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丹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丹東

丹東,別名東北蘇杭,遼寧省地級市,是一個以工業、商貿、物流、旅遊為主體的沿江[1]、沿海、沿邊城市,是國家級邊境合作區、全國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沿海開放城市[2]

地處遼寧省東南部,南臨黃海,西界鞍山,北與本溪市接壤,是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3];著名景點有鳳凰山、鴨綠江等。[4]

快速導航 詞條圖冊關係表知乎精選 城市 百科 綜合 景點 美食 學校 人物 文化 歷史 中文名 丹東 外文名 Dandong、Antong(英)Даньдун(俄)단동(朝)たんとう(日) 別名 東北蘇杭/北方江南/紅色東方之城 地區生產總值 768億元(2019年) 下轄地區 元寶區、振興區、振安區、東港市、鳳城市、寬甸滿族自治縣 政府駐地 新城區銀河大街100號 面積 15222平方公里 人口數量 總人口232.9萬人(2019年)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國家/地區 中國東北遼寧省 高等學府 遼東學院 主要民族 漢族、滿族、蒙古族 展開 概況 知乎精選最新

歷史沿革

丹東地處祖國邊陲,歷朝都是軍事要塞。唐堯屬青州,虞舜屬營州。

戰國時為燕國東部邊疆。

西漢設西安平縣、武茨縣。

唐朝總章元年置安東都護府。

遼建宣州、開州、穆州和來遠城,金朝屬婆速府路(今振安區九連城鎮)管轄。

元朝時沿襲金制置婆娑府。

明朝隸屬遼東都指揮使司。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後金採取定邊政策,在靉河邊門和鳳凰城邊門築柳條邊,禁止在邊牆以外地區農牧、漁獵、採伐、採礦,致使丹東地域成為不毛之地,嚴重破壞經濟、文化的發展。

丹東舊貌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後,清朝政府實行拓邊政策,才逐步得到開發。隨着山東、河北等地墾殖的漢民日益增多。處於內外交困的清政府,被迫利用「禁區」富饒的資源「歸化流民」,准許熟

地升科,到同治十三年(1874)年規定「東邊地帶全部開禁」,於同治十四年(1875年)在鞍子山設置升科納稅。同治十六年(1876)年,清政府設置安東縣、岫巖州、鳳凰廳。翌年,設置寬甸縣,並

以鳳凰廳為首府管轄岫巖、安東、寬甸3個縣。至此,結束了邊陲自然開發的歷史。丹東進入新的開發時期,為丹東市的形成創造有利條件。

九一八事變第二天,日本軍隊便侵占安東和鳳城。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2月15日,日偽改遼寧省為奉天省,安東縣隸屬於奉天省,為甲類縣。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10月,偽滿洲國把東北4省劃

為14省,其中新增設的安東省管轄安東、鳳城、賽馬、寬甸等12縣,治所設於安東縣城,安東遂成為安東省軍事、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偽滿洲國設置安東市。安

東市從安東縣析出,與安東縣同隸屬於安東省,市區劃金湯、元寶、中興、鎮安、浪頭、大和、旭日7個區。

丹東舊景

民國三十二年(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進駐安東市。11月初,接收日偽政權,成立安東省和安東市、安東縣、鳳城縣、賽馬縣、寬甸縣政府。安東市區劃為中央、鎮江、中

興、元寶、金湯、鎮安、浪頭7區。

民國三十三年(1946年)3月、民國三十四年(1947年)11月,安東縣九連城和五龍背區先後劃歸安東市。民國三十三年(1946年)6月,成立遼南省二專署,隸屬於遼南省,管轄安東、孤山兩縣。11

月,改屬於安東省。翌年3月,撤銷二專署,安東市、安東縣和孤山縣均直屬於安東省。

1949年5月,遼東省成立,安東市隸屬於遼東省。安東市是安東省、遼東省省會,為安東省和遼東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1954年9月,遼東、遼西兩省合併,設置遼寧省,丹東市隸屬遼寧省。

丹東

1956年4月,元寶、鎮安兩區合併為元寶區,鎮興、中央兩區合併為鎮興區。7月,又將九連城、五龍背兩區合併為五龍背區,浪頭、湯池兩區合併為浪頭區。

1957年7月,撤銷浪頭、五龍背兩區,設市郊區。

1958年12月,將安東、鳳城、岫巖、寬甸4縣劃歸安東市,實行市管縣體制。

1965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安東市改名丹東市。意為紅色東方之城。安東縣改名東溝縣。2月,鎮興區改名振興區。

1965年12月莊河劃歸丹東市。

1968年12月莊河又劃歸旅大市(今大連市)。

1978年後,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引下,丹東市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開創了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取得一個又一個光輝成

就,使丹東市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縣區行政機構也發生變化。首先,恢復元寶區的稱謂。

1980年10月,郊區改名振安區。

1985年後,岫巖、鳳城、寬甸3縣先後改為滿族自治縣。

1992年2月,岫巖滿族自治縣劃歸鞍山市。

1993年6月、1994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先後撤銷東溝縣建立東港市、撤銷鳳城滿族自治縣設立鳳城市。至此,丹東市轄振興區、元寶區、振安區和東港市、鳳城市、寬甸滿族自治縣。並設置國家級丹東邊境經濟合作區。

1992年,設立國家級經濟合作區丹東邊境經濟合作區,是當時國家14個國家邊境經濟合作區之一。

2005年5月,邊境合作區改為江灣合作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7年7月,丹東市轄3個市轄區、1個自治縣,2個縣級市。共60個鎮,4個鄉,24個街道,183個社區,655個村。市政府駐地新城區銀河大街100號。

下轄縣市區 面積 郵政編碼 政府駐地 丹東市(總) 15222平方千米 118000 國門灣銀河大街100號 振興區 89平方千米 118002 錦山大街1號 元寶區 81平方千米 118000 新柳街8號 振安區 664平方千米 118001 珍珠街339號 鳳城市 5513平方千米 118100 鳳凰城街道鄧鐵梅路18號 東港市 2445平方千米 118300 大東街道東港南路188號 寬甸滿族自治縣 6115平方千米 118200 寬甸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丹東市位於東經123°22′至125°42′ ,北緯39°43′至41°09′,東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新義州市隔江相望,南臨黃海,西界鞍山,西南與大連市毗鄰,北與本溪市接壤。丹東地區東西最大橫距196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60公里,總面積15222平方公里。

丹東夜色凊晨

氣候

丹東市風光

丹東位於亞歐大陸東岸中緯度地帶,屬暖溫帶亞濕潤季風型氣候,年平均雨量多在800-1200毫米之間,是中國北方雨量最多的地區,降水2/3集中於夏季。

年平均氣溫南部在8-9℃,北部6-7℃,受季風影響,季節變化明顯,四季分明,是中國東北地區最溫暖最濕潤的地方。春秋季節是南、北風交替的季節。春季冷空氣開始衰弱北退,暖空氣北進;秋季則反之。

