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財稅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財稅博物館,簡稱「財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直屬的博物館,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西子湖畔的吳山腳下,於2004年11月開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座專業財稅博物館。

歷史

1998年,時任財政部部長項懷誠和國家稅務總局局長金人慶在杭州開會、調研,時任浙江省財政廳廳長翁禮華藉此機會,提出了創辦財稅博物館的建議[1]。1999年2月18日,財政部成立籌建領導小組,項懷誠任組長,翁禮華任副組長。

2001年6月,財稅博物館破土動工,歷經5年9個月,於2004年11月9日正式開館。時任財政部部長金人慶、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謝旭人、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浙江省省長呂祖善等政要出席揭幕現場。翁禮華出任首任館長。

博物館館名由財政部首任部長薄一波題寫。

建築

中國財稅博物館依吳山而築,總體布局類似戰國布幣之形。用地面積1818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011平方米。設計者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時齡。

展覽和館藏

中國財稅博物館收藏有與財稅歷史相關的文物和文獻資料近萬件,並設置五個基本陳列:

  • 「中國古代財稅歷史」分夏商周、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等7個部分,展示了財稅制度發展的歷史,具體介紹了勞役田租制、田租口賦力役制、租庸調製[2]兩稅法、一條鞭法等主流稅制的繼承和變革,並揭示了國家財政支出對政治軍事文化等的重大影響。
  • 「中國當代財稅歷史」以計劃經濟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三個時期為主線,加以會計制度與財務管理、國家公債與以工代賑、計劃經濟時期的票證、鄉鎮財政與農村稅費改革等專題,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財政與收的發展歷程。
  • 「中國會計歷史」分古代近現代當代等部分,展示了各個時期會計理論、方法和工具的演變,體現了中國會計歷史的發展歷程和成就。
  • 「財富中國」着眼於中國的財富觀念,展示了傳統社會裡農、工、商等不同行業的致富之路,以及與財富有關的民俗和信仰

視頻

中國財稅博物館 相關視頻

中國財稅博物館元寶
創圖科技打造數字中國財稅博物館-當代館

參考文獻

  1. 中國財稅博物館「誕生」記,中國財經新聞網,2004-11-11
  2. 唐朝租庸調製,學習啦,201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