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角韌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角韌帶

三角韌帶是穩定踝關節內側的主要韌帶結構,功能是維持距骨的正常解剖位置,阻止距骨外翻脫位。其完整性對足踝部負重及運動功能的正常發揮均至關重要。單純急性三角韌帶損傷非常罕見,多伴有下脛腓聯合損傷、距骨軟骨損傷或踝關節骨折。

三角韌帶(triangular ligament)是2016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顯微外科學名詞。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三角韌帶
  • 外文名 triangular ligament
  • 所屬學科 顯微外科學
  • 公布時間 2016年

病因

三角韌帶損傷可由於直、間接暴力引起,多數由直接暴力引起,即壓砸、衝撞、打擊致傷,骨折線為橫斷或粉碎型;有時兩小腿在同一平面折斷,軟組織損傷常較嚴重,易造成開放性骨折。有時皮膚雖未破,但挫傷嚴重,血循不良而發生繼發性壞死,致骨外露,感染而成骨髓炎。間接暴力多見於高處跌下,跑跳扭傷或滑倒所致的骨折;骨折線常為斜型或螺旋型,脛骨與腓骨多不在同一平面骨折。

臨床表現

局部疼痛,腫脹,畸形較顯著,表現成角和重疊移位。往往骨折引起的併發症比骨折本身所產生的後果更嚴重,如伴腓總神經損傷,脛前、脛後動脈損傷,脛前區和腓腸肌區張力增加。

檢查

1.踝關節負重位X線攝片檢查 確定有無其他伴發損傷,如踝關節撕脫骨折、距骨骨軟骨損傷及下脛腓聯合損傷等。 2.MRI檢查 三角韌帶損傷可見三角韌帶增粗、迂曲或止點撕脫。踝關節鏡檢查有助於進一步明確診斷。關節鏡下,三角韌帶損傷表現為內踝起點部位骨面裸露和韌帶鬆弛。 3.關節鏡檢查 輕度踝關節不穩定者的距骨前移增加,脛距關節間隙可達5mm;中度踝關節不穩者的距骨可前移,脫位至踝穴之外,脛距關節間隙可>5mm。

診斷

由於脛腓骨位置表淺,一般診斷都不困難,常可在疼痛、腫脹的局部捫出移位的骨斷端。臨床檢查可發現踝關節內側溝壓痛、後足外翻及前足旋。及時發現骨折合併的脛前後動靜脈和腓總神經損傷。應檢查足背動脈的搏動、足部感覺、踝關節及拇趾能否背屈活動。 鑑別診斷 1.韌帶斷裂 韌帶斷裂一般是因為在活動中,做出超出關節活動範圍的動作,導致相關韌帶被動牽拉而引起撕裂或完全斷裂。韌帶斷裂往往伴有扭傷和骨折。 2.韌帶拉傷 拉傷後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有皮下出血的可見青紫區。 3.脛後肌腱功能失效 慢性三角韌帶損傷應與脛後肌腱功能失效相鑑別,兩者均會發生後足外翻畸形;但慢性三角韌帶損傷患者脛後肌腱功能正常,患者提踵激活脛後肌腱功能後,後足外翻畸形即消失。

治療

韌帶損傷後應馬上採取制動、局部降溫以延緩和減輕腫脹和出血,同時鎮痛,及時到醫院就診。患者骨折後,必須完全糾正骨折斷端的成角畸形與旋轉移位及肢體縮短,避免影響膝踝關節的負重功能,固定後,即刻指導患者進行踝關節的背屈活動及股四頭肌收縮鍛煉。穩定型骨折固定2星期後,在醫生指導下作抬腿及屈曲膝關節活動,3星期後,在夾板繼續固定下,可以離床雙拐不負重步行。後期可作搓揉舒筋及蹬車活動。 對局部損傷比較嚴重的擠壓傷、開放性骨折以及曾有較長時間扎止血帶及包紮過緊的病員,特別要注意觀察傷肢有無進行性的腫脹,尤以肌肉豐富處為重點,如已發生皮膚緊張、發亮、發涼、起水皰、肌肉發硬、足背動脈捫不出、肢體顏色發紺或蒼白等,即是筋膜間隙綜合徵的表現。應及時緊急處理。 1.急性損傷 三角韌帶急性損傷如果外踝骨折及下脛腓聯合復位後關節對位和穩定性得以恢復,無需手術修補三角韌帶。若治療不當,可能導致踝關節慢性不穩定。如果踝關節骨折復位後仍殘留踝關節內側間隙增寬,則可能是斷裂的三角韌帶嵌入所致,需要手術探查和處理。 2.慢性損傷 積極治療有症狀的三角韌帶慢性損傷患者,重建韌帶結構,恢復踝關節內側穩定性,同時注意伴發損傷的治療。

預防

預防直接或間接暴力可減少發病率。若發生骨折,應針對不同骨折部位積極預防不同的併發症,防止缺血,壞疽,影響功能。 [1]

參考文獻

  1. 三角韌帶的位置」,有來醫生, 2018-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