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難困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三難困境是指一種特定的情形,有三種選擇,但任一個選擇都是(或者看似)無法接受或是不想要的。
古羅馬是基督教早期主要的傳教方向之一,但是在米蘭赦令[1]發布以前,基督教在羅馬被嚴重的迫害。不久之後,基督教又被定位羅馬國教,希望用它來維持帝國的統治,隨着東西羅馬帝國的分裂以及西羅馬的滅亡,古羅馬文明以東羅馬帝國的形式存在,基督教仍是其國教。東羅馬依靠基督教的作用來控制民心,維持統治,並且在基督教的影響下進入封建時代,並存在了1000多年[2]。
簡介
有二種邏輯等價的方式表示三難困境:可以表示為有三個不想要的選項,必須選擇其中一個,或是者有三個有利的選項,但同時只能選擇其中的二個。
三難困境衍生自一個較早期出現的詞語兩難,意即在二個或以上困難或不利的選擇中選其一。
最早有紀錄使用三難困境一詞的人是1672年的英國牧師菲利浦·亨利,在1725年英國的以撒華滋也有使用此一詞語。
實務上有一些三難困境的例子,像經濟學中的三元悖論,也就是一個國家不可能同時完成資本自由進出、固定匯率以及獨立自主的貨幣政策,就是一種三難困境。另外專案管理三角形中的成本、時程及品質也是三難困境的例子。
視頻
三難困境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米蘭敕令》:是誰使基督教從被迫害宗教變成最大法定宗教的,搜狐,2020-11-11
- ↑ 向來禁止基督教的羅馬帝國最終卻選擇與之和解甚至尊為國教,搜狐,202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