冬季時間最長,夏季次之,春秋過渡季節最短。丹東降水量較多,是東北地區降水量最多區,占遼寧省降水量的70%,水源充足。年平均降水量為881.3-1087.5毫米,全年降水量的2/3集中在夏季,其中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是該區暴雨集中期。

水文

丹東地區江河密布,主要有鴨綠江水系、大洋河水系和沿海水系。全地區2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944條,其中流域面積超過4983平方公里的大江、大河4條,即鴨綠江、渾江、靉河、大洋河。

地形地貌

丹東綠江風景

丹東地區是遼東山地丘陵的一部分,屬長白山脈向西南延伸的支脈或余脈。地勢由東北向西南逐漸降低。按高度和地形特徵,可劃分為北部中低山區、南部丘陵區、南緣沿海平原區3類規模較大的地貌單元。其中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局部還有階地、盆地、台地等小型地貌單元。

丹東市屬丘陵地帶,地勢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占72.4%,平原谷地面積占14.6%,水域占8.7%,其他占4.3%。自然概貌可概括為"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莊園";寬甸和鳳城北部地勢最高 ,平均海拔500米左右,有千米以上山峰14座,最高峰花脖山,海拔1336.1米;鳳城中南部以及東港北部平均海拔300米—500米,丹東市城市區和東港中南部地勢最低,海拔多在20米以上,最低處海拔在2米以下。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丹東是遼寧省礦產資源大市,地質構造複雜,成礦條件優越,礦種多,分布廣,儲量豐富。現發現礦產63種,已開發利用的45種。已基本探明儲量的礦產地712處,其中大型礦床16處,中型礦床27處,

小型礦床及礦化點669處。主要金屬礦產有金、鉛、鋅、銅等,主要非金屬礦產有硼、菱鎂、大理石、紅柱石、高嶺土等。其中,硼礦探明儲量達3億多噸,占中國固體硼礦儲量的80%左右;菱鎂礦遠景

儲量和開採量在國內都占有重要地位;高嶺土、大理石、紅柱石等礦儲量豐富。

硼礦是全國的優勢礦產,保有B2O3儲量占全省的97.3%,占全國的56.4%。金、銀、鉛鋅、水鎂石、飾面石材等五種礦產是遼寧省的優勢礦產,金和水鎂石的儲量和開採量占遼寧省首位。

植物資源

丹東地區林業資源豐富,是遼寧省重要林業基地之一。森林主要分布在該區北部。丹東的森林處於長白山和華北兩大植物群落的過度帶上,兩大植物群落的木本植物交替混生。長白植物群落的木本植物

代表種有紅松、沙松、紫杉、蒙古柞,華北植物群落的木本植物代表種有赤松、油松、麻櫟、遼東櫟、板栗、臭椿等。

這些森林木本植物群落在自然和人為因素的作用下,逐漸由紅松柞木林逆演變為柞木雜木林,形成天然次生林。林木類型多為純柞林或與樺、山楊、色樹、榆樹、花曲柳等混生闊葉雜木林型。全境森林

覆蓋率達61%,木材蓄積量3500萬立米,居遼寧省首位,是遼寧東南部的天然屏障,丹東市的野生植物種類眾多,分布很廣,是國際市場的暢銷商品。

據統計,丹東市有林地面積1397萬畝,其中用材林818萬畝,經濟林421萬畝,防護林102萬畝,薪炭林47萬畝。在有林面積中,人工林面積166萬畝,天然林面積810萬畝。按權屬分,國有林64萬畝,集

體林855萬畝,個人林52萬畝。丹東市活立木蓄積量為351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61.6%。

水資源

丹東市河流眾多,總經流量93.6億立方米,丹東市水資源總是達90.3億立米,取水量8.6億立方米;水質優良,水的總硬度,PH值,生物原生質和透明度都優於國際標準;人均占有水量3968立方米,是

遼寧省人均占有水量的4倍,人均水量是全國人均水量的1.5倍,為發展工農業生產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丹東地區水資源充沛,水質優良,位居遼寧省之首。該地區不僅有充足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而且還有豐富的地熱溫泉和礦泉水資源。

丹東地區的主要水源為鴨綠江與瑗河,不僅水量充沛,且天然水質優良,屬於重碳酸鹽及碳酸鹽的中性水,PH值為7.5左右,水質硬度低,年平均總硬度小於50毫克/升,氯化物含量一般在50毫克/升以

下。除鴨綠江接近入海口處由於受海潮頂托影響。氯化物含量達300-400毫克/升,年平均氯離子總量為100-200毫克/升。

此外,生物原生質含量、透明度等指標適中,是發展造紙、食品、紡織等工業及生活用水的理想水源。全地區地下水除東港市丹大(丹東至大連)公路以南沿海一帶受海水倒灌影響,礦化度大於1克/升

外,其他地區的地下水均屬於重碳酸鈣鈉型,為優質淡水。

海洋資源

丹東市江海岸線長328.9公里,其中海岸線長93.3公里,(不含島嶼線長32.5公里)。海洋國土面積3,500平方公里(525萬畝),10米等深線以內海域180萬畝,潮間帶灘涂面積36.3萬畝,潮間帶以上可

供養蝦12萬畝,種植蘆葦面積27萬畝。丹東市江岸線長235.6公里,境內大小河流1,600多條。

動物資源

1、海洋生物資源

丹東夜景

丹東沿海海洋生物種類繁多,可分為游泳生物、浮游生物和底棲生物三大類。沿海的游泳生物主要有脊椎動物魚類82種,甲殼動物蝦類19種,軟體動物貝類41種和藻類2種。已發現近海魚類有黃花魚、

鮁魚、台巴魚、同樂魚、帶魚、牙片魚;甲殼類有中國對蝦、脊尾白蝦、鷹爪糙蝦、中國毛蝦;底棲軟體動物有托氏昌螺、扁玉螺、寬玉螺、脈紅螺、香螺、李氏筍螺、泥螺、毛蚶、魁蚶、泥

蚶、紫貽貝、密鱗牡蠣、長牡蠣、近江牡蠣、褶牡蠣、日本鏡蛤、文蛤、 青蛤、 蛤仔、四角蛤蜊、 中國蛤蜊、大竹蟶、長竹蟶、短蛸、長蛸、金烏賊、日本槍馬賊。這些水產品是丹東沿海常見的

