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華鳳頭燕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華鳳頭燕鷗(學名:Thalasseus bernsteini):是中型水鳥,體長38-42厘米。額、頭頂和冠羽黑色,上體淡灰色,翅灰色,外側初級飛羽外翈黑色。尾白色,呈深叉狀。下體白色。嘴黃色,具有較寬的黑色尖端。腳黑色。非繁殖羽和夏羽相似,但前額和頭頂白色。虹膜褐色。嘴比燕鷗類略粗,而且稍微彎曲,呈黃色,尖端具有黑色的亞端斑。

主要棲息于海岸島嶼,繁殖於中國山東海岸,遷徙和越冬於廣東福建菲律賓婆羅洲馬來半島海岸。在中國東北部為夏候鳥,南部為冬候鳥。主要以魚類為食。也吃甲殼類、軟體動物和其它海洋無脊椎動物。覓食主要在水面。分布於中國印度尼西亞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

生活習性

中華鳳頭燕鷗在中國東北部為夏候鳥,南部為冬候鳥。每年的4-9月,中國福建省長樂閩江口鱔魚灘濕地上,這些神秘的海鳥隨着每日潮漲如約而至。它們在這裡嬉戲、休息,然後飄然離去。長樂閩江口的鱔魚灘,江風與海風際會,鹹水和淡水交融,灘涂平坦寬闊,潮汐徐緩,波瀾不驚,是海鳥眼中的極樂世界,各種水鳥雲集這裡。這些中華鳳頭燕鷗遠道風塵僕僕地趕來,它們是過來洗澡、求偶、跳求偶舞的,它們把最漂亮的瞬間展示給世界,然後便飄然離去。

中華鳳頭燕鷗頻繁的在海面上空飛翔,飛翔時嘴垂直向下,兩翅煽動緩慢,有時又在空中翱翔,它們能在空中搜覓和發現水下魚類。當發現魚類時,則兩翅一收,突然一下扎入水中捕食,捕獲後立刻振翅上升。有時又長時間的飄浮于海面上。或在海邊淺水處沐浴。晚上多棲息於岸邊懸岩或岩石上。主要以魚類為食。也吃甲殼類、軟體動物和其它海洋無脊椎動物。覓食主要在水面。[1]

形態特徵

中華鳳頭燕鷗是中型水鳥,羽色與黃嘴河燕鷗較為相似,夏羽自前額經眼睛到枕部的頭頂部分,以及頭頂上的冠羽均為黑色,背部、肩部和翅上覆羽為淡灰色,幾乎呈白色,而黃嘴河燕鷗的羽色較深。初級飛羽的內 具楔形的白斑。尾上覆羽和尾羽為白色。尾羽呈深叉狀,外側尾羽逐漸變尖。頰部、頸側、後頸、頦部、喉部和下體均為白色。翼下覆羽和腋羽淡灰色。冬羽和夏羽相似,但前額和頭頂為白色,頭頂具有黑色的縱紋。

虹膜褐色。嘴比燕鷗類略粗,而且稍微彎曲,呈黃色,尖端具有黑色的亞端斑。與黃嘴河燕鷗不同,但冬季嘴則完全變為黃色。腳和趾為黑色,與黃嘴河燕鷗不同。

大小量度:體長380-420毫米;嘴峰54-57毫米;翅330-333毫米;尾153-155毫米;跗蹠24-25毫米。

棲息環境

中華鳳頭燕鷗在海岸、海島岩石、懸崖、沙灘和海洋上活動。主要棲息于海岸島嶼,喜歡于海水深度淺且離岸近的區域活動,不喜水草太高。[2]

繁殖方式

中華鳳頭燕鷗在海岸、海島岩石、懸崖、沙灘和海洋上活動。主要棲息于海岸島嶼,喜歡于海水深度淺且離岸近的區域活動,不喜水草太高。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繁殖於中國山東海岸,遷徙和越冬於廣東、福建、菲律賓、婆羅洲和馬來半島海岸。[3]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極危(CR)。

種群級別

中華鳳頭燕鷗,是中國最珍稀的鳥類,在世界鳥類紅色名錄上被列為極危物種,是極端接近絕種危險的最嚴重等級。 它在1861年首次被發現記錄,但一直都非常罕見,直到2000年以前普遍被認為已經絕種。然而,在2000年有4隻成鳥和4隻幼鳥在福建省沿海的馬祖列島再次被發現,成為當年鳥類學界極大的新聞。2004年,在浙江省沿海的韭山列島也發現了另一個繁殖群,這兩個繁殖群是世界上殘存的兩個群體。

