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枝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三枝標 | |
---|---|
圖片來源 |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6609280&sid=6823068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三枝標 漢語拼音:Sān Zhī Biāo |
三枝標,中藥名。為蕨類金星蕨科植物三羽新月蕨Abacopteristriphylla(sw.)Ching的乾燥全草。具有解毒清腫,利濕止癢的功效。主治瘡癰腫毒,毒蛇咬傷,跌打損傷,皮膚濕疹。[1]
目錄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三枝標
拼音名:Sān Zhī Biāo
別名: 三羽新月蕨、蛇退步、入地蜈蚣
來源
蕨類蹄蓋蕨科三羽新月蕨Abacopteris triphylla (Sw.)Ching,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
性味
微甘、辛,平。
功能主治
散毒消腫,清熱化痰。主治毒蛇咬傷,跌打損傷,濕疹,皮炎,癰瘡癤腫,急慢性支氣管炎。
用法用量
內服3~5錢,鮮用1~2兩。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2]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藥材性狀
全草長20-50cm;根莖橫向延伸,被棕色披針狀線形鱗片。長10-15cm,寬2.5-3.5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圓楔形,近全緣,或邊緣具波狀淺齒或缺刻;葉具三羽片,披針形,頂生羽片大,側生羽片長約為頂羽片的一半,革質,葉面較平滑、黑綠色,微有光澤,葉背粗糙、色略淡,脈羽狀,細脈網狀與側脈相聯結呈斜方形網眼;葉柄長達10-30cm,淡棕色,略被毛。氣微、味微苦、微辛、微澀。
以葉片大、深綠色者為佳。
形態特徵
三羽新月蕨為陸生草本,高30-60cm。根狀莖長而橫走,被少數褐色鱗片。葉遠生,葉柄稻杆色,基部稍被鱗片,上部被疏毛,孢子葉柄長15-40cm,營養葉柄較短;葉片革質,通常具3羽片,頂生有柄羽片長橢圓狀披針形,長15-20cm,寬3-4cm,頂端漸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尖,全緣或有不規則的齒缺;脈羽狀,側脈稍斜升,聯結,網眼稍呈斜方形,被毛;側生羽片有極短的柄或近無柄,鐮刀狀,長披針形,長4-10cm,寬10-25mm,頂端長漸尖,基部圓形,多少不對稱,全緣或有時淺波狀。孢子囊群着生橫脈上連成線形,無囊群蓋。
分布區域
分布於廣東、廣西、福建、台灣、海南等省區。斯里蘭卡、印度、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朝鮮、日本亦有分布。
生長環境
生于山谷陰處或林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