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此條目需要編修,以確保文法、用詞、語氣、格式、標點等使用恰當。 (2019年9月2日) |
嚴維 | |
---|---|
嚴維 ,唐朝詩人,約唐肅宗至德元年前後(公元756年前後)在世。字正文,越州(今紹興)人。中唐時期詩人、文學家。生卒年不詳,約七五六年前後在世。主要作品有《丹陽送韋參軍》。史書上記載他通曉音樂,好於彈琴。
生平簡歷
初隱居桐廬,與劉長卿友善。唐玄宗天寶(742—756)中,曾赴京應試,不第。肅宗至德二年,以「詞藻宏麗」進士及第。心戀家山,無意仕進,以家貧至老,不能遠離,授諸暨尉。時年已四十餘。後歷秘書郎。代宗大歷(766—779)間,嚴中丞節度河南(嚴郢為河南尹,維時為河南尉),闢佐幕府。遷餘姚令。終右補闕。官終秘書郎。
工詩,與當時名輩岑參、劉長卿、皇甫冉、韓翃、李端等交遊唱和。章八元、僧靈澈求學,均有名於世。大歷中,曾與鄭概、裴冕、徐嶷、王綱等宴於園宅,聯句賦詩,世稱浙東唱和。《唐才子傳》稱其「詩情雅重,挹魏晉之風,鍛煉鏗鏘,庶少遺恨」。詩以送別贈酬居多,《酬劉員外見寄》的「柳塘春水漫,花塢夕陽遲」,向稱名句;七絕《丹陽送韋參軍》亦為名作。《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嚴維詩》1卷,《全唐詩》收其詩64首,輯為1卷。[1]
大歷詩人嚴維及其詩歌研究
嚴維作為大歷詩壇上江南地區一位重要的地方官詩人,其聲名在當時並不遜於如今倍受矚目的劉長卿等人,然而與劉長卿等人相比較關於嚴維的研究如今依舊是不夠系統完整。嚴維留名於當時卻未能留名於後世,根究其緣由大抵是因為關於嚴維的史載資料存世不多,加上詩歌存世較同時代的劉長卿等高產詩人而言較少,故對其的研究稍顯單薄。但對嚴維的研究仍是必要的,他雖不高產但卻是大歷江南詩壇上的活躍分子,藉助對其的研究能夠幫助我們了解大歷時期地方官詩人的心態與創作的變化,對於完善我們對大歷詩壇的認識有重要的作用,同時亦不至於讓這位大歷時期頗有聲名的詩人被歷史所埋沒。嚴維是「大歷浙東唱和」這一聯唱活動的主持人之一,交遊很廣,從位列「大歷十才子」的皇甫冉、李端、耿湋等人,再到靈一、靈澈等江南地區的名詩僧皆與其有過交遊。嚴維一生掙扎於入仕與出世的「仕隱」矛盾之中,混沌之中的嚴維向佛禪尋求精神安慰,這也是大歷詩人中的一個通病,也是時代的一個烙印。思想的變化也牽動著嚴維詩歌內容的改變,他的詩歌題材多為酬唱送別、流連山水、惜時感懷與禮佛學禪之作。嚴維的詩歌追求寧靜淡然的詩境,且善用巧字描繪景物,雖然總體成就不是很高,卻有著自己的特色。[2]
嚴姓 - 姓氏源流
嚴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二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四。
【嚴姓淵源】
