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宣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三自宣言》(全稱《中國基督教在新中國建設中努力的途徑》),是在1950年7月28日發表的宗教宣言,中國的三自愛國運動從此正式開展。《三自宣言》提出中國基督教以「自治、自養、自傳」為原則,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對宗教事物施加影響。其內明確指出要肅清中國基督教內部的帝國主義影響,提防被帝國主義利用宗教作為掩護培養反動力量的陰謀。
歷史沿革
社會改主義改造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便開始着手對國內的基督教教會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在此前後,全國各地進行了土改運動和沒收帝國主義財產的運動。在運動中,擁有一定房地產的宗教寺院、教堂和會所也受到衝擊。1950年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全國協會出版組主任吳耀宗、涂羽卿、鄧裕志、艾年三及崔憲詳等人組團走訪各地教會。由於該團是由基督教中的政協委員召集,故吳耀宗為團長。4月吳耀宗等人又聯同北京、天津部分教會人士共19人(鄧裕志、劉良模、涂羽卿、崔憲詳、艾年三、趙紫宸、陸志韋、江長川、王梓仲、高鳳山、龐輝亭、趙復三、凌俞秀靄、陳文潤、劉維誠、楊肖彭、鄧錫三、霍培修),與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舉行三次會面,反映基督教面臨的問題,並提交《關於處理基督教問題的初步意見》,請求共產黨政府妥善處理。
周恩來指出:「基督教最大的問題,是它同帝國主義的關係問題。中國基督教會要成為中國自己的基督教會,必須肅清其內部的帝國主義的影響與力量,依照三自(自治、自養、自傳)的精神,提高民族自覺,恢復宗教團體的本來面目,使自己健全起來。」[3]早前提交《關於處理基督教問題的初步意見》在吳耀宗倡導下進行修改,後改名呈交國務院批准。
1950年7月28日,吳耀宗、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總幹事鄧裕志、北京燕京大學教授兼宗教學院院長趙紫宸、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全國協會事工組主任劉良模、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全國協會總幹事涂羽卿、中華基督教會全國總會總幹事崔憲詳、北京燕京大學校長陸志韋等40名基督教人士聯名發表《中國基督教在新中國建設中努力的途徑》公開信,並徵求各地基督教教徒簽名[5]。
宣言發表後﹐即迅速獲得教徒響應,首批在宣言上簽名表示支持的基督徒有1527位。《人民日報》在1950年9月23日全文刊登了《中國基督教在新中國建設中努力的途徑》,後被稱作《三自宣言》。同時發表社論《基督教人士的愛國運動》,指出:「這是基督教人士應有的使中國基督教脫離帝國主義影響而走上宗教正軌的愛國運動。」至1954年﹐簽名贊成的基督新教徒已達40萬人以上﹐支持人數占當時全國教徒的三分之二[6]。
四川省的天主教神父王良佐亦認同《三自宣言》原則,並於1950年11月發表《天主教自立革新運動宣言》,為中國天主教確立「獨立自主自辦教會」的方針奠下基礎。
三自概念
三自的簡單概念,即中國的各教會不再從屬於國外的基督教差會或羅馬教廷。「自治、自養、自傳」意指:
·自治,指教會內部事務獨立於國外宗教團體之外。中國大陸基督教教會自己選舉出牧師,並通過他們委任各教區的神職人員。中央政府宗教事物部門負責管理。
·自養,指教會的經濟事務獨立於政府財政和國外宗教團體之外。不接受外國宗教團體的資助,也不接受來自外國的捐款。國家財政不設立專門的預算用於促進宗教事物,各地方政府也不參與宗教活動。
·自傳,指完全由本國教會的傳道人傳教和由本國教會的傳道人負責解釋教義。一切來自境外的傳道士,神職人員都被認為是非法行為。政府規定,教會各級教士不得探訪居民區和行政區域的居住區傳道。
基督教
基督教是對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的各教派統稱,亦稱基督宗教。公元1世紀,發源於羅馬的巴勒斯坦省[1](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地區)。它建立的根基是耶穌基督的誕生、傳道、死亡與復活。基督教主要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三大教派和其他一些較小教派。
基督教信仰以耶穌基督為中心,以聖經為藍本,核心思想是福音[2],即上帝耶穌基督的救恩,充分彰顯了上帝對全人類和整個宇宙舍己無私的大愛。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耶穌基督)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參考文獻
- ↑ 基督教世界三大護教戰爭,bilibili,2019-08-05
- ↑ 什麼叫福音,什麼是信福音,為什麼信福音!,新浪博客,201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