枉息範圍廣、生長較快、品質上乘的海水生物資源。

2、淡水生物資源

丹東全地區淡水魚類有70餘種,其中鯉魚、鰱魚、草魚、鱅魚四大家魚是主要養殖品種。搭配品種有鯽魚、重唇魚、池沼公魚、團頭魴等。

人口民族

人口

2019年,年末總人口232.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06.8萬人。總人口中,男性人口116.1萬人,女性人口116.8萬人;男女人口比例99.4:100。全年遷入人口0.8萬人,遷出人口1.53萬人,人口出生率

6.11‰,死亡率8.01‰,人口自然增長率-1.90‰。

2019年,根據省統計局反饋,年末常住人口23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57.9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為66.3%;鄉村人口80.1萬人,占33.7%。

民族

丹東市是個多民族聚居地區,有漢族、滿族、蒙古族、回族、朝鮮族、錫伯族等29個民族,除漢族外的少數民族中,滿族人口最多,主要集中在鳳城市,寬甸滿族自治縣的鎮(鄉)和東港市的合隆滿族

鎮;蒙古族主要集中在鳳城的大堡蒙古族鎮;回族主要居住在丹東市城市區和各縣(市)城鎮;朝鮮族主要分布在丹東市城市區,寬甸滿族自治縣沿鴨綠江地區和鳳城、東港兩市農村;錫伯族主要集中

在鳳城市西南部,具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

政府領導

職務 姓名 市委委員、常委、書記 裴偉東 市委委員、常委、副書記,市政府黨組書記、市長 張淑萍 市委常委、市委副書記 李剛 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 韓彤 市政府副市長 林勝鴻、楊樹 市委常委、市政法委書記 馬延春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焦萬偉

友好城市

國外友好城市 國外合作城市 美國威爾明頓 1987年4月 韓國仁川市 1992年8月 英國唐卡斯特 1991年10月 日本上越市 1996年9月 日本德島市 1991年10月 韓國順天市 2003年2月 俄羅斯阿斯特拉罕 1993年7月 南非馬克哈多市 2003年3月 韓國議政府市 1997年11月 韓國群山市 2009年9月 法國巴黎市 2008年11月

國內友好城市

廣東佛山市 1984年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三師 2001年 新疆喀什地區 1986年 江蘇鹽城市 2003年 四川樂山市 1987年 山東威海市 2003年 湖北荊州市 1989年 湖北襄陽市 2004年 福建廈門市 1991年 河南安陽市 2004年 內蒙古哲里木盟 1997年 吉林梅河口市 2006年 內蒙古通遼市 1997年 吉林通化市 2008年 江西鷹潭市 2001年 黑龍江伊春市 2011年 廣東汕頭市 2001年 參考資料來源

經濟

綜述

丹東儀表產業園

2019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6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5.2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192億元,下降2.3%;第三產業增加值430.8億元,增長3.5%。

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8.9:25.0:56.1。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2256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3%,按年均匯率折算為4637.9美元。

第一產業=

2019年,全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50.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5%。其中,農業增加值56.5億元,增長6.5%;林業增加值3.5億元,下降40.6%;畜牧業增加值24.8億元,增長13.8%;漁業增加值60.4億元,增長2.3%;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5.5億元,增長4.0%。

2019年,全年農作物播種總面積20.9萬公頃,比上年下降0.2%。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7.9萬公頃,經濟作物播種面積3.0萬公頃,糧經作物種植面積比例85.6:14.4。

2019年,全年糧食總產量113.7萬噸,比上年增加7.3萬噸,增長6.9%,創歷史最好水平,繼2015年後,連續五年跨越100萬噸的台階。其中,玉米產量70.0萬噸,增長15.2%;稻穀產量40.0萬噸,下降

4.6%。經濟作物中,油料產量1.4萬噸,下降1.8%;烤煙產量0.6萬噸,下降3.7%;水果(含瓜果類)產量46.3萬噸,增長38.7%;蔬菜及食用菌產量68.0萬噸,下降9.4%;草莓產量17.8萬噸,增長

16.6%;柞蠶繭產量2萬噸,增長0.1%;板栗產量11.6萬噸,增長4.0%。

2019年,全年肉類總產量24.5萬噸,比上年增長12.5%。其中,豬肉產量3.5萬噸,下降13.5%;牛羊肉產量0.5萬噸,下降0.2%;禽肉產量20.6萬噸,增長19.1%。全年禽蛋產量13.4萬噸,增長4.7%。其

中,雞蛋產量12.8萬噸,增長3.6%。奶類產量3.3萬噸,增長20.1%。其中,牛奶產量3.2萬噸,增長20.8%。豬年末存欄41.8萬頭,下降1.5%;牛年末存欄5.7萬頭,增長15.5%;羊年末存欄23.3萬隻,下

降4%;家禽存欄3409.1萬隻,增長15.9%;大牲畜年末存欄6.9萬頭,增長9.5%。

2019年,全年水產品產量60.7萬噸,增長1%。其中,淡水產品產量12.6萬噸,增長2.8%;海水產品產量48.1萬噸,增長0.4%。

2019年,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149.8萬千瓦,拖拉機擁有量4.9萬台。

第二產業

2019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3.5%。工業用電量70.2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7%。年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45戶。

2019年,在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中,國有企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集體企業增加值下降17.4%;股份制企業增加值下降3.8%;外商及港澳台企業增加值下降2.1%;其他類型企業增加值下降10.2%。其中,

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總量78.2%。

2019年,全市涉及的35個行業大類中,共有15個保持增長,增長面為42.9%。其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4.1%,總量居全市首位,占全市的12.9%;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增長4.9%,總

量居全市第二位,占全市的11.8%;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增長7.3%,總量居全市第三位,占全市的10%。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中,冷凍水產品產量12.2萬噸,比上年增長7.1%;生

產服裝3914萬件,增長40%;生產飼料50.7萬噸,增長19%;石墨及碳素製品14.9萬噸,增長8.8%;電子元件44910萬件,下降8%;金屬切削機床762台,增長9.5%;汽車1.9萬輛,下降32.1%;焦炭45.4萬

噸,下降7.5%。

2019年,年末規模以上工業資產總計756.9億元,負債總計464.7億元,資產負債率61.4%。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79.7億元,比上年下降6.4%;利潤總額27.1億元,下降20.2%;虧損企業虧損額9.9億元,增

長10.9%;工業產品產銷率為97.6%;完成出口交貨值61.9億元,下降8.4%。成本費用利潤率6%。

2019年,全市具有資質等級以上建築業企業244戶,全年完成建築業總產值87.6億元,比上年下降21.8%。其中,建築工程產值76.7億元,下降25.9%;安裝工程產值9.1億元,增長82%。具有建築業資質

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共簽訂工程合同額108億元,下降34.1%;房屋施工面積299萬平方米,下降14.1%。

