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東戰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東戰爭是指以色列埃及敘利亞等周圍阿拉伯國家所進行的5次大規模戰爭[1]

幾十年的鬥爭使雙方意識到,戰爭解決不了阿以衝突。從第四次中東戰爭後,中東地區開始了漫長曲折的和平發展道路。1991年,中東和平會議終於在「以土地換和平」的原則基礎上舉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第一次共同坐到了談判桌前。1993年,巴以雙方在華盛頓簽署了巴勒斯坦首先在部分地區實現自治的原則宣言,中東地區的和平出現了曙光。但是,不斷發生的暴力衝突、時斷時續的和談,表明了中東和平的實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歷史原因

巴勒斯坦位於亞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古稱迦南,包括以色列、加沙、約旦河西岸和約旦。歷史上,猶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過。公元前20世紀前後,閃米特族(又稱閃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區,成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

公元前13世紀末,希伯來各部落遷入巴勒斯坦,並曾先後建立希伯來王國及以色列王國。此後巴勒斯坦又先後被亞述人、巴比倫人、波斯人及羅馬人占領和統治。經過三次大起義後,猶太人幾乎全部離開巴勒斯坦,從而結束了猶太民族主體在巴勒斯坦生存的歷史。

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在戰勝羅馬帝國接管巴勒斯坦後不斷遷入,並與當地土著人同化,逐漸形成了現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19世紀末,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在世界各地興起,各地的猶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巴勒斯坦淪為英國的「委任統治地」。英國將其分為兩部分:即以約旦河為界把巴勒斯坦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稱外約旦(即今約旦王國),西部仍稱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此後,世界各地猶太人開始陸續移居巴勒斯坦地區。在猶太人紛紛湧入巴勒斯坦的過程中,猶太人與當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發生過多次流血衝突。

1947年11月,聯合國通過聯合國第181號決議巴勒斯坦分治決議。決議規定,在2.7萬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領土上建立猶太國和阿拉伯國,耶路撒冷國際化。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國宣告成立[2]。由於這項決議對土地的分割極為不公平,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強烈反對,阿拉伯國家的票數一共只有六票,根本無力挽回。阿拉伯人反對該決議,未建立阿拉伯國。結果發生5次阿以戰爭。

歷史上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兩個民族同屬閃米特民族,有着許多相似之處:都擅長航海和經商。因此,兩個民族從身體素質和智力上應無太大差異。阿拉伯人是一個尚武的民族,軍隊具有較強的戰鬥力,並且阿拉伯人一直都在南征北戰,像歐麥爾、哈立德、努爾丁這樣的軍事人才輩出。但自從薩拉丁之後,阿拉伯民族便陷入了沒落之中。在阿拉伯帝國滅亡之後,整個民族便無法取得獨立,直到奧斯曼土耳其被削弱,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

相比之下,一直在外流浪的猶太民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便具有的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以色列之所以能夠在強大的阿拉伯人的圍攻下生存下來,除了美國及西方大國的大力援助之外,自身的憂患意識也迫使猶太人努力發展國防科技和尋求外援。因為猶太人把他們自己看作一支特殊的、生存時刻受到威脅的民族,如今以色列國防軍已成為中東地區一支舉足輕重的武裝力量,並有了同阿拉伯國家局部抗衡的能力。另外猶太人居留城市,並從事經商事業,大量斂聚財富。

視頻

中東戰爭 相關視頻

中東戰爭(上)
中東戰爭(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