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科學院千煙洲紅壤丘陵綜合開發試驗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國科學院千煙洲紅壤丘陵綜合開發試驗站始建於1983年,其前身是中國科學院南方山區科學考察隊(簡稱南方隊)建立的一個試驗點,現為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研究網絡(CERN)的基站之一。

千煙洲地處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灌溪鎮,為南方丘陵區,該地是典型的紅壤區,成土母質多為紅色砂岩、砂礫岩或泥岩,以及河流沖積物。主要的土壤類型有紅壤、水稻土、潮土、草甸土等,具有典型亞熱帶季風氣候特徵,植被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但原始植被已破壞殆盡,現主要為人工林或草、灌叢次生植被[1]

研究方向

中國科學院千煙洲紅壤丘陵綜合開發試驗站的重點任務是通過試驗觀測數據的長期積累,完成CERN的觀測、研究和示範目標。學術研究方向是:以水、土、氣、生等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深入開展區域內能量物質輸送和轉換機制、模型的建立和空間尺度轉換方法的實驗研究;結合地理學、生態學、遙感學等的理論、方法和手段,研究農林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開展生態系統優化管理模式和配套技術的試驗示範。經過20多年的長期研究積累,在區域農業綜合開發示範、中亞熱帶紅壤丘陵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的過程及其環境效應,紅壤丘陵區水土資源的可持續管理等方面形成了優勢。

發展歷史

為了全面認識和評價南方山區的資源狀況,尋求自然資源[2]的合理利用與治理途徑,1980年初,受國家委託,以原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為核心,組建了南方隊,席承藩院士任隊長,李孝芳、劉厚培、那文俊先後擔任常務副隊長。在1980—1989年期間,南方隊對我國南方山區進行了大規模、多學科的綜合考察。考察分為兩期進行,取得了豐碩的考察研究成果。

第一期考察(1980—1982年):本期考察以江西省吉泰盆地為重點區域,以泰和縣為點,採取點面結合的方法,對資源開發利用特點、問題及其發展潛力等開展綜合考察研究;同時南方隊接受國家農委的委託,與湖南省農業區劃辦公室共同主持對湘、贛、浙、閩、粵、桂6省區、61×104km2地域的中亞熱帶丘陵山區進行了農業資源調查和農業發展戰略研究。在面上考察和點上實驗的基礎上總結出版了《江西省泰和縣自然資源和農業區劃》、《江西省吉泰盆地商品糧生產基地科學考察報告集》、《柑桔生態要求與基地選擇———贛南柑桔基地考察報告文集》、《江西省泰和縣土壤》、《中國亞熱帶東部丘陵山區農業發展戰略》等專着。通過考察,促進了吉泰盆地商品糧生產基地建設;使宜橘而又少橘的贛南紅壤丘陵區柑橘種植業有了迅速的發展;首次提出並論證了丘陵山區必須從「溝谷農業」轉向「立體農業」的發展道路等科學論點。

第二期考察(1983—1989年):為進一步深入探索紅壤丘陵區生態環境與經濟的綜合發展途徑,根據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計劃委員會的要求,開展了第二期綜合考察研究,考察範圍由第一期的中亞熱帶地區擴展至亞熱帶東南部9個省(區)。工作採取重點區域考察與面上考察相結合的方法,在每個重點區內,先選一、二個縣進行重點剖析,取得一些系統的基礎資料與數據,然後開展重點區的全面考察。同時,還把宏觀的科學考察和微觀的開發性試驗研究工作結合起來,進行小範圍的開發治理試點,開展一些試驗和觀測。本期考察所取得的不同範圍與精度的考察、試驗資料以《南方山區綜合科學考察專輯》的形式出版,全面反映了南方山區國土資源概況,並從多方面探討了與國土整治有關的科學技術問題。由於本期考察範圍廣、任務重、時間緊,南方隊先後組建5個分隊,按照統一計劃,分片包干。其中,二分隊由原綜考會主持並組建,主要承擔湘贛丘陵山區的考察研究任務。

為了驗證、完善第一期考察的成果和觀點,提高對紅壤丘陵山區的理性認識,進而科學地指導山丘荒地(重點是紅壤丘陵)開發治理的生產實踐和加速南方山區的綜合開發,二分隊與江西省科學技術委員會合作,在江西省泰和縣設立千煙洲試驗點,開展生產性試驗研究,成功創建了馳名中外的「千煙洲模式」,並根據科學試驗研究結果撰寫了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的《紅壤丘陵開發和治理》一書。「千煙洲模式」不僅為進一步開發我國南方大面積紅壤丘陵資源提供了科學的、可行性強的模式樣板,而且為該區域的資源綜合利用與農業可持續發展探索了一條成功道路。相關研究成果被評為「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和「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國家農業科技攻關與千煙洲站的穩定發展期(1990-2000年):1988年,南方隊的工作即將結束。為了把千煙洲試驗點的工作繼續下去,中國科學院和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千煙洲站。試驗站正式成立後,其開發試驗與學科研究進入了持續穩定發展時期。1990年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紅壤丘陵綜合開發治理國際試驗示範研究站,1991年被納入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研究網絡,1994年被確定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援助江西「山江湖」項目的紅壤丘陵區培訓中心。鑑於前期取得的成就,1990年千煙洲站成為國家區域農業綜合發展試驗示範區,並圍繞「南方紅壤丘陵綜合開發治理與農業持續發展技術研究」,承擔了「八五」和「九五」兩期國家農業科技攻關項目。通過國家科技攻關專題研究,在原千煙洲模式基礎上深化發展出了「林-果-經」、「林-牧-糧」和「水陸複合生態系統」3個子模式,同時進行了中低產果園和農田的改造及優質高效配套技術的研究。相關研究成果以《紅壤丘陵生態系統恢復與農業持續發展》(第一、二集)和《資源科學》專刊的形式出版,並先後榮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三等獎」、「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重大科技成果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長期生態學定位觀測研究與試驗站的快速發展期:2001年以來,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進入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一期,及時根據學科發展趨勢和國家與地方需求,對千煙洲站進行了戰略性調整,將千煙洲站的學科方向調整為:研究我國中亞熱帶紅壤丘陵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的過程及其環境效應,以及紅壤丘陵區水土資源的可持續管理。根據監測、研究、示範等三大基本任務,把千煙洲站定位於:中亞熱帶紅壤丘陵區農林生態系統長期定位監測和基礎數據積累的生態網絡監測站;中亞熱帶紅壤丘陵區生態系統恢復過程、發生機理及其生態環境效應的野外試驗研究基地;中亞熱帶紅壤丘陵區自然資源綜合利用和生態環境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研究示範基地;國際合作研究、學術交流基地;地學、生態學與資源科學的人才培養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

因此,從1983年中國科學院南方考察隊建立千煙洲試驗點,1985 年江西省「山江湖」綜合開發治理試驗示範基地,1989年中國科學院-江西省千煙洲紅壤丘陵綜合開發試驗站成立,1990年列為國家區域農業綜合發展試驗示範區,1991 年成為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研究網絡(CERN)站,2001年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取得土地使用權50年,2002年江西省區域生態過程與信息重點實驗室成立,2002年並成為中國通量網(ChinaFlux)首批站點,千煙洲站在不斷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