第三產業

固定資產投資

2019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9.8%。其中,建設項目下降3.1%;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32.6%。

2019年,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79.4%;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3.7%,其中工業投資增長21.2%;第三產業投資增長4%。三次產業投資構成比為6.9:28.3:64.8。

2019年,從投資規模看,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建設項目487個,當年竣工投產項目342個。其中,億元以上建設項目108個,占全部建設項目個數的22.2%,實現投資比上年下降20%,占全部建設項目投資額

的51%。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27個,占全部新開工項目個數的8.9%,實現投資增長1.4倍。重大項目中,東港市城市內河綜合治理工程、鳳城老窖酒業有限責任公司搬遷改造項目、丹東新區新建排水管網

等項目相繼開工建設。

2019年,從經濟類型看,國有經濟投資比上年增長14.3%;非國有經濟投資增長9%。在非國有經濟投資中,民間投資增長6.6%,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78.5%。

2019年,在房地產開發投資中,住宅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32.6%。房屋施工面積1356.2萬平方米,增長6.3%,其中,住宅施工面積1056.6萬平方米,增長6.2%。房屋竣工面積61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

43.6%,其中,住宅竣工面積50.5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9.2%。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180.2萬平方米,下降22.4%。商品房銷售額96.8億元,下降21.5%。年末,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積186萬平方米。

國內貿易

2019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7.3%。分經營地看,城鎮零售額增長7%;鄉村零售額增長9.4%。分規模看,限額以上零售額增長0.1%;限額以下零售額增長8.7%。分消費類型看,商品零售

額增長7.1%;餐飲收入額增長9.8%。

2019年,在236家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單位零售類值中,石油及製品類零售額26.6億元,比上年下降2%;汽車類零售額14.3億元,下降12.8%;服裝、鞋帽、針織品類零售額9.3億元,下降9.4%;糧油、

食品類零售額6億元,增長18.3%;飲料類零售額0.8億元,增長6.6%;煙酒類零售額1.4億元,增長12.9%;文化辦公用品類零售額1.8億元,增長1.8%;金銀珠寶類零售額1.8億元,增長9.8%;中西藥品

類零售額2億元,增長21.4%;建築及裝潢材料類零售額0.3億元,下降14.2%;化妝品類零售額1.2億元,增長9.7%。

對外經濟貿易

2019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154.2億元,占全省比重2.1%,比上年增長3.6%。其中,出口總額132.3億元,占全省比重4.2%,增長3.9%;進口總額21.9億元,占全省比重0.5%,增長1.7%。

2019年,在出口總額中,分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出口84.8億元,增長1.7%;來料加工裝配貿易出口17.8億元,增長26.9%;邊境小額貿易(邊民互市貿易除外)出口15.3億元,增長23%;進料加工貿易

出口12.8億元,增長1.3%;保稅倉庫進出境貨物出口1.6億元,增長1%。分商品類型看,機電設備出口28.9億元,紡織原料及紡織製品出口21.1億元,塑料、橡膠及其製品出口9.7億元,化工產品出口

6.5億元,植物產品出口5.1億元。

2019年,全市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3527萬美元,增長1.6倍。全年實有三資企業投資總額151.6萬美元,年末實有三資企業實有386家。

2019年,全年引進內資項目到位資金247.6億元。

旅遊

2019年,全市接待國內遊客比上年增長12.2%,接待入境遊客增長2.2%,創匯增長0.2%,旅遊總收入增長15.3%。

2019年,年末全市共有A級旅遊景區27處,其中,4A級景區9處,3A級景區17處,1A級1處。全市共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3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處、省級自然保護區1處,國家級森林公園1處、省級森林

公園5處。全市擁有星級飯店34家,旅行社119家。

市場價格

2019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上年上漲2.4%。八大類商品呈「七漲一降」態勢。分類別看,食品煙酒類價格上漲幅度最大,上漲6.4%;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居第二位,上漲3.9%;其他用

品和服務類、衣着類、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居住類和醫療保健類、分別上漲3.6%、2.2%、0.7%、0.2%和0.1%;唯一下降的類別為交通和通信類,下降2.4%。

2019年,全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比上年增長3.3%;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與上年持平。

財政稅收

2019年,全年全口徑稅收收入90.5億元,比上年下降7.8%。

2019年,據快報數統計,全年全口徑財政收入144.1億元,比上年增長10.6%。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75.1億元,增長2.4%。在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完成49.9億元,下降7.6%,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66.4%。其中,增值稅稅收收入19.8億元,下降13.5%;企業所得稅8.7億元,增長3.7%;個人所得稅1.4億元,下降35.2%;資源稅1.1億元,增長12.8%。非稅性收入完成25.2億元,增長29.9%。

2019年,全年財政支出264.5億元,比上年增長13.5%。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35.1億元,增長8.8%。在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0億元,增長12.7%;公共安全支出11.6億元,增長3.4%;教育支出29.5億元,增長4.7%;科學技術支出0.7億元,下降29.9%;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64.1億元,下降3.4%;衛生健康支出17.7億元,增長16.5%;農林水事務支出30.3億元,增長9.5%;城鄉社區支出20.6億元,增長41.6%。

金融、證券和保險

2019年,全年金融業實現增加值82.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6.2%,占GDP的比重為10.7%,占服務業比重為19%。2019年,全市金融業稅收基本穩定,實現納稅10.4億元,占全市比重9.9%。其中,銀行業稅收8.1億元,證券業稅收572萬元,保險業稅收2億元。

2019年末,銀行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2344.9億元,比上年增長8.9%,其中住戶存款大幅增長,比年初增加219億元,企業、機關團體和財政性存款下降較多,財政性存款餘額4.9億元,比年初減少3.8億元。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1360億元,增長2.4%,比年初增加29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685.1億元,比年初增加14.9億元,增長2.3%。

2019年,全市上市(掛牌)企業10戶,主板1戶,新三板2戶,上股交4戶、遼股交3戶。3戶企業推薦進入省重點上市後備企業庫。

2019年,全市金融(類金融)機構共有191家,其中:銀行機構28家、保險公司46家(財險20家、人險26家)、證券公司營業部16家、小貸公司34家、擔保機構26家、典當公司29家、融資租賃公司11家、基金公司1家;分支網點近800個,其中銀行機構網點652個、從業人員9119人,基本實現村鎮(鄉)全覆蓋。

2019年,年末全社會保險承保額10926.3億元,比上年增長36.3%。其中,財產險保額7038.3億元,增長35.7%;人身險保額3887.9億元,增長37.3%。全年財產險和人身險總計實現保費收入50.9億元,下降1.7%。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3.3億元,增長7.8%;人身險保費收入37.7億元,下降4.7%。全地區保險理賠支出金額14.9億元,下降8.6%。其中,財產險賠付支出7.1億元,下降1.2%;人身險賠付支出7.8億元,下降14.4%。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2019年,全年受理髮明專利申請453件,授權發明專利98件,全市擁有有效發明專利904件,同比增長5.6%。全市已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82家,其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0家,同比增長25%。技術合同成交額5.2億元,同比增長16.8%。

