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宗教會的型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中國改革宗教會的型態》,副標題:四個案例研究,作者: 路程忠,出版: 中華三一出版,初版: 2020/10,頁數: 192,尺寸: 148*210 mm,ISBN: 9789887973805。
內容簡介
上世紀一二十年代中國本土教會出現時,教會的主流神學思想承襲於敬虔派,關心個人內在生命的重生和成長。到八九十年代社會開放、教會聚會公開化之後,改革宗的神學傳統開始影響一些中國教會,特別是這個時期興起的城市家庭教會。其特點是關心教會作為一個信仰群體的建造,以及與社會的互動關係。兩種神學傳統在教會實踐中交匯,不同的教會在適應的過程中難免要做出相應的調整。
《中國改革宗教會的型態:四個案例研究》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從「全球化的影響」這一角度出發,跟蹤研究了四位牧師帶領的教會,他們畢業於同一所改革宗神學院。研究發現,雖然這些教會都接受了改革宗神學,但因為遇到的情況不同、處理方式不同,導致教會發展的類型截然不同。
為了系統並深入地分折原因,本書提出了三個方面的影響因素:牧者的為人治學、中國的新處境和西方教會的影響。在做完各個案例內的分析之後,本書還對比了不同教會的研究結果,用真實案例數據探討了,在宗教政策限制聚會和發展的處境下,何種模式更適合中國教會;以及運用怎樣的宣教策略才能復興教會。
本書用理論研究的方式表達出對四個教會實踐的反思,從而讓中國家庭教會的牧者在帶領時可以更清楚地引導、化解不同教會之間因帶領方式不同而出現的衝突與張力。更加重要的是,本書讓我們看到上帝對他看重的中國教會賜下了何等豐富的祝福。相信在經歷這個短暫的衝突和整合時期後,中國教會能夠走向新一輪的復興。
【教牧/學者推薦】
「每一位在中國的牧師、宣教士、教會領袖、教會同工都需要讀一讀這本書。你會對改革宗神學的深度感到敬畏,並感謝神在中國的教贖工作。」
——路嘉文
三一神學院跨文化研究博士
「本書對這四間帶有改革宗色彩的教會的實際調研,對我很有啟發,也豐富了我們對改革宗傳統如何在中國教會實現本土化的了解。」
——孫毅
北京大學哲學博士
作者簡介
路程忠,1985年信主,1996年蒙召全職服侍。2001年在神學院讀書時,一位教授的話,「改變今天的孩子,就是改變明天的世界」成為他服侍的異象。為此,他從2004年開始在大學建立小組,當時只有六個人的團契,16年後已經發展為有22間堂會的黃山教會,培養了十五位全職傳道和十幾位帶職講員。2019年5月18日,獲教牧學博士學位。2020年8月從黃山教會退休,開始了新的服侍。
團契
團契,基督教新教教徒組織形式之一。用來指教徒間的團結、友愛與分享,這種形式源於使徒時期教會組織形式[1],即信徒之間互相平等、團結友愛,在聖靈指導下過信徒見證的生活,分享基督之愛。團契通常以組織、年齡、地域、語言、職業、聖經人物等帶有群體性質的方式命名,團契聚會的主要內容有破冰禱告、詩歌敬拜、查經、分享、聚餐、傳福音[2]等。
參考文獻
- ↑ 從教會本質看教會生活,基督教華人網
- ↑ 福音是什麼,曠野呼聲,2018-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