嚴(Yán 嚴)姓本莊姓,為西漢名滿四海的大學者、詞賦家,後人稱“嚴夫子”。其著述甚豐,有辭賦二十四篇,但流傳至今僅剩《哀時命》一篇,為哀傷屈原之作。史載,東漢時,因有明帝劉莊,故下令莊姓改他姓(古制皇帝名字非臣民所能用)。嚴忌之姓嚴,亦為死後之事。嚴姓族人因尊嚴忌聲譽,奉其為嚴姓的得姓始祖。據嚴氏族譜載:“嚴氏係出顓頊之後,以楚莊王的諡號為姓”,“稽我光祖子陵,其先世本姓,嗣改為莊,蓋楚莊王之後裔也。後因避漢明帝劉莊之名諱,改莊為嚴,遂以嚴為姓。”《中國姓氏尋根》一書也說“嚴是莊姓所改”並說“魏晉時嚴氏有恢復莊姓的,於是形成莊嚴兩家。”兩家原來一家,故有“莊嚴不通婚”之古訓。
【嚴姓始祖】 1、出自莊姓,為避明帝劉莊之名諱,改姓嚴。據《通志·氏族略·以謚為氏》所載,東漢時,莊姓為避明帝劉莊之諱,改姓嚴。到魏晉時期,姓嚴的人中,有一部分又恢復了原來的莊姓。這樣,就出現了莊、嚴姓並存於世的情況。故有「莊、嚴本一宗,同姓不可婚」之說。 2、出自羋姓,為戰國時楚莊王之後,以諡號為氏。據《元和姓纂》所載:「羋姓,楚莊王支孫,以謚為姓。」而羋姓又可追溯到黃帝後裔顓頊帝。 3、出自戰國時秦有嚴君疾之後,以封邑名為氏。秦有嚴君疾,受封蜀郡嚴道縣(今四川省滎經),以邑為氏,故稱為嚴君疾,其子孫遂世代相傳姓嚴,稱為嚴氏。 4、出自古有嚴國,國人以國名為氏。據《姓考》所載,古有嚴國,國人以國為氏。 5、出自丁零人姓氏有以嚴為氏。據《晉書》所載,後燕慕容盛時丁零人有以嚴為氏者。 6、出自少數民族有嚴姓。滿、彝、土、錫伯、朝鮮等族均有嚴姓。
【嚴姓- 得姓始祖】 嚴忌。嚴忌,本莊姓,為西漢名滿四海的大學者、詞賦家,後人稱「嚴夫子」。其著述甚豐,有辭賦二十四篇,但流傳至今僅剩《哀時命》一篇,為哀傷屈原之作。史載,東漢時,因有明帝劉莊,故下令莊姓改他姓(古制皇帝名字非臣民所能用)。嚴忌之姓嚴,亦為死後之事。嚴姓族人因尊嚴忌聲譽,奉其為嚴姓的得姓始祖。[3]
唐詩宋詞 三百首 丹陽送韋參軍-嚴維
【原文】 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 【譯文】 朋友從丹陽外城郭的水道乘船離開北上,今天一旦分別就相隔兩地,各自愁緒難捨。天色黃昏漸漸暗下來,詩人仍然站在水邊目送朋友遠去,一直望向北方,那是朋友離去的方向,仔細凝視著,彷彿要目送友人到江北。這時候,寒鴉的叫聲突然響起,快速的從水面掠過,一直等到寒鴉都飛走了,相見時難別亦難,秋風無力百花殘,詩人仍然凝視北方,依依不捨,看著悠悠江水不停的流淌,目視著友人離開的方向。
《丹陽送韋參軍》這首小詩,短短二十八個字貫穿感傷和惆悵,結構嚴謹,妙語連珠,情景交融,一氣呵成。讀一遍很惆悵失落,讀第二遍很感傷孤寂,讀第三遍只有感嘆和讚同,全詩感情真摯自然,深厚濃郁,表達了詩人內心真情實感,同時將感情表達與場景描述完美融合,又在抒發失落感傷的同時刻畫細膩的場景,傷而不悲,情景融合,被視為送別詩中的精品之作。 [4]
《酬劉員外見寄》
【原文】
蘇耽佐郡時,近出白雲司。 藥補清羸疾,窗吟絕妙詞。 柳塘春水漫,花塢夕陽遲。 欲識懷君意,明朝訪楫師。
【譯文】
員外協理州郡政務是暫時的,曾出入刑部。在家裡煎藥、養病,在窗邊吟詩、賦詩。春水漸漸地漲滿了楊柳圍著的池塘,夕陽緩緩地從長滿桃花的山坳中隱去。我思友心切,明天就僱舟相訪。[5]
《宿天竺寺》
【原文】
方外主人名道林,怕將水月淨身心。
居然對我說無我,寂歷山深將夜深。 【翻譯】 世外全人名叫道林,怕用水月清淨身心。居然對我宣說無我,深山寂靜夜已深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