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川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川區昆明市轄區。位於雲南省東北部,昆明市最北端,東經102°47′-103°18′、北緯25°57′-26°32′之間。東鄰會澤縣,南接尋甸縣,西連祿勸縣,北與四川省會東縣隔金沙江相望。東西最大橫距51.2千米,南北最大縱距84.6千米,總面積1858.79平方千米(《簡冊》數據為1674平方千米)。總人口31萬人(2012年末)。全區轄1個街道、6個鎮、1個鄉:銅都街道、湯丹鎮、因民鎮、阿旺鎮、烏龍鎮、紅土地鎮、拖布卡鎮、舍塊鄉(其中,紅土地鎮和舍塊鄉委託昆明倘甸產業園區和昆明轎子山旅遊開發區管理)。區政府駐銅都街道古銅路,距昆明市區公路里程150千米。

地處拱王山東麓。最高海拔4344.1米,最低海拔695米,城區海拔1254米。主要河流有小江、塊河、烏龍河、小清河等。主體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1],具有顯著的立體氣候和干、雨季節分明的特點,年平均氣溫19.8℃,年降水量605.8毫米,年日照總數1892.4小時。礦藏有銅、鐵、煤、石棉等。有「銅都」之美稱。礦區專線鐵路、礦區公路四通八達。紀念地有樹桔紅軍渡。

歷史沿革

東川似與會川有關。據《元史·地理志》會川路載:「路在建昌南。唐移邛都於此。其地當征蠻之要衝,諸酋聽會之所,故名。」—說東川系少數民族語譯音。

秦朝屬靡莫部族,西漢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設堂狼縣,唐中葉設東川郡,轄今天的巧家、會澤、東川、祿勸和四川省會東縣、寧南縣等部分地區,隸屬四川。宋(大理)置東川大都督,明初設東川府,屬雲南布政使,後改隸四川轄。清雍正四年(1726)改屬雲南。1912年廢府設會澤縣,後改東川縣。1953年改東川礦區,1958年設地級東川市,轄東川、會澤。1964年會澤由東川劃出歸曲靖專區。1998年12月6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地級東川市,設立昆明市東川區。

1996年,東川市面積1858.8平方千米,人口約28.7萬人。轄4個鎮、10個鄉:新村鎮、因民鎮、湯丹鎮、碧谷鎮、烏龍鄉、播卡鄉、拖布卡鄉、舍塊鄉、杉木鄉、綠茂鄉、法者鄉、新田鄉、姑海鄉、阿旺鄉。市府駐新村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東川區常住總人口275564人,其中:新村鎮62623人,碧谷鎮29785人,湯丹鎮30341人,因民鎮17087人,阿旺鄉32517人,姑海鄉6312人,綠茂鄉12952人,烏龍鄉17974人,新田鄉8915人,法者鄉12764人,杉木鄉10467人,拖布卡鄉16309人,播卡鄉10478人,舍塊鄉7040人。

2006年,全區轄7個鎮、1個鄉:銅都鎮、湯丹鎮、因民鎮、阿旺鎮、烏龍鎮、紅土地鎮、拖布卡鎮、舍塊鄉。區政府駐銅都鎮古銅路。

2010年,紅土地鎮和舍塊鄉成建制委託倘甸產業園區管委會和轎子山旅遊開發區管委會管理。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東川區常住總人口271917人,其中:銅都鎮127887人,湯丹鎮37934人,因民鎮12623人,阿旺鎮30423人,烏龍鎮16371人,紅土地鎮15134人,拖布卡鎮25793人,舍塊鄉5752人。

2011年末,全區轄銅都街道、湯丹鎮、拖布卡鎮、因民鎮、阿旺鎮、烏龍鎮、紅土地鎮和舍塊鄉,共有134個行政村、28個社區。總人口314830人,比上年末增加1650人;其中農業人口240997人,非農業人口73833人;少數民族22980人,占總人口的7.3%。

視頻

東川區 相關視頻

東川區宣傳片
鏗鏘玫瑰 美麗綻放——東川區公安局女警風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