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嚴復:一個19世紀末年中國感覺敏銳的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嚴復:一個19世紀末年中國感覺敏銳的人,歷史故事。[1]

故事內容 


1874年,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奏報朝廷,請求建設3支近代海軍部隊。


朝廷批准了李鴻章的建議,並命令由李鴻章創建北洋水師,由沈葆楨創建南洋水師。


建設近代海軍部隊談何容易?堅船利炮,還可以耗費巨資從國外購買;操縱艦船的海軍人才,又從哪裡來呢?因此,在李鴻章等人的建議下,清朝政府派遣了一批從福建船政學堂畢業的年輕學子,到歐美學習軍事。其中,有6個人到英國學習海軍。


這6個人裡面,有一個大家很熟悉的人,叫嚴復


你沒聽錯,他就是後來的着名翻譯家嚴復。


嚴復是福建侯官人,晚清名臣林則徐也是從福建侯官走出來。嚴復,字又陵,生於1854年。嚴復祖父輩都是從事中醫,他父親病逝後,家道中落,便不得不結束了走科舉正途的計劃


1866年,左宗棠在福建創建了福州船政學堂。這是中國第一家採用西方教學制度和方法的新式學校。學校創建的第二年,13歲的嚴復就進入讀書,學習艦船駕駛技術。從這一刻開始,嚴復就與海軍結下了不解之緣。


嚴復在福州船政學堂學了4年,於1871年畢業,成為這所學校第一批畢業生。隨後,嚴復先後在由福州船政局製作的「建威號」驅逐艦和「揚武號」巡洋艦上實習。由於嚴復表現非常優秀,不但取得了選用道員的資格,還被朝廷第一批選派到英國留學,向擁有世界上最強大海軍的英國學習海軍技術。


這一年,是1877年;這一年,嚴復23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齡!


到英國後,嚴復進入到英國皇家海軍學院。英國皇家海軍學院創建於1863年,是英國培養海軍初級軍官的主要院校,被譽為英國海軍軍官的「搖籃」。嚴復在英國皇家海軍學院的學習時間只有短短1年時間,但他與同學們「深知自強之計,舍此無可他求,各懷奮發努力,期於窮求洋人奧秘,冀備國家將來驅策,雖七萬里長途,均皆踴躍就道」,勤奮學習各種海軍知識。


網上有人傳言,伊藤博文與嚴復是英國皇家海軍學院同學,嚴復的學習成績比伊藤博文好。可是,後來在甲午戰爭中,嚴復被伊藤博文打敗了。


這純屬虛構。據日本史權威着作《伊藤博文傳》記載,伊藤博文等「長州五傑」是在1863年到英國留學的,他們的確是想去英國學習海軍。但是,由於他們的英語太差了,不夠資格進入任何海軍學校學習,只是通過友人介紹的方式,寄宿在倫敦大學化學教授家補習英文。第二年6月,伊藤博文就匆匆離開英國趕回日本了。

1880年,嚴復從英國皇家海軍學院畢業,隨即回國,先是被聘為福州船政學堂後學堂教習,隨後來到天津,擔任北洋水師學堂洋文正教習。


嚴復在北洋水師學堂一呆就是10年,從洋文正教習升任為總辦(相當於校長)。這一切,都離不開李鴻章的賞識和提拔。


然而,嚴復始終沒有進入北洋水師。這與李鴻章的「小算盤」有關。李鴻章所創建的淮軍,以陸軍見長,海軍不是其長。北洋水師創建後,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從福州船政學堂出來的將領。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李鴻章有意識地在北洋水師高級將領中選用安徽人,排擠福州人。於是,從來沒有學習過海軍知識的丁汝昌,成為了北洋水師的提督(總司令)。系統學習了5年海軍知識的嚴復,卻連進入北洋水師的門都沒有。


嚴復很失望,不再謀求進入北洋水師,而是走上了另外一條路——翻譯。


1898年,嚴復翻譯了第一部西方資產階級學術名着《天演論》。此後就一發不可收拾,接二連三翻譯了亞當斯密的《原富》、斯賓塞的《群學肄言》、約翰·穆勒的《群己權界論》、《穆勒名學》、甄克斯的《社會通詮》、孟德斯鳩的《法意》和耶方斯的《名學淺說》等西方名着。這些書籍,對開啟民智發揮着巨大的作用。他的翻譯風格和思想,影響了後期一大批着名翻譯家。


魯迅先生就稱讚嚴復是「一個19世紀末年中國感覺敏銳的人」。


有意思的是,嚴復早年沒有參加科舉考試。成年後,他多次參加科考。甚至當他已經是北洋水師學堂總辦和復旦大學校長了,還一再參加鄉試。只是,這些考考試都無一例外失敗了。


到了1910年,清朝政府賜予嚴復文科進士出身,他才不再參加鄉試。【參考資料:《船政奏議》《嚴復與北洋水師學堂》等】

視頻 

《嚴復》講述嚴複寫天演論的故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