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雄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下雄鄉隸屬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縣,地處甘孜縣城東部,東連爐霍縣,南靠庭卡鄉,西接斯俄鄉,北同四通達鄉毗鄰,西距縣城有30千米,東南距州府康定364千米,省會成都722千米。區域面積40.5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3109人。
民國,屬霍爾麻書土司。1959年,設牧業鄉。1962年,析置牧業公社。1978年,更名下雄公社。1983年,公社改鄉。截至2020年6月,下雄鄉下轄9個行政村。
2019年,下雄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1]
歷史沿革
民國,屬霍爾麻書土司。
1959年,設牧業鄉。
1960年,劃歸雅礱江公社,設牧業大隊。
1962年,析置牧業公社。
1978年,更名下雄公社。
1983年,公社改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下雄鄉轄德且一、德且二、德西、則色、下雄、打本一、打本二、然洛、阿德9個村民委員會。
截至2020年6月,下雄鄉下轄9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茶錯卡自然村。[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下雄鄉地處甘孜縣城東部,東連爐霍縣,南靠庭卡鄉,西接斯俄鄉,北同四通達鄉毗鄰,西距縣城30千米,東南距州府康定364千米,省會成都722千米。 區域面積40.5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下雄鄉地處川西高原(青藏高原東南緣)向山原的過渡地帶。
氣候
下雄鄉屬大陸性高原季風氣候。垂直氣候特點明顯。
自然災害
下雄鄉境內主要自然災害為大風、冰雹、冰凍。雪災每年都有發生,最嚴重的是2010年雪災,造成牲畜死亡約1500餘頭(頭、只、匹)。
人口介紹
2011年末,下雄鄉轄區總人口2960人。總人口中,男性1835人,占62%;女性1125人,占38%;14歲以下367人,占12.4%;15~64歲2466人,占83.3%;65歲以上127人,占4.3%。人口均為藏族。2011年,人口岀生率0.7‰,人口死亡率0.17‰,人口自然增長率0.53‰。
2017年,下雄鄉常住人口2765人。
截至2019年末,下雄鄉戶籍人口3109人。[3]
經濟
綜述
2019年,下雄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農業
下雄鄉畜牧業以飼養牛、馬、羊為主。2011年,年末存欄牛23566頭,馬1517匹,羊2889隻。
商業
截至2011年末,下雄鄉有商業網點5個。[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下雄鄉有鄉中心學校2所,在校生185人,專任教師1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下雄鄉有衛生院1個,醫務人員7人。
社會保障
2011年,下雄鄉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830人,支出55.5萬元。[5]
交通
截至2011年,下雄鄉境內有甘孜東谷公路貫穿境內,境內長10千米。建設通村公路9千米。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下雄鄉因下雄部落名稱而得名。"下雄"為藏語,意為東方之意。
風俗民情
夏卓:俗稱"踢踏舞"。甘孜踢踏舞最先是由西藏傳入的一種舞蹈形式。大約在300多年前由甘孜寺、 大金寺僧侶從西藏日喀則學回。最初其內容主要是以詩歌的形式讚頌父母、地方官和祈求吉祥等為主。夏卓傳到甘孜之初由寺廟掌握,表演者皆為男性,一般都在每年秋季進行表演,後來流入民間後則無時間和性別的限制,踢踏舞表演,不限人數,少則一人,多則數百人,表演時舞者身着盛裝但不佩腰刀,腳或腰部需掛1串響鈴,以增添音響色彩。
羌姆:甘孜各教派的羌姆都來源於西藏。羌姆大約在公元八至九世紀傳入。其使用的樂器主要有大鼓、鈸、長號、海螺、法鈴、嗩吶等。擊鼓是舞蹈中最為重要的節拍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