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章八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章八元



圖片來源互動百科

章八元(743~829),字虞賢,桐廬縣常樂鄉章邑裡(今橫村鎮)人。「八元」的名字是村旁報恩寺的高僧按《左傳·文公十八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肅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謂之八元」而取的。太和三年(829年),章八元死亡。

生平

章八元少年時喜作詩,偶然在郵亭(相當於現在的旅館)牆壁上題詩,詩人嚴維見後非常驚奇,收章八元為弟子。在名師嚴維的傳教下,章八元詩賦精絕,被人稱為「章才子」。大歷六年(771年),章八元進士及第,辛亥科王漵榜進士第三人。貞元中,調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主簿,後升遷協律郎。[1] 《唐詩大詞典(修訂本)》載,「少從嚴維學詩,代宗六年(771)登進士弟。十一、十二年間歸睦州,與劉長卿唱酬。大歷末,德宗建中初居長安,與嚴維、清江唱和。」王鴻鵬等編著的《中國歷代探花》上明確,章八元為辛亥科王淑榜進士第三名。考中進士後擔任句容縣主簿,繼爾升為協律郎,是個調音律的官。有詩集一卷傳世,《全唐詩》存詩6首。

慈恩寺題詩

章八元及第後,去京師長安(今西安市)慈恩寺塔遊覽,亦在塔壁上題詩云:

  十層突兀在虛空,四十門開面面風。

  卻怪鳥飛平地上,自驚人語半天中。

  回梯暗踏如穿洞,絕頂初攀似出寵。

  落日風城佳氣合,滿城春樹雨濛濛。

  這首詩氣勢宏偉,喜悅之情均在字裡行間。前二聯從外觀著筆:「十層突兀在虛空,四十門開面面風。卻怪鳥飛平地上,自驚人語半天中」。一下子把塔之宏偉壯麗之狀呈現眼前。大雁塔身為青磚砌成,各層壁面作柱枋、欄額等仿木結構。每層四面都有券砌拱門,塔身為青磚砌成,各層壁面作柱枋、欄額等仿木結構,內有回梯可登樓。這種樓閣式磚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是我國佛教建築藝術的傑作。第三聯從外轉向登樓的感覺:「回梯暗踏如穿洞,絕頂初攀似出籠」。表面看是寫登樓,實際是寫高中進士的愉悅心情。「出籠」鳥可以展翅高飛,大展宏圖,能不高興嗎?最後一聯:「落日鳳城佳氣合,滿城春樹雨濛蒙。」一個「佳」字,一個「春」字,染燃出滿城佳氣籠罩,一個個考中進士的學子滿臉春風。後來元稹、白居易到寺遊筧,看到他的題作,吟詠很久,讚歎說:「想不到嚴維出這樣高徒,名下果然是沒有虛士啊!」

拜訪劉長卿

據《唐才子傳》說,大約在大歷十一、十二年左右,章八元「居京既久,床頭金盡,歸江南」。因為久居京城,他的盤纏用盡,於是回到了老家。大歷十三年(775)春,詩人劉長卿因得罪鄂岳觀察使吳仲儒,被貶到睦州任司馬。正在老家的章八元連忙到碧澗別墅(今梅城碧溪塢)拜訪劉長卿,他們倆在月光下舉杯酬唱,劉長卿詩云:「自古悲搖落,誰人奈此何。夜蛬偏傍枕,寒鳥數移柯。向老三年謫,當秋百感多,家貧惟好月,空愧子猷過。」章八元和韻道:「夜涼河漢白,卷箔出南軒。過月鴻爭遠,辭枝葉暗翻。獨謠聞麗曲,緩步接清言。宣室思前席,行看拜主恩。」為詩壇名流所樂道。 [2]

詩文

【新安江行】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解嘲  江源南去①永,野渡暫維梢。

古戍懸魚網,空林露鳥巢。

雪晴山脊見,沙淺浪痕交。

自笑無媒者,逢人作②解嘲。

按:① 一作出 ② 一作即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酬劉員外月下見寄】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前席  夜涼河漢白,卷箔出南軒。

過月鴻爭遠,辭枝葉暗翻。

獨①謠聞麗曲,緩步接清言。

宣室思前席,行看拜主恩。

按:① 一作高

【寄都官劉員外】五言律詩 引用典故:縫掖  舊宅平津邸,槐陰接漢宮。

鳴騶馳道上,寒日①直廬中。

白雪歌偏麗,青雲宦早通。

悠然②一縫掖,千里限③清風。

按:① 一作見月 ② 一作悠 ③ 一作快


【題慈恩寺塔】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佳氣 

十層突兀在虛空,四十門開面面風。

卻怪鳥飛平地上,自驚人語半天中。

迴梯暗踏如穿洞,絕頂初攀似出籠。

落日鳳城佳氣合,滿城春樹雨濛濛。


【歸桐廬舊居寄嚴長史】(一作朱放詩)七言律詩

引用典故:剡川遊  昨辭夫子櫂歸舟,家在桐廬憶舊丘。

三月暖時花競發,兩溪分處水爭流。

近聞江老傳鄉語,遙見家山減旅愁。

或在醉中逢夜雪,懷賢應向剡川遊。


【天台道中示同行】七言絕句 

八重巖崿疊晴空,九色煙霞遶洞宮。

仙道多因迷路得,莫將心事問樵翁。


【元日望含元殿御扇開合】(大曆十三年吏部試)五言排律 

萬國來朝(一作初)歲,千年(一作秋)覲(一作睹)聖君。

輦迎仙仗出,扇匝御香焚。

俯對朝容近,先知曙色分。

冕旒開處見,鐘磬合時聞。

影動承朝日,花攢似慶雲。

蒲葵那可比,徒用隔炎氛。 [3]

注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