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總行大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國銀行總行大廈是中國銀行總部辦公樓,是一座高智能化的現代金融辦公樓,位於北京市復興門內大街與西單北大街叉口的西北角,北鄰民豐胡同,西為白廟胡同,東側與城市公共綠地隔街遙相對應。大廈總建築面積為17.4萬平方米,其東南部分為12層,高度45米;西北部分為15層,高度為47.5米。大廈平面呈「口」字形,中央是一個由大型玻璃採光天頂覆蓋的55米×55米的四季中廳,「口」字形本身被核心筒分為內外兩個環狀辦公區,內環辦公區開窗面向中廳,外環辦公區開窗則面向建築場地的四周。
歷史淵源
貝聿銘家族與中國銀行有極深的歷史淵源,他的父親貝祖貽在上個世紀20年代創辦了中行香港分行。時隔60年的1984年,貝聿銘設計了70層樓高300米高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大廈。1989年,貝聿銘又指導兒子貝建中、貝禮中開始設計中行總行大廈[1]。
建築風格
在本大廈的身上,貝聿銘善用幾何形體設計的特點再次展現,與他設計的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香港中國銀行、列「當代建築的十大奇蹟」之首的法國巴黎盧浮宮金字塔等一樣,本大廈也具有強烈的幾何雕塑感,體現出貝的個性,貝聿銘一直追求依託傳統又超越傳統的建築風格,因此其作品總是與眾不同,從而能成為經典。
中行總行大廈貴賓入口的玻璃牆,以三角形為主,菱行、圓形、方形、半球體為輔構成,簡潔中蘊涵了變化,簡單的數學幾何語言使人易懂且融合進去,而且沒有民族界限。
而大廳內部,西北二側高牆上的8個巨大切面,使空間視覺效果得到明顯改善,而且還體現了銀行的實力和應有的威嚴,中間切面上的中行標誌非常醒目。切面之間,懸掛着一個鋼製大圓環,起與切面緩和的作用。大廳內部牆壁有4個大圓孔,保證了西北二個方向的視覺延伸。由東南角的主入口進去,正好與切面組成的幾何構造的內部空間遙相呼應,中間的樓梯二旁的綠化形成了愉悅的視覺走廊,拾階而上,形成了上下二層的業務空間,一般業務在上,而保密性強的在下。
外牆與大廳內部顏色、裝修保持一致,保證了內外空間的延續,擴大了內涵的外延。
建築內部鏤空設計了一個大堂,透明玻璃使內外通透,使建築笨重感頓失,這種效果在萬科建築研究中心上也有體現。
而大堂近1500*150米,與10層平行的隔熱透明的自然採光屋頂為兩層高的巨型鋼架托起來的,整個大廳無梁無柱,視野開闊,內外一體,氣勢驚人卻無壓迫感。
建築的布局類似北京的四合院。大堂位於東南角,類似天井。西、北二側分布寫字樓,寫字樓窗戶不但向外開,向大堂也開。 大堂的園林基本是民族色彩,大廳小池裡面金魚歡快地游着,據說水池子裡的石頭,是從雲南石林的田間野地里找來的,比雨花石要粗獷很多。
由於自然採光,大堂內從浙江轉種的竹子長勢不錯。設計的時候,大廳是準備向行人開放的,是一個廣場,就是說,你從長安街去西單可以穿過這裡,但管理比較嚴格了。
北京中國銀行總部大廈占地面積13158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74869平方米[2],地下4層,局部6層,地上15層,屋頂高57.5m,是一座智能化的辦公大樓。大廈由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擔任設計顧問,美國貝氏建築師事務所(PPA)主持設計,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上海分院綠色建築與生態城研究中心擔任綠色諮詢。 建筑西側、北側主樓部分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東側、南側附樓部分為鋼、混凝土結構。因建築功能要求,本工程四個區段間沒有設縫,全部整體連接,整個結構為板柱框架—剪力牆體系。地下室牆為800mm厚地下連續牆結構,地下室四周設置預應力錨杆。採用筏基,底板厚16~23m。空間網架位於建築物中部,弦腹杆均為焊接件,節點採用特殊鋼板焊接空心節點。東側、南側兩個主入口處採用大空間托空鋼桁架,高6.9m,長55.2m,上部托有8層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首層地下室中部為大跨度空問,柱距39m,採用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
視頻
中國銀行總行大廈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銀行總行大廈,它的背景並不簡單,銀承派, 2019-6-5
- ↑ 中央銀行總部大廈長啥樣,幾何大王貝聿銘設計,搜狐,201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