教育事業

2019年,年末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889所,擁有教職工28128人,其中專任教師22585人。全年共有在校學生266117人,其中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29158人,普通高中在校生36878人,初中在校生49642

人,小學在校生84423人,幼兒園在校生46429人,成人高等學校在校生3125人,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15501人,工讀學校在校生81人,特殊教育學校在校生790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小學升學率

100%,初中升學率(普高)71.1%。

本科院校 遼東學院

專科院校 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遼寧地質工程職業學院

省示範性高中 丹東市第二中學 丹東市第一中學 丹東市第四中學 東港市第一中學

東港市第二中學 東港市第三中學 鳳城市第一中學 寬甸縣第一中學

文化事業

2019年,年末全市擁有文化、文物事業機構112個。其中,文化事業機構104個,文物事業機構8個。文化事業機構中,藝術表演團體1個,藝術表演場所1個,公共圖書館7個,群眾藝術館1個,文化館8個,文化站85個,其他文化事業機構2個。

2019年,年末全市廣播電台擁有中短波轉播發射台5座,調頻轉播發射台6座,廣播電台自辦節目6套,全年播出時間36340小時,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8.7%。全市有電視轉播發射台6座,電視台自辦節目7套,電視全年播出時間46298小時。有線廣播電視轉播幹線網絡總長7230公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8.7%。

醫療衛生

2019年,年末全市共有各類衛生機構1645個。其中,醫院53個,衛生院79個,婦幼保健院(所)5個,專科疾病防治院3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8個。全市各類衛生機構擁有床位(以下均為實有床位數)17853張,比上年下降1.9%。其中,醫院13560張,下降1%;衛生院3660張,下降1.9%。全市共有衛生技術人員14722人,比上年增長0.6%。其中,執業醫師5333人,增長4.2%;助理醫師886人,增長12.2%;註冊護士6246人,下降0.4%。全市共設置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2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5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街道覆蓋率100%,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城市人口覆蓋率100%。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3.2萬人,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15.7萬人。

體育事業

2019年,全年參加省以上競賽34次,奪得省以上獎牌273枚。其中金牌128枚,銀牌57枚,銅牌88枚。舉辦縣級各項單項比賽25項次。承辦國家級賽事3項,省級賽事8項,舉辦市級群眾健身活動28項。在鄉鎮和社區新安放健身路徑55套。

郵電通信

2019年,全年郵電業務總量116.2億元。其中,郵政業務總量7.7億元。函件97.2萬件,訂銷報紙累計份數1972萬份,訂銷雜誌累計份數114萬份。全年規模以上快遞企業運送快遞2646.9萬件,其中同城409.1萬件,異地2235.4萬件,國際及港澳台2.4萬件;實現業務收入3.7億元。城鄉固定電話用戶45.6萬戶,下降8.3%。年末移動電話用戶227.5萬戶,下降1.3%。年末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72.1萬戶,增長5.7%。

社會保障

2019年,全年城鎮實名登記失業人員2237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5%,比上年回落0.16個百分點。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7183人。征繳失業保險基金0.97億元,增長1.5%;支出失業保險基金0.92億元,增長69.1%。

2019年,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10.4萬人,比上年增長0.6%。其中,在職參保人數56.9萬人,下降0.6%;離退休參保人數53.4萬人,增長1.8%。全年征繳養老保險費53.1億元,比上年增長15.7%。全年發放養老金147.1億元,增長3.6%。發放養老金離退休人數53.4萬人,增長1.8%。

2019年,全年城鎮職工征繳醫療保險基金19億元,比上年增長6.9%;支出醫療保險基金16.8億元,下降2%。全年城鎮居民征繳醫保基金2.3億元,增長62.1%;支出醫保基金1.5億元,增長16.2%。

2019年,全市擁有各類福利院128個,共有床位8056張,收養各類福利人員5032人。全市城鎮建立社區服務中心193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5億元,直接接受社會捐贈611.8萬元。

2019年,全市城鄉共有低保戶4.5萬戶,比上年減少6.4%。其中,城鎮享受低保待遇的有1.5萬戶,農村享受低保戶待遇的有3萬戶。全年城鄉享受低保待遇人數6.5萬人,減少9.7%。其中,城鎮享受低保待遇人數2.2萬人,農村享受低保待遇人數4.3萬人。全年共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9億元,增加9.4%。其中,城鎮發放保障金1.5億元,增長5.8%;農村發放保障金1.5億元,增長13.2%。全年緊急轉移安置3864人,應急物資和受災群眾生活救助等支出243.2萬元。

2019年,全市穩定脫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63戶2055人。其中,寬甸縣脫貧637戶1542人,鳳城市脫貧158戶356人,東港市脫貧64戶150人,元寶區脫貧3戶5人,高新區脫貧1戶2人。按現行貧困標準,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末的5.78%下降至目前的0.02%。

2020年2月12日,被民政部和財政部共同確定為第五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

人民生活

2019年,全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94元,比上年增長7.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6%;全年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4元,比上年增長9.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2%。

能源

2019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234.8萬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1.8%,其中六大高耗能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202.6萬噸標準煤,下降0.4%。

2019年,年末丹東市區城市道路總長度393.72公里,道路總面積873.42萬平方米。全地區城市公共汽車運營車輛975輛,運營線路150條(含支線),運營線路總長度3212.85公里;市內城市公共汽車運

營車輛692輛,運營線路86條(含支線),運營線路總長度1769.3公里。

2019年,全市城市自來水管長度974公里,全年供水總量6181萬噸,比上年下降1.5%;用水普及率100%。人工煤氣供氣管道長度542.9公里,煤氣供氣總量4259.2萬立方米,下降5%;天然氣管道長度

249.2公里,天然氣供氣總量1313.3萬立方米,增長19%;城市石油液化氣供氣總量6100噸,下降29.1%。煤氣用戶25.8萬戶,天然氣用戶8.2萬戶,液化氣用戶2.2萬戶。

環境保護

2019年,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39天,比上年增加10天,空氣質量達到及好於二級的比例為92.9%。可吸入細顆粒物(PM2.5)濃度年均值32微克/立方米,同比增長10.3%;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年均值55微克/立方米,增長12.2%。

交通

綜述 丹東具有沿江、沿海、沿邊「三沿」優勢,與朝鮮半島有300公里的邊境線。鐵路方面,丹東距平壤220公里,距首爾420公里,是連接日本下關、韓國首爾、朝鮮平壤、中國北京和俄羅斯莫斯科的歐亞鐵路大動脈的重要組成部分。

