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上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上下 常用詞語,原意指方向上方下方,現多用於職位輩分的上下,也有古今左右大概高低之意。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上下 [1]

外文名稱 high and low.up and down等

拼音 shàng xià

注音 ㄕㄤˋ ㄒㄧㄚˋ

含義 方位或稱呼

詞語解釋

【拼音】shàng xià

【注音】ㄕㄤˋ ㄒㄧㄚˋ

【英語】up and down

基本釋義

職位,輩分較高的人和較低的人:君臣上下|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和上下尊卑等列。

高處與低處;上面與下面。有時具體指天、地,山、澤: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疇若予上下草木鳥獸?

猶言增減:從其爵而上下之。

表示程度的高低,事物的優劣:不相上下。

猶言古今:篇章博舉,通於上下。

猶言前後:上下文|上下要相聯,首尾要相應。

猶言左右,表示約數:一斤上下|五十歲上下。

亦有古代平民對衙差的稱呼'上下'

引證詳解

1、高處和低處;上面和下面。

①《孟子·告子上》:"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

②宋范仲淹《岳陽樓記》:"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③《老殘遊記》第二回:"一片白花映着帶水氣的斜陽,好似一條粉紅絨毯,做了上下兩個山的墊子,實在奇絕。"

2、指天地。

①《楚辭·天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②《後漢書·陳寵傳》:"方今聖德充塞,假於上下。"李賢注:"上下,天地也。"

③《南史·宋武帝少帝紀論》:"宋武地非齊晉,眾無一旅,曾不浹旬,夷凶剪暴,誅內清外,功格上下。"

④魯迅《墳·人之歷史》:"如中國古說,謂盤古闢地,女媧死而遺骸為天地,則上下未形,人類已現,冥昭瞢暗,安所措足乎?"亦指天神和地神。

3、指天神和。

①《書·召誥》:"毖祀於上下,其自時中乂。" 孔 傳:"為治當慎祀於天地。"孔穎達疏:"舉天地則百神之祀皆慎之也。"

②宋蘇軾《徐州祈雨青詞》:"事神不恭,獲戾於上下,臣等實有罪。"

4、指天神和人物。

①《國語·周語上》:"夫王人者,將導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無不得其極。"韋昭注:"上謂天神,下謂人物也。"

②漢司馬相如《封禪文》:"披藝觀之,天人之際已交,上下相發允答。"

5、指位分的高低,猶言君臣、、長幼。

①《易·泰》:"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孔穎達 疏:"上,謂君也;下,謂臣也。"

②《書·周官》:"宗伯掌邦禮,治神人,和上下。" 孔 傳:"和上下尊卑等列。"

③《呂氏春秋·論威》:"義也者,萬事之紀也。君臣上下親疏之所由起也。"高誘注:"上,長;下,幼。"

④《史記·五帝本紀》:"皋陶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實;伯夷主禮,上下咸讓;垂主工師,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澤辟;棄主稷,百穀時茂;契主司徒,百姓親和;龍主賓客,遠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違;唯禹之功為大,披九山,通九澤,決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職來貢,不失厥宜。"

⑤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回:"群臣奏曰:'依臣等公議,王不委質,無以釋鄭伯之疑;若獨委質,又使鄭伯乖臣於之義。莫若君臣交質,兩釋猜忌,方可全上下之恩。'"

⑥《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你這起人不曉得事體,沒上下的!"

⑦張天翼《兒女們》一:"一批小人,不知上下,不知好歹!"

6、上等中的下等,即第三等。

①《書·禹貢》:"厥土惟塗泥,厥田惟下中,厥賦上下。" 孔 傳:"田第八,賦第三。"

②《史記·夏本紀》:"田上下,賦中上。"

③《漢書·地理志上》:"田上下,賦中上。"顏師古注:"田第三,賦第四。"

④宋 晁貫之 《墨經·松》:"可揭而起,視之而明者,曰揭明松,品惟上下。"

7、高低;;勝負。

明沈德符《野獲編補遺·玩具·書畫學》:"宋制書畫二學……人主時出新意校試,以第其上下。"《西遊記》第五二回:"這大聖捻着拳頭,來於洞口,罵道:'腯潑怪物,快出來與你孫外公見個上下!'"

8、上首和。

《紅樓夢》第六三回:"掣此簽者,不便飲酒,只令上下兩家各飲一杯。"

9、謂從頭到腳。

①《儒林外史》第二一回:"郭鐵筆接在手內,將眼上下把浦郎一看。"

②《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那掌柜的聽了,把安公子上下一打量。"

③文心海洋《重回明末遼東·聽教睢陽袁可立》:"接着,上下打量了楊太曦一眼道:'這位就是被奴虜謂之'撼山易,撼楊家軍難'楊家軍的主帥楊伯雄麼?'"

10、猶言古今。

①《漢書·敘傳下》:"篇章博舉,通於上下。"王先謙補註:"上下謂古今也。"

②《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縱橫九萬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兒女英雄,英雄兒女,一身兼備的,也只見得兩個。"

11、猶言前後。

①漢王充《論衡·問孔》:"案賢聖之言,上下多相違,其文前後多相伐者,世之學者,不能知也。"

②明郎瑛《七修類稿·詩文一·各詩之始》引 楊仲弘 雲:"凡作律詩,起處要平直,承處要舂容,轉處要變化,結處要淵永,上下要相聯,首尾要相應。"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