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八十三集團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八十三集團軍,隸屬中部戰區陸軍,軍部駐地河南省新鄉市[1]。
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
第五十四集團軍一二七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最悠久的部隊,前身為1924年11月成立的孫中山的廣州「建國陸海軍大元帥府鐵甲車隊」(實際由中國共產黨掌握),徐成章任隊長,廖干五任黨代表,周士第任副隊長,趙自選任軍事教官,曹汝謙任政治教官。北伐戰爭中是著名的「葉挺獨立團」,贏得「鐵軍」美譽。1927年,中國共產黨以該團為基礎組織了南昌起義,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的標誌。1928年4月朱德率該部隊餘部上井岡山同毛澤東會師,後組成紅四軍。1933年6月,與紅二十二軍第六十四師整編為紅一方面軍第一軍團第二師。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1937年8月紅二師改編為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六八五團,開赴華北抗日前線,首戰為平型關戰鬥。1938年底,東進至蘇魯豫邊區,更名為八路軍蘇魯豫支隊。1940年8月編成八路軍第五縱隊第一支隊,南下華中以增援新四軍。1940年11月改成八路軍115師教導第1旅。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改為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作為新四軍軍部的機動部隊,在蘇北兩淮地區作戰。日本投降後,1945年10月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奉命挺進東北。1946年10月,編成東北民主聯軍第六縱隊第十六師。1948年1月改稱東北野戰軍第六縱隊第16師。1948年11月,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三軍第一二七師。1952年12月,一二七師在海南島進行整編改裝試點,組建一二七師炮兵團(1953年到1969年的番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第五〇七團)、戰車團(後來改稱坦克自行火炮三三二團)。1961年8月,陸軍第四十三軍撤銷,一二七師轉隸廣州軍區。1963年被確定為戰備值班師。1968年9月,歸建至重新組建的陸軍第四十三軍,坦克自行火炮三三三團由一二七師轉隸陸軍第四十七軍一四一師。1969年10月,一二七師移防中原,隨軍編入全軍戰略預備隊序列。1985年10月,整編為陸軍第五十四集團軍步兵第一二七師,執行北方甲種摩托化步兵師編制。1994年7月,一二七師被中央軍委定為全軍應急機動作戰部隊。一二七師歷史上先後湧現了朱德、林彪、粟裕、蕭克、楊成武、耿飆、楊得志、黃永勝、彭明治、吳法憲、梁興初、李作鵬、王東保、張池明等著名將領。毛澤東、陳毅、羅榮桓、聶榮臻、譚政、羅瑞卿曾先後在該部隊從事政治思想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952年,第四十五軍軍部及第一三四、一三五師和第四十四軍一三〇師進行合併,因番號問題兩軍發生爭執,後由周恩來提議,原兩軍番號同時取消,取兩軍的尾數「五」與「四」編為第五十四軍,由丁盛率領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1959年,參加西藏平叛作戰。1962年,參加中印邊境戰爭,全殲印度主力第四軍。1979年,參加對越自衛還擊作戰西線戰役。當時的一二七師師長是張萬年,後來的軍委副主席。一二七師攻占重鎮諒山,五戰五捷,擊潰了越軍主力部隊。
1985年,第五十四軍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五十四集團軍(原代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54774部隊,後代號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71521部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重裝的三個快速反應集團軍之一(另兩個為陸軍第三十八集團軍和陸軍第三十九集團軍),屬於戰略預備部隊。下轄一六〇師、一六二師和一二七師(原屬第四十三軍),坦克十一旅、一個炮兵旅和一個高炮旅,一個集團軍炮兵旅。第五十四集團軍的裝備水平僅次於第三十八集團軍。1989年曾到北京執行戒嚴任務。
201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七大軍區撤銷,成立五大戰區[2],陸軍第五十四集團軍劃歸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陸軍。
2017年4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八一大樓接見新調整組建的84個軍級單位主官,並對各單位發布訓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宣讀習近平主席簽發的中央軍委關於調整組建軍兵種部隊和省軍區系統軍級單位的命令、決定。在這次軍級單位調整組建中,以陸軍第五十四集團軍為基礎,調整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八十三集團軍。軍部駐地河南省新鄉市。
視頻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八十三集團軍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部戰區第83集團軍,駐地為何在新鄉?還是四線城市!,網易,2018-9-20
- ↑ 中國國防部:解放軍五大戰區成立 原七大軍區番號撤銷,大眾網,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