丹東港距韓國的仁川港僅245海里,是聯結韓國、日本十分便利的海上通道。

2019年,全年公路貨運量7462萬噸,比上年增長3%;鐵路貨運量1775.1萬噸,增長11.3%;水運貨運量338.1萬噸,增長33.4%;民航貨運量0.07萬噸,增長50.9%。全年公路客運量3618萬人,下降2.4%;鐵路丹東站旅客發送量495.1萬人,增長2.6%;水運客運量45.3萬人,下降44.7%;民航客運量25.9萬人,增長2.1倍。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5669萬噸,下降43.7%。集裝箱39.8萬標箱,下降56.2%。

2019年,丹東機場2019年共有在飛航線7條,分別為丹東-北京航線、丹東-上海(浦東)-深圳航線、丹東-青島-上海(虹橋)航線、丹東-煙臺-上海(虹橋),丹東-揚州-麗江航線,丹東-青島航線,丹東-煙臺-溫州航線,共7條國內航線。機場全年航班起降架次為2024架次,比上年增長1.9倍;機場旅客吞吐量25.9萬人次,增長2.1倍(受機場改擴建施工影響,2018年5月20日至2019年1月29日期間停航)。

2019年,年末全市公路通車裡程983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60公里,高級及次高級公路總里程7787公里。年末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34.7萬輛,比上年增長9.8%。其中,載客汽車28.7萬輛,載貨汽車5.6萬輛,其它汽車0.4萬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汽車總量中,私人汽車保有量30.7萬輛,比上年增長10.8%。年末汽車駕駛員68.8萬人,比上年增長14.7%。[1]

鐵路

丹東境內有鐵路線260公里,主要有瀋丹鐵路、丹大快鐵、鳳上鐵路、丹通鐵路和灌賽線五條鐵路,丹東站是瀋丹鐵路的終點站,經鴨綠江大橋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鐵路相接,北京──平壤、

莫斯科──平壤的國際聯運列車,經丹東出入國境。

瀋丹客運專線於2015年8月31日正式通車,正線全長207.3公里,設計運行時長53分鐘,加上經停6個站點的時間,從瀋陽到丹東大約1小時20分鐘左右。

丹大快速鐵路於2015年12月17日正式通車,全線總長292公里,是以客運為主、兼顧貨運的快速鐵路幹線。設計時速200km/h,運行時長1小時30分鐘。

公路

2007年,丹東被正式確定為國家區域性公路運輸樞紐城市,國家二類公路主樞紐城市。以丹東客運站為中心,下設鳳城、寬甸、東港、孤山、通遠堡、灌水等24個客運站。客運站全部達到交通部頒布的

二級以上客運站標準,其中丹東、東港、鳳城達到一級站標準。市區兩市一縣70多個鄉鎮85%的鄉村通了客車,丹東客運站還有直達大連、營口、鞍山、桓仁、通化、北京、哈爾濱、錦州等20多個城市

的長途客運班車。丹東現擁有瀋丹高速公路、鶴大高速公路、丹錫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

丹東公路局養護公路里程為3851公里。其中國級公路392公里;省級公路376公里,縣級公路1048公里;鄉級公路2019公里;專用公路19公里。瀋陽至丹高速公路於2002年8月26日全線開通。丹東至大連

高速公路於2005年9月28日全線開通。丹東至通化的高速公路也在計劃修建中。丹東是丹拉高速公路起始點。

2017年,年末全市公路通車裡程9800.6公里,比上年增長0.9%。其中,高速公路342.8公里;高級次高級公路6494.7公里,增長2.6%。年末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28.14萬輛,比上年增長12.1%。其中,載

客汽車22.78萬輛,載貨汽車4.99萬輛,其它汽車0.36萬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汽車總量中,私人汽車保有量24.24萬輛,比上年增長14.1%。年末摩托車12.27萬輛,其中普通摩托車12.15萬

輛,輕便摩托車0.11萬輛。年末汽車駕駛員58.52萬人,比上年增長6.6%。

海運

丹東港 丹東港是中國海岸線最北端的深水不凍港,與東北東部鐵路相連,輻射13個城市、40多個縣的3000多萬人口,糧食、煤炭、礦石、鋼材等大宗商品在此下海轉運,推動了東北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

丹東港目前有三個港區,分別為大東港區、浪頭港區和海洋紅港區(備用港區)。現有生產性泊位50餘個,擁有糧食、礦石、煤炭、油品、集裝箱、客滾、散雜、通用等專用泊位和配套的專業化、自動

化裝卸系統及貨物存放庫場等現代化設施,泊位最大接卸能力30萬噸,港口年綜合吞吐能力達2億噸。目前已與日本、韓國、俄羅斯、美國、巴西、印度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90多個港口開通了散雜

貨、集裝箱、客運航線。

民航

丹東浪頭國際機場位于丹東市西南郊浪頭鎮,為4E級機場。始建於1985年,隸屬於遼寧省機場管理集團公司管理。可起降波音737、波音757、波音767、麥道90、空客A320、TU154等大中型客機。

丹東浪頭國際機場

丹東浪頭國際機場先後開通了丹東至北京、上海、深圳、三亞、瀋陽、廣州、大連、哈爾濱、長春、延吉、成都、秦皇島、青島等大中城市的空中航線。

2017年,丹東機場全年共有在飛航線6條,分別為丹東-北京航線、丹東-上海(浦東)-深圳航線、丹東-青島-上海(虹橋)航線、丹東-煙臺-上海(虹橋)、丹東-天津航線及丹東-平壤國際臨時客運包機航線,共5條國內航線、1條國際航線。機場全年航班起降架次為1872架次,比上年下降15.8 %。

快速公交

2015年,丹東市啟動新老城區之間BRT一號線項目。該項目起于丹東新區客運站,止於遼東學院,線路全長22.1公里。

全線設置始發站一個,位於新區客運站內;中心樞紐站一個,位於老城區火車站廣場,錦山大街與十緯路交匯處,該站的建成屆時將為城市中心區提供快捷便利的公共交通轉乘的樞紐站。

文化藝術

曲藝

丹東單鼓

丹東單鼓是一種廣泛流傳於遼寧省寬甸、鳳城與東港等地的傳統民間風俗活動,俗稱為「燒香」,是極具遼寧地域文化特色的一種典型的文化藝術。單鼓分為「民香」和「旗香」,漢族的稱為「民香」,而滿族漢軍旗人的則稱為「旗香」。丹東單鼓最早可追溯到女真人時期的薩滿跳神活動,距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

