方,有長生不老藥。

古稱玄武山,崞山,玄岳。其中,倒馬關、紫荊關、平型關、雁門關、寧武關虎踞為險,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衝。主峰天峰嶺在渾源縣城南,海拔2016.1米。其山脈祖於陰山,發脈於管涔山,止於太行山,東西綿延五百里,共有一百零八峰。,海拔2016.1米,號稱「人天北柱」、「絕塞名山」,疊嶂拔峙,氣勢雄偉,被譽為北國萬山之宗主。恆山橫亘於山西北部高原與冀中平原之間,因其險峻的自然山勢和地理位置的特點,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山間河谷處的倒馬關、紫荊關、平型關、雁門關、寧武關虎踞為險,是塞外高原通向太原盆地、冀中平原之咽喉要衝。許多帝王、名將都在此打過仗,古代關隘、城堡、烽火台等眾多古代戰場遺蹟保存了下來。[14]

一億二千萬年以前,是環太平洋大陸邊緣火山帶中一座日至紀流紋質破火地。其開山鑿勝始於南北朝,興於唐,盛於宋。三山五嶽在中國雖不是最高的山,但都高聳在平原或盆地之上,這樣也就顯得格外險峻。東、西、中三岳位於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岸邊,是華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三山處於南方,相對於中原稍遠,繼五嶽之後成名,也反映了華夏民族的南向擴展和中原文化的傳播。三山五嶽遍布華夏大地,或綿延千里,或高聳平原盆地之上,格外險峻。其中三山是華夏遠古傳說之地;五嶽是中華文化的興盛之地。三山五嶽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華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對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發展與研究有着重要的意義。

歷史上有許多次皇帝親自登上泰山,四千年前舜帝巡狩至此,因見其山勢雄偉,遂封為北嶽 。秦時「奉天下名山十二」,泰山之次便是恆山。「三山五嶽」的說法,古史中的三山是不存在的,他們分別是蓬萊、瀛洲、方丈這三座海上的神山,這三座山是秦始皇為尋海上的長生不老藥派人出海後發現的,已經無法考證。只是在後來,據記載歷代有七十二個帝王,都來過泰山,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古蹟。

歷代文人墨客紛至沓來,謝靈運、沈括、徐霞客、張大千、郭沫若等都留下了詩篇和墨跡。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考證,「華夏」、「中華」皆藉華山而得名。「自古華山一條路」,險居五嶽之首。

著名「懸空寺」便隱匿其中,三皇五帝都曾在此生息繁衍,炎黃祖源,三代都地。嵩陽書院乃儒家文化聖地;少林寺是禪宗祖庭,少林武術馳名中外。嵩山自然景色奇麗,奧妙無窮。太室如龍眠,少室似鳳舞,三十六峰雄渾奇秀,更有奇特的地質地貌,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層匯聚一處,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地質「五世同堂」的「天然地質博物館」。

36億年前,地球其它地方還沉睡海底時,它就橫空出世,傲然成陸。而且,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有「嵩高惟岳,峻極於天」的名句。《史記·秦始皇本紀》載:「齊人徐福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從此以後海中三神山的名字,便在古代小說、戲曲、筆記中經常出現,然而它是傳說,不存在的。後人為了延續三山五嶽的美麗神話,就在五嶽之外的名山。[15]

歷代文人墨客紛至沓來,謝靈運、徐霞客、張大千、郭沫若等都留下了詩篇和墨跡。宋代詩人張炎的詞作《江城子》極盡筆墨,描寫雁盪山的風景,足見對它的喜愛。江城子宋-張炎 奇峰相對接球庭。乍微晴,又微陰。舍北江東,如蓋自亭亭。翻笑天台連雁盪,隔一片、不逢君。此中幽趣許誰鄰。境雙清,人獨清。採藥難尋,童子語山深。絕似醉翁遊樂意,林壑靜、聽泉聲。廣為流傳的三山是: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盪山。[16]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