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東山縣是漳州市轄縣。位於福建省南部沿誨。地理坐標為北緯23°33′-23°47′,東經117°17′-117°35′。西隔詔安灣與詔安縣對峙,北東隔東山灣與漳浦縣古雷半島為鄰,北西跨過八尺門海峽即是雲霄縣境。總面積244平方千米。總人口21萬人(2012年末)。全縣轄7個鎮:西埔鎮、樟塘鎮、康美鎮、杏陳鎮、陳城鎮、前樓鎮、銅陵鎮。縣政府駐西埔鎮。
有大小島嶼45個,其中東山島為福建第二大島。東山島形似展翅蝴蝶,故有蝶島之稱。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貌依序為低丘——台地——濱海小平原(海拔15米以下)。最高處蘇峰山頂海拔274.3米。四面環海,海域達26300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41千米。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降水量1103.8毫米,年均氣溫20.8℃。礦藏有硅砂、輝綠岩、高嶺土、花崗岩等。風景名勝地有銅陵關帝廟,水寨大山,「天下第一奇石」風動石[1],中國四大名嶼之一的東門嶼,銅山古城,馬鑾灣海濱浴場,烏礁灣國家級海濱森林公園等。
歷史沿革
歷史上曾先後屬南海郡揭陽縣、義安郡綏安縣、泉州(治今福州)龍溪縣,漳州懷恩縣、漳浦縣、詔安縣。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銅山守御千戶所,清雍正十三年(1755)屬詔安縣。1916年5月1日析置東山縣,屬汀漳道,治所銅山城(今銅陵)。1950年5月12日解放,先後屬漳州行政督察區、龍溪專區(地區)、漳州市。
初建縣時縣治在今銅陵鎮(原稱城關)。1950年5月,全縣劃為3個區;7月,古雷從第一區分出建第四區。1956年3月,縣人民委員會遷駐西埔;全縣劃為1鎮2區。1957年,撤區並鄉,全縣劃為1個鎮(鎮以下設街道)、9個大鄉(大鄉以下設小鄉)。1958年9月16日,成立東山縣人民公社;隨後撤銷大鄉(鎮)、小鄉建制,全縣劃為城關、西埔、康美、杏陳、陳城5個公社;縣人民公社改稱縣人民公社聯合社;12月,5個公社調整為9個生產團。
1959年春,撤銷東山縣人民公社聯合社及生產團建制,恢復城關、西埔、康美、杏陳、陳城5個公社。1961年4月,析西埔、康美兩個公社的部分生產大隊增置樟塘、前樓2個公社;至此,全縣共有7個公社。1975年,撤銷城關公社,改置城關鎮和銅山公社。1980年,銅山公社併入城關鎮,全縣共轄1個鎮、6個公社。1984年10月,撤銷人民公社,實行鄉(鎮)、村建制。全縣劃為西埔、城關2個鎮及康美、樟塘、杏陳、前樓、陳城5個鄉。次年,城關鎮改為銅陵鎮。
1988年,全縣有大小島嶼45個,土地面積194平方千米,其中東山島188平方千米;有38475戶、173647人,平均每平方千米895人;轄2鎮、5鄉,60村(含縣直轄村1個)、14街。1989年12月29日,杏陳、陳城2鄉改為鎮。1990年,東山縣轄西埔、銅陵、杏陳、陳城4鎮和康美、樟塘、前樓3鄉,共有14個街道居委會、60個村。1994年9月3日,省民政廳批覆撤銷銅陵鎮建制,將其轄區併入西埔鎮;同時,從康美鎮劃出銅缽村,樟塘鎮劃出湖尾村和南埔村轄區,一併併入西埔鎮。【實際上,銅陵鎮政府在1994年後並沒停止過運轉】
1996年,東山縣面積194平方千米,人口約19.3萬人,轄6個鎮、1個鄉:西埔鎮、銅陵鎮、康美鎮、陳城鎮、樟塘鎮、杏陳鎮、前樓鄉。縣政府駐西埔鎮。1998年,省政府批覆同意撤銷前樓鄉,設立前樓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東山縣常住總人口206152人,其中:西埔鎮43855人、樟塘鎮16021人、康美鎮20464人、杏陳鎮26418人、陳城鎮33863人、前樓鎮12575人、銅陵(虛擬鎮)52956人。
2009年7月,省政府批覆同意:將原併入西埔鎮的銅陵鎮劃出,恢復銅陵鎮建制,銅陵鎮轄銅興村1個行政村和公園、頂街、碼頭、下田、橋雅、演武、文峰、大沃、蘇峰、銅亭、桂花11個社區,鎮政府駐原銅陵鎮政府駐地;將原併入西埔鎮的銅缽村劃歸康美鎮;將原併入西埔鎮的湖尾村、南埔村劃歸樟塘鎮;調整後,西埔鎮轄西埔、宅山、頂西、坑北、石埔、冬古、梧龍、金石、雙東、親營、頂西坑、探石、坑內13個行政村和中興、東埔、白石、龍舞4個社區,鎮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東山縣常住總人口211505人,其中:西埔鎮49214人,樟塘鎮16016人,康美鎮23938人,杏陳鎮26593人,陳城鎮34748人,前樓鎮12464人,銅陵鎮48532人。
視頻
東山縣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天下第一奇石」風動石:懸空在懸崖邊上,風吹卻「動而不墜」 ,搜狐,2020-12-12
- ↑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中國政府網,201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