單鼓多在農閒時節表演,通常會有數十乃至上百名群眾自發地聚集到一起,參加或是欣賞這種民間傳統的風俗活動。丹東單鼓以說唱結合為最基本的表現方式,有着載歌載舞的突出藝術特點。丹東單鼓與東北民歌、大鼓、二人轉等多種本土藝術形式互相影響,因此保護單鼓藝術,對發揚中國優秀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民俗

鼓樂在遼寧省的丹東地區廣為流傳,至今最少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在《安東縣誌·婚禮》、《鳳城縣誌·喪葬》以及《鳳城縣誌·歲事》等丹東地區早年的縣誌之中,都有關於其的記載。丹東鼓樂在當地俗稱為「鼓吹樂」,器樂的名目繁多,曲牌更是多種多樣,是以民族管樂器以及打擊樂器為主的一種傳統的器樂演奏形式,歷年以來一直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

每逢過年過節或是婚喪嫁娶等特殊日子,這裡的老百姓大多會請上一個鼓樂班子,至今已經發展成為一種習俗。丹東鼓樂大致可分為以嗩吶為主奏樂器的「嗩吶樂」以及以管子為主奏樂器的「笙管樂」等兩大類。丹東鼓樂對丹東民間音樂發展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一種非常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2]

風景名勝

綜述

綠江公園

丹東旅遊資源占地面積1500平方公里,占丹東市國土面積的10%。境內江、河、湖、海、山、泉、林、島等自然景觀開發形成國家、省級以上旅遊風景區、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24處。中朝界河鴨綠江

流經丹東210公里,沿途6大景區、100多個景點構成一幅獨具風情的邊陲畫卷和蔚為壯觀的鴨綠江百里文化旅遊長廊。作為國家特許經營赴朝旅遊的城市,丹東依託境內鴨綠江、虎山長城、鳳凰山、五

龍山、天華山、黃椅山、大孤山、天橋溝、青山溝、蒲石河、玉龍湖、大鹿島、獐島等景區景點,與瀋陽、大連構成遼寧旅遊的"金三角"。

景區

錦江山春色

鴨綠江風景名勝區

鴨綠江風景名勝區,位於遼寧省丹東市鴨綠江下游渾江口至江海分界處的大東港之間。陳運和詩《鴨綠江與丹東》憶歷史:「甲午風雲的殘留,抗美援朝的怒吼,仍被記錄在黃海波濤,仍被講述在鴨綠江口。」鴨綠江為中朝兩國界河,源出吉林省中朝邊境長白山主峰白雲峰,西南流至丹東市東港市境入海。全長795公里,景區段210公里 ,面積約400平方公里,分水豐湖、太平灣、虎山、鴨綠江大橋、東港等5個景區。

錦江山公園

丹東月亮島

錦江山公園是丹東最大的綜合性公園,位於市區北部的錦江山南坡,南距鴨綠江岸1.8公里;錦江山公園占地面積91.06公頃,始建於1916年,原名鎮江山公園,1965年改為現名,是東北八大景之一。富

有民族特色的牌坊式公園大門屹立在入口處,公園大門始建於1924年,原為木結構,1935年改建成混凝土結構,1959年改建為具有民族風格的牌坊。它長34米,高17米,總建築面積為396.7平方米。

虎山長城

月亮島

月亮島是中朝界河——鴨綠江上一個面積為13.4萬平方米的美麗小島,南北長約1300米,東西寬為200米,距中國一側遼寧丹東市約200米,距朝鮮一側新義洲市約600米。

虎山長城

虎山長城是中國明長城東端起點。位於距丹東市20公里處,南臨中朝界河鴨綠江,隔江與朝鮮的於赤島和古城義洲相望。

據考古專家考證,虎山長城大約始建於500多年前的明成化五年,即公元1469年。上世紀90年代初,經羅哲文等一大批長城專家學者實地考察認定為萬里長城東端起點,這一發現使中國萬里長城延長了1000多公里,使教科書中的傳統說法得以改寫,並認定其為明代萬里長城的東端起點。長城以虎山長城為起點,經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西、陝西、寧夏、最後抵甘肅嘉峪關。

五龍山

五龍山坐落于丹東市區北郊地處丹東市振安區與鳳城市交界地帶,總面積56.53平方公里。丹東五龍山風景區包括五龍山和五龍背溫泉,位于丹東西北25公里的五龍背鎮。面積64平方公里,已開發面積5平方公里。

鳳凰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鳳凰山位于丹東市西北60公里,距鳳城市區東南3公里處,是一個融自然美與人文美於一身的山嶽型風景名勝旅遊區。古為「遼寧第一名山」,清列奉天省四大名山之一,現被稱為「國門名山」,「萬里長城第一名山」,「中國曆險名山」。

鳳凰山

1994年1月10日,鳳凰山被國務院批准列入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6年6月鳳凰山總體規劃經國務院同意、建設部批准實施,1997年鳳凰山古城景區被國務院批准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橋溝國家級森林公園

天橋溝國家級森林公園是國家AAAA級風景旅遊區,「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五星示範區」,「全國十佳遊客滿意度風景名勝區」,系遼寧省「十佳森林公園」和「國防教育基地」位於遼寧省寬甸縣滿族自治縣境內,屬長白山脈老嶺支脈,距寬甸縣城59公里,距丹東市155公里,距離瀋陽市220公里。西與本溪縣毗鄰,北與恆仁縣接壤,素有「一山望三縣」之美譽。占地面積4000多公頃,森林覆蓋率96%。

抗美援朝紀念館

抗美援朝紀念館位於遼寧省丹東市,丹東市錦江大街68號。始建於1958年,郭沫若題寫了館名。1993年7月27日,即朝鮮停戰協定簽字40周年落成開館。總占地面積1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3790平方

米。陳列內容分為抗美援朝戰爭館、抗美援朝運動館、中朝人民友誼館、英雄模範烈士館四大部分。

當地名人

政商人物 周桓(1909—1993),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八大中央候補委員、瀋陽軍區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沙克(1907—1994),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訓練部副部長,軍訓部部長,空軍學院副院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孫國相,中國共產黨盤錦市委書記。

邵宇(1919—1992),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歷任任《人民畫報》總編輯,《人民日報》美術組組長,人民美術出版社社長、總編輯,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書記處

書記。1984年兼任《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出版委員會主任,1988年,任《中國美術分類全集》總編輯。1990年起任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黨組書記,人民美術出版社編審委員會主任、教授。

劉瀾波(1904——1982),原電力工業部部長兼黨組書記,並任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委,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候補中央委員,政協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李建平(1918—2004),原煤炭工業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

郭慶,東北野戰軍軍長,198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解放獎章。

王福義,中共十四大上當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范長龍,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男,漢族,1947年5月生,1968年10月參加工作,1968—1969年,遼寧省東溝縣孤山公社知青,1969年1月入伍,1969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大學學歷。曾任濟南軍區司令員,上將軍銜。