中華鳳頭燕鷗致危因素為棲息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全球性依賴保護(Collar et al., 1994)。非常罕見。以往認為在中國山東沿海繁殖。2000年發現在福建馬祖繁殖。該種為一極危物種,在2000年在中國福建省連江縣一個大鳳頭燕鷗群集附近發現四頭成鳥和四頭雛鳥以前,曾一度被認為已經絕種。過去在中國山東省北部海岸、菲律賓、泰國、印尼、和沙勞越也曾有它們的蹤影。2004年在浙江韭山列島發現另一處繁殖地。

其數目的下降被歸咎於濫采鳥蛋。它們能夠在馬祖存活,可能的原因是馬祖過去為一處軍事禁區,進入當地被限制有關。馬祖已經成為一自然保護區。在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的海岸仍然有發現它們的可能:正在遷徙的燕鷗曾在八掌溪被發現。


中華鳳頭燕鷗是鷗科鳥類中最稀少的一種,它們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鳥種之一。自1863年被命名以來,到2000年,人類對它們一共只有6次確切的觀察記錄。因其稀少神秘,它們被學者專家稱為「神話之鳥」。從前除了夏季在中國山東採得標本外,也於春秋季和冬季期間分別在中國廣東、福建,以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和菲律賓等地採到過標本。它繁殖於中國台灣馬祖島和浙江沿海一帶的島嶼,並在福建福州閩江口濕地覓食、活動。遷徙和越冬於中國南部沿海和東南亞。由於它自1937年以後一直未有任何可靠的報告,以至於人們都認為這一物種或許已經絕滅了,但在1978年和1980年又分別在河北和泰國有所發現,而1991年在黃河河口濕地也見到了3隻。直到公元2000年在馬祖列島燕鷗保護區發現其繁殖紀錄,這是世界第一次發現其有繁殖紀錄的地方。世界僅存不到100隻,由於數量稀少,瀕臨絕種,且經常混雜在鳳頭燕鷗鳥群中,不易觀察,因此又名「神話之鳥」。

中國科學考察隊首次連續在五個繁殖季節對中華鳳頭燕鷗進行考察。結果顯示,這種珍稀鳥類的全球總數在三年間減少了一半,已經下降至不足50隻(2010年)。[4]

濫采鳥蛋是該物種的主要威脅,導致1999年、2001年、2002年、2003年和2005年,中華鳳頭燕鷗在中國馬祖島以及2007年在九山群島的繁殖失敗。對於2004-2013年間的45次築巢繁殖嘗試,鳥蛋濫采占巢穴失敗的44%(Chen等人,2015)。2005年至2007年,浙江省鳥蛋的市場價值增加了一倍以上,刺激了更多人進入采蛋行業(Anon 2007a)。儘管加強了巡視,仍然會發生偷獵行為。颱風也會導致較高的築巢失敗,在2004-2013年間,研究發現有48%的築巢失敗。許多歸因於颱風的因素(58%)。這兩種威脅可能對物種產生的協同效應。保護繁殖地點可以降低死亡率,例如在2015年繁殖季節的颱風中,提道島(Tideun Dao)僅因為植被的維護促使雛鳥向岸邊移動時得以保護而導致雛鳥死亡率降低5%,但並非所有的繁殖地都以這種方式受到保護。

在繁殖地附近捕撈貝類也會干擾鳥類繁殖。印度尼西亞東部越冬地區的捕魚活動,包括炸藥捕撈,構成了額外的威脅,但其範圍尚不清楚。旅遊干擾馬圖的海鳥繁殖,雖然禁止人們上島,但沒有直接證據顯示數量影響。人類活動也證明了中國山東沿海地區的物種數量流失,這與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人類在島上的活動和發展有關。由於建造房屋、風力發電廠、燈塔和其他建築物,因此中華鳳頭燕鷗缺乏合適的繁殖棲息地。

由於該物種生存地區的工業污染引起的有害「紅潮」藻類大量繁殖導致魚類死亡,減少了繁殖海鳥所需的食物供應。入侵物種也構成了威脅,帝皇眼鏡蛇王和王錦蛇,都是吞食被困在築巢島嶼上的燕鷗蛋、雛鳥和成鳥的物種。已經在繁殖地點(媽祖,稷山和五指山群島)記錄和發現大鼠,它們捕食燕鷗卵和雛鳥,沒有直接證據表明對中國鳳頭燕鷗有影響,但是已經發現大鼠會影響混群鳥類群落,這其中有中華鳳頭燕鷗。由於物種數量規模較小,即使非常低的捕食水平也可能產生重大影響。

中華鳳頭燕鷗和大鳳頭燕鷗的雜交種已經在2008年以來在閩江口以及中國沿海的所有3個繁殖地進行了記錄和拍照。鑑於數量規模非常小,這可能是對中華鳳頭燕鷗一個重大威脅(Chen Lin和He Fengli 2011)。[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