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三明市三元區岩前中學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三明市三元區岩前中學坐落於有着悠久歷史的萬壽岩山下,環境優美的沙溪河畔。學校始建於1968年,2004年實施撤點並校,三元區星橋中學併入三明市三元區岩前中學,統稱「三明市三元區岩前中學」。學校是一所寄宿制農村初級中學,服務範圍廣,生源主要來自岩前鎮的11個行政村。學校現有9個教學班級,375名在校學生,寄宿生數占學校總人數的60%。學校校園用地面積6037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6376平方米,食堂500多平方米,可同時容納300多名學生就餐。

目錄

學校簡介

學校擁有一支具有現代化教育理念、師德[1]高尚、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專任教師30人,本科以上學歷25人。學校現代化教育設備齊全,按一類標準配置教育教學設施[2]。所有班級都配備了大屏幕彩色電視機,實現了「班班通」教學,全部班級接通電腦網絡和閉路電視線路,所有教師辦公室都配有台式專用電腦,專任教師配備筆記本電腦,教學辦公實現了自動化、信息化。學校通過了首批省標準化學校的考評驗收,並先後榮獲「三明市德育先進校」、「三明市環境友好學校」、「三元區文明學校」、「三元區平安建設先進單位」、「三元區學校安全工作先進集體」、「三元區教學質量綜合評價二等獎」、「三元區教學常規綜合評價二等獎」等多項榮譽。

校風建設

挖掘學校內涵,樹立教育使命李清照以「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來讚譽桂花堅韌、無私、博愛的品質。桂花一流之品即為岩中人一流之品;桂花的堅韌蘊於無私,博愛源於質樸,悠遠益清即為岩中人的「堅韌、無私、博愛精神」之展現。學校選定桂花作為校花,正是因為它具有岩中人甘於在貧瘠的土地生活、積極進取緊密團結、為人間播灑芬芳的品質。

全體岩中教師立下誓言——「為人師表,立德在先;愛生如子,行勝於言;教好一個學生,幸福一個家庭;教好一批學生,造福一方人民為教師的使命」。 學校樹立「岩桂飄香,精心樹人」的辦學理念,以「博愛立德,善學致新」作為校訓,努力培養道德上有博愛之心、學業上能有所創新的新一代。創新文化陣地,優化育人環境學校以創建優美校園文化為切入點,注重創新校園文化建設,通過豐富校園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從傳統中挖掘新意,用融合的手段為校園文化注入生機和活力。以打造學校文化建設為契機,整合校園管理思路,調整管理模式,完善學校規章制度,構建和諧的校園制度文化;合理規劃校園,裝飾校園建築,淨化、綠化、美化、亮化校園環境,形成優美的環境文化;以校園文化指導、設計師生校園活動,豐富校園文化活動,形成積極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

學校注重發揮牆面的教育作用,讓牆面展示學生的精神與面貌,讓牆面展示岩中人團結、博愛、力爭上遊的攀登精神。這種攀登精神激勵着全體師生不斷地開拓進取,不斷向更高的成績邁進。其代表是位於學校操場左側的「岩桂思源」理念牆。它既是岩中教師懷有一顆愛子之心甘於農村為教育事業奉獻精神的展示,又是岩中教師師魂、師恩、師頌的承載。與「岩桂思源」理念牆相互映襯的是「築夢寄語」文化牆,牆面上一塊塊蜂窩的造型是讚譽岩中教師如蜜蜂一般辛勤地勞作,蜂窩型中一幅幅感人的舊照片記載着一代又一代岩中教師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踐行着教育的夢想,用自己的青春書寫岩中美麗的篇章。

香桂滿園育「雅」「慧」「靈」以桂育「雅」。學校實施文明教育,打造博愛、有禮之人,希望岩中人猶如桂花幽香清遠,一枝在室,滿屋飄香。禮儀教育絕非一朝一夕之舉,要在日常管理中加以滲透,真正做細做實。禮儀教育以學生為主體,以養成教育為重點,大處着眼,小處着手,從規範做起,從細微抓起,引導和幫助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在家庭做個好孩子,在社會做個好公民。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正如桂花一樣,散發出誘人的清香。如今學校早操集會,秩序井然;排隊就餐,文明有序;學生待人接物,大方有禮。特別是清晨和傍晚國歌奏響時,分散在全校四周的岩中師生都能主動停下步子,轉身面向國旗注視着國旗緩緩地升起和降下。那一瞬間,那一場景,似乎時間定格,表達了全體岩中師生髮自內心對國旗的敬仰。從身邊尋找美,從身邊發現美,從身邊學習美,班級評選文明之星,用身邊的榜樣激勵同學們,用身邊人、身邊事促進同學們思想的進步。

學校在每年春夏之交開展「勞動與分享」活動,學校組織採摘枇杷,讓師生共同分享豐收的喜悅。以桂育「慧」。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學校重視加強教學研究,以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來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工作中,以新課程實施為抓手,加強科學研究,優化評價方式,注重過程管理,追求「高效課堂、有效學習」。學校強化實施「以課題帶教研,以教研促課改」的工作策略,着力提高研究性學習課程和綜合實踐課程的實施水平。

同時,學校重視發揮學科帶頭人的引領和示範作用。學校現有三明市名師工作室語文、化學兩名名師工作室成員,三元區語文、體育學科帶頭人兩名。學校骨幹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比賽獲得較好成績,其中,胡川華老師參加福建省首屆新課程中學語文青年課堂教學大賽獲一等獎,參加三明市2010年新課程中學語文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獲一等獎;廖助明老師參加省農村初中化學優質課觀摩教學獲三等獎,參加市農村初中教學片段評選活動獲一等獎;鄧秋萍參加市農村語文教學比武獲一等獎;肖麗梅老師參加市生物學課件製作比賽獲一等獎,參加市生物學科教學設計獲二等獎;林海明老師參加市級觀摩課活動獲二等獎。以桂育「靈」。

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從素質教育入手,注重學生潛能的挖掘。學校積極探索體育、藝術教育,利用大課間和課外活動開展長繩、接力運球、趣味長跑等項目,依託農村學校少年宮的興趣小組活動平台,開展美術繪畫、書法、十字繡、聲樂等多項才藝活動。學校與三明九中開展共建一體化教育教學活動,並建立美術教育教學基地校。學校利用三明九中美術專業教師的教育資源,以興趣促進學生個性發展,挖掘潛能,拓展素質教育。學校在培養學生電腦製作方面,成績較為突出:學生張火紅、陳慧如獲得福建省第十二屆中小學生電腦製作比賽二等獎,學生賴嘉雄獲得福建省第十三屆中小學生電腦製作比賽二等獎,學生王小萍、蘇佳獲得福建省第十四屆中小學生電腦製作比賽三等獎。

學校以書法、繪畫作品、電腦作品的展示為起點,充分調動有才藝的學生,發揮各自的特長,使學校裝飾呈現出百花齊放的良好勢頭,形成校園文化氛圍,從而在校園營造一個以藝輔德、以藝促智、以藝健體的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2014年,學校被確定為三元區首批農村學校體育和藝術教育試點學校。回顧過去奮鬥的歷程、審視今天激情的日子、展望未來美好的前程,全體岩中師生正沐浴着教育改革的春風,踐行着教育夢想,為實現「超越自我、幸福校園、復興中華」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 淺談師德建設的重要性,參考網,2017-11-08
  2. 中小學教學設施設備配備標準,道客巴巴,201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