白春禮,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

劉積仁,東軟集團董事長。

蔡希有,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黨組成員、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高級經濟師。

百年人物

任國楨,最早加入中共的丹東人,1898年生於安東縣濱江村(現同興鎮變電村任家堡子)。領導了奉天學生聲援「五卅」的「六十」運動。

李春潤(1901~1933年9月14日),義勇軍第三軍團指揮

鄧鐵梅,抗日民族英雄,1946年鳳城縣政府把鳳城主要街道——市場街命名為鄧鐵梅路。

苗可秀,少年鐵血軍創始人,1946年鳳城縣政府將鳳城站前街命名為苗可秀街。

左子元,抗聯師長,1906年生於寬甸步達遠,1937年2月在與日軍作戰中英勇犧牲。

於萬利,抗聯旅長,1904年生於寬甸牛毛塢,1938年1月,在與日軍作戰中犧牲。

范東洲,民眾抗日同盟軍將士,原名范福林,1898年生於鳳城草河,1933年7月下旬,在平定堡駐防時,與地主武裝的戰鬥中犧牲。

鄧玉琢,喋血蒙冤,字溫璞,1903年生,前陽石門村鄧家堡人。1937年11月,淞滬戰役爆發,鄧部臨危受命,掩護主戰場撤退。在著名的「松江三日"中壯烈殉國。後被國民黨誣為「投敵叛變",蒙冤四十餘截。

張新生,為真理而獻身的傳奇人物,化名張惠民、王立川,1887年生。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8月被派往蘇聯進行搜集情報的技術訓練。1934年回國後在齊齊哈爾建立了情報站。1936年11月被捕犧牲。

王建極,興教濟貧的商界名人。

孫榮明,安東商會會長。

李獻廷,東邊道教育會長。

呂其恩,安東市民主政府第一任市長。

段永傑,榮獲朝鮮二級國旗勳章的市長。

文娛人物

姜春陽,國家一級作曲,代表作《江姐》、《劉四姐》、《我飛在祖國的天空》、《幸福在哪裡》

王晶華,第一屆電影藝術片「百花獎」得主,老旦演員,代表作《楊門女將》、《四郎探母》、《強項令》、《佘太君抗婚》、《金龜傳奇》、《錦車使節》

於小慧,著名女演員,《和平年代》、《情有千千劫》、《警戒線》、《榮譽》、《解放》、《周恩來在重慶》、《鄭和下西洋》等

李明啟,資深影視演員,代表作《還珠格格》、《雙面膠》、《小城往事》、《家有九鳳》

文興宇,中國著名導演,表演藝術家,代表作《我愛我家》、《城市稻草人》、《電腦之家》、《活個精神頭兒》

劉文治,著名影視、話劇演員,曾獲中國電影金雞獎的最佳男主角獎,代表作《水晶心》、《失去的歌聲》、《寒夜》、《孫中山》

句號,相聲演員 ,《俺和連長》、《關上門說》、《抗洪交響曲》、《倒爺當兵》。

馬文龍,《明天我不是羔羊》、《離婚進行時》、《小城風雲》、《烽火別戀》。

陳驍,歌手, 快樂男聲20強

聶詩沁,影視新生星 第七屆模特大賽

徐子崴,歌手,《有緣人》、《好久沒回家》、《好中國》、《中國之最》、《圍城》、《相愛的人》、《三生二世一輩子》。

谷智鑫,演員,《駱駝祥子》、《魯班大師》、《恰同學少年》、《青銅匕首》、《我是特種兵》。

孫繼堂,《開天闢地》、《巨人握手》、《趙世炎》、《孫中山》、《日出東方》

蔡飛雨,《紅樓夢》、《婚姻保衛戰》

徐大慶,《你是我上輩子的情人》、《同桌的她》、《孩兒他媽》、《姑娘好像花兒一樣》

馬一鳴,《百鳥朝鳳》、《好中國》、《幸福謠》

劉文治,《水晶心》、《失去的歌聲》、《寒夜》、《孫中山》

潘雨辰,演員,《走進重工街》《省長一家人》《井岡山》《與狼共舞》

霍政諺,演員,《勝利者》 《桃花劫》 《完美丈夫》《女人不哭》《少年包青天3》

耿寧,歌手, 歌曲《一千個輪迴》、《香帥傳奇》片尾曲、《往事如煙》、《秦淮人家》主題歌 、 央視《踏着紅軍足跡,走進青春婁底》

牛世生,著名詞作家、導演,代表作《馬大帥Ⅱ、Ⅲ》、《劉老根Ⅱ》、《炮兵少校》、《聖水湖畔》、《關東金王》

宋官林,國家京劇院院長,院黨委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中國戲曲學會理事,中國戲曲現代戲研究會副會長

尹吉男,著名藝術史學者,當代藝術評論家,中國古代書畫鑑定專家

徐伯安,中國建築歷史學家,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史學分會理事

陳禹蒙,《激情唱想》第二季冠軍 現已簽約索尼唱片

邵文杰,《激情唱響》第一季,《歡樂集結號》主持人

於曉光,內地新生代演員、音樂人、歌手,《毛岸英》《二叔》《鄂爾多斯風暴》《一門三司令》

馬麗,演員,《AA制生活》《麻花爆笑劇·夏洛特煩惱》《麻花爆笑劇·烏龍山伯爵》

黃景瑜,演員,《上癮》《半妖傾城2》

體育人物

王麗萍,2000年悉尼奧運會女子20公里競走金牌得主

唐賓,2008年北京奧運會賽艇女子四人雙槳冠軍

高麗君,中國首位世界女拳王

李娜,中國首次奪取奧運會上的擊劍團體金牌

李曉勇,前國家男籃隊員、遼寧隊員

王仕鵬,國家男籃隊員、廣東隊員

周鵬,國家男籃隊員、廣東隊員

賀天舉,國奧隊男籃隊員、遼寧隊員

孟鐸,國奧隊男籃隊員、東莞隊員

汪鑫,國家女子羽毛球隊員

城市榮譽

2018年3月,入圍第一批通過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驗收城市名單。

2018年,丹東市獲評為國家衛生城市(區)。

2018年12月21日,丹東被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列入「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城市排名

2018年9月,《2018城市文旅新引力排行榜》發布,丹東排第95位。


視頻

最美邊境 江海之城 - 中國.丹東(丹東旅遊宣傳片)上傳於 2017-02-28

2019中國丹東宗裕城評劇百花節,曹麗君演唱的評劇包公賠情〈蒙嫂娘選段〉

上傳於 2019-06-03

中國丹東城市宣傳片上傳於 2008-12-10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