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民航2505號班機劫機事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民航2505號班機劫機事件
圖片來自zhihu

中國民航2505號班機中國民航蘭州管理局一班由陝西西安西關機場飛往上海虹橋機場的國內航班,1982年7月25日上午,該航班由一架編號為B-220的伊爾-18執行,在飛行至江蘇省無錫市上空時,5名持有兇器的乘客企圖將飛機劫持至台灣,機組人員及部分乘客同劫機者展開搏鬥後將其制服,3名旅客、4名機組員在搏鬥中受傷,原定10時08分抵滬的班機最終於當天中午12時54分安全抵達上海,無人死亡,五名劫機者隨即被捕,同年8月被判處死刑。這是中國第一起公開報道的劫機事件。

事件處理

審判

上海市中級人民法院於1982年8月10日開庭審理孫雲平等人劫機一案。同年8月19日下午,劫機者孫雲平、楊鋒、高克利、謝智敏、魏學利在上海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表彰

1982年7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在虹橋機場召開熱烈歡送英雄的反劫機機組大會,上海市市長汪道涵在大會講話中稱「在國際上發生的劫持飛機的非常活動中,能在機組人員和旅客的配合下取得勝利是罕見的」。同年8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對勝利粉碎劫機事件的中國民航楊繼海機組發出嘉獎令,給機長楊繼海記特等功一次並授予反劫機英雄稱號,給副駕駛閻文華、機械員劉兆賢、報務員苗學仁、領航員黃振江、乘務分隊長許克敏各記特等功一次,給乘務員蓋生蘭、賈志梅各記大功一次。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也決定授予賈志梅、蓋生蘭全國新長征突擊手的稱號。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授予2505號班機乘務組「三八紅旗集體」稱號,為許克敏、蓋生蘭、賈志梅頒發「三八」紅旗獎章。

事後

1982年12月1日,國務院發布《關於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的通告》,次年5月中國民航296號航班劫機事件發生後,國務院又發布了《關於加強防止劫機的安全保衛工作的命令》,大多數機場開始建立安全檢查機構,配備安全檢查儀器,設置隔離區。

中國民航蘭州管理局於1986年遷至西安並更名為中國民航西安管理局,1989年拆分出中國西北航空。事發後,當班機長楊繼海歷任民航蘭州管理局、民航西安管理局副局長,1989年3月任中國西北航空公司副總經理,1991年離職休養。

事件經過

1982年7月25日早8時07分,由中國民航蘭州管理局第八飛行大隊執飛的2505號班機從西安西關機場起飛,機上載有72名乘客,其中包括19名美國人,10名日本人,機組人員則包括機長楊繼海(時任第八飛行大隊副大隊長)、副駕駛員閻文華等8人。

9時59分,2505號班機飛抵無錫上空,準備下降時,3名手持匕首的人員沖入駕駛艙,威脅機組將飛機飛至台灣,另有兩名持刀歹徒將前艙旅客驅趕至後艙,禁止任何人靠近駕駛艙。機長楊繼海乘歹徒不備,向地面報告劫機一事,隨後劫機者孫雲平將通話聯絡設備砸掉。為迷惑劫機者,楊繼海假意將飛機飛往香港啟德機場,又以燃油不足為由稱將先飛往廣州白雲機場加油,並要求歹徒到後艙與副駕駛談判,但飛機實際上在上海與無錫之間來回盤旋,孫雲平隨即持匕首刺傷副駕駛閻文華。楊繼海將飛機駕駛至上海市區上空,告訴劫機者已到達香港,其後又在虹橋機場上空指着停機坪上的外航客機,欺騙劫機者稱已到達香港機場。

12時許,飛機仍在盤旋,楊繼海仍堅持要劫機者到後艙談判,孫雲平等劫機者只得同意機長派出部分機組人員與劫機者談判,而此時飛機的燃油已所剩無幾。坐在駕駛艙門口的機械員劉兆賢和報務員苗學仁隨即前往客艙中部,悄聲要求乘務分隊長許克敏組織旅客與劫機者搏鬥。坐在後艙門口的七機部工程師俞福坤隨即與劉兆賢、苗學仁一同指揮乘客與歹徒搏鬥,並用拖把將部分劫機者擊倒,乘務員蓋生蘭、賈志梅及其他旅客則將汽水瓶、水箱蓋等可用作武器的物體傳遞至前艙,部分旅客則手持雨傘、皮帶等直接攻擊劫機者。在搏鬥中,孫雲平乘人不備鑽進飛機衛生間,點燃事先安置的雷管[1] ,引爆甘油炸藥,將機身炸出一個缺口,隨後手舉另外幾支炸藥前往駕駛艙,但在爆炸前客艙已解除增壓。恢復意識的閻文華將孫雲平抱住,領航員黃振江用緊急出口處旁的救生斧將孫雲平砍傷。楊繼海在距虹橋機場20公里處關掉一台發動機,飛機最終於12時54分平安落地。

參考文獻

  1. 雷管,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