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下頜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下頜角

下頜角(angle of mandible)系下頜支後緣與下頜體下緣相交而成,其角度的大小與年齡及咀嚼力的大小有關。下頜角的內外區的骨面粗澀,外有嚼肌附着,內有翼內肌附着,中有莖突下頜韌帶附着,下頜角為頜面部表面的骨性解剖標誌之一,顱面測量常用之。

基本信息

  • 中文名:下頜角
  • 外文名:angle of mandible
  • 類型:角狀結構
  • 組成:下頜骨的下頜支和下頜體
  • 形狀: 左右對稱 改變方法 整形外科手術
  • 作用: 種族和地域進行甄別

目錄

  • 1 輔助結構
  • 2 臨床技術及應用

輔助結構

下頜角區域主要血管:面動脈起自頸外動脈的前壁,經莖突舌骨肌和二腹肌後腹和舌下神經的深面,至頦下三角,經下頜下腺後上方的面神經溝後,至咬肌附着前緣處,繞下頜體下緣至面部。有研究報道稱,在下頜骨下緣處面靜脈與面動脈伴行,80%的面動脈位於面靜脈的前方,20%的面動脈位於面靜脈的前深方。面靜脈在頜下區走向外下與下頜後靜脈前支匯合成面總靜脈。平下頜骨下緣處,面動、靜脈位置表淺,淺面有面神經下頜緣支、頸闊肌、皮膚;深面緊貼下頜骨骨膜。

下頜後靜脈由顳淺靜脈和上頜靜脈於下頜骨頸的後方匯合而成,穿入腮腺,在外耳門前方下行於頸外動脈的淺面。下頜後靜脈與面神經或其主要分支近於十字形交叉,它們之間很少有腮腺組織分隔,多直接相貼。下頜後靜脈與下頜骨升支後緣幾乎平行走形,此處管壁較薄,管徑較粗,僅隔骨膜或薄層腮腺組織與下頜骨升支後緣相貼。穿出腮腺下極後,分為前後兩支16側(占80%);前支行向前下注入面靜脈,後支與耳後靜脈匯合成頸外靜脈。4側(占20%)不分前後支直接和耳後靜脈匯合成頸外靜脈。

下頜後靜脈與下頜角的關係分為2種類型:

①緊密結合型:下頜後靜脈及其屬支形成的弧形結構與下頜骨緊密相貼,距離較近8側占40%;

②鬆散結合型:下頜後靜脈及其屬支形成的弧形結構與下頜角有一定距離12側占60%。下頜角越往後下突出,下頜後靜脈與下頜角距離越近。下頜後靜脈與下頜骨升支後緣、下頜角距離分別為(3.00±0.56)mm(12.20±1.09)mm。

下頜角區域主要神經

面神經下頜緣支為1~2支,多為1支,從面神經的頸面干發起後,均經過下頜角上方和咬肌後緣處,位置較為恆定。下頜緣支自腮腺淺出後的行徑大體為走行於咬肌筋膜內,在咬肌前緣跨過面動脈,此位置比較恆定,未發現不與面動脈交叉的情況;最後分支支配頸闊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頦肌。下頜緣支出腮腺位置距離下頜角為(10.36±0.41)mm,

下頜緣支出腮腺後與下頜骨下緣的位置關係可分為三種情況:

①平行走行於下頜骨下緣之上,距下頜骨下緣(6.84±0.70)mm,12側占60%,在咬肌前緣幾乎平行與面動脈交叉;

②大致平下頜骨下緣,相當於下頜骨下緣與頜下腺之間的溝內行走6側占30%,在咬肌前緣斜向上與面動脈交叉;③呈弓狀行走於下頜骨下緣以下,最低不超過1.2cm,2側占10%,在咬肌前緣斜向上與面動脈交叉。

面神經下頜緣支與面動脈交叉情況可分為三種:

①下頜緣支位於面動脈淺面者16側占80%;

②位於深面者2側占10%;

③下頜緣支分兩支經其淺面或深面夾持或環抱頜外動脈,然後合成1支,2側占10%。觀察還發現4側占20%面神經下頜緣支與面神經下頰支存在吻合現象。面神經下頜緣支跨越面動脈位置與下頜骨下緣的距離(6.93±0.42)mm。面神經頸支為面頸乾的終末支,由腮腺下緣穿出,行經下頜角後方(9.92±0.40)mm,在頸闊肌深面行向前下方,分支支配頸闊肌。

臨床技術及應用

1.下頜角肥大俗稱「方型臉」,在西方,早期稱之為「良性咬肌肥大」,但在東方民族中以骨性肥大為主,表現為下頜角骨質向後增生突出及側向的向外翻轉,導致面下部過寬,並常伴有頦部的短小。隨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許多下頜角肥大者要求通過下頜角截骨整形術使臉型和下頜角的形態得到改善。

2.手術方法:採用靜脈快速誘導,經鼻插管吸入麻醉。以下頜角拉鈎拉開一側唇頰部,動作要輕柔,以防拉傷口角。經口內齦頰溝切口,行骨膜下剝離應儘量保持骨膜的完整以減少出血、防止頰脂墊膨出,顯露下頜升支下份、下頜角、下頜體及頦神經。行下頜角弧形截骨時,依預先設計的截骨量先用小圓鑽定點並連成弧線,這樣一方面可用於確定術中截骨範圍,也利於在直視下保護頦神經。

3.併發症及其處理

3.1出血及血腫:手術順,術中無明顯出血,術後1.5h後出現術區引流血量增多,口內切口有鮮血滲出,術區探查,見創面為瀰漫性滲血,輸入庫存血及常規加壓填塞無效,後經輸入800ml新鮮全血,創面滲血好轉,術區填塞碘仿紗條,3d後取出,縫合傷口,未影響術後效果。該患者術前凝血機制檢查正常,無應用抗凝藥物史,無易出血史,考慮與經期行手術有關。術排出血腫,加壓包紮。或自行吸收。由於術後血腫的存在使繼發感染的機率大為增加,所以對於術後較大的血腫應及時清除,較小的血腫可暫密切觀察。

3.2神經損傷:術後訴下唇頦部感覺麻木,一般在2周~1個月內自行恢復,考慮與術中牽拉頦神經有關。如術後2年仍有一側頦部局部的感覺喪失,據分析可能與術中過度牽拉有關。經口內切口一般不會有損傷面神經之虞,但經口外下頜下緣下切口入路,則有可能損傷面神經的下頜緣支。尤其是同時行咬肌切除時,更容易損傷下頜緣支,而且行咬肌切除時,注意只能切除內層的咬肌。

3.3口唇拉傷引起增生性瘢痕。

3.4感染:患者同時行頦下吸脂術,術後恢復正常,於術後第8天體溫突然升高,右側面部及頜下區腫脹,疼痛,WBC計數升高,給予大劑量抗生素治療,3d後緩解,逐漸消退,未影響治療效果。

3.5雙側不對稱:個別案例認為雙側明顯不對稱,經再次行下頜下緣修整,以成型的Medpor假體作下頜角重建。

3.6下頜角形態不佳:術後認為下頜角角度過大,下頜下緣過於陡直,不自然,要求行下頜角形態再造。採用Medpor成型假體置入,新形成的下頜角角度約105°。[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