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黃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黃茶

黃茶為中國特產,現今產量已極為稀少。其按鮮葉老嫩芽葉大小又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黃茶的品質特點是「黃葉黃湯」。

黃茶屬輕發酵茶類,加工工藝近似綠茶,只是在乾燥過程的前或後,增加一道「悶黃」的工藝,促使其葉綠素等物質部份氧化,其餘加工方法近似於綠茶。以下介紹較知名的三種黃茶: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霍山黃芽。[1]

黃茶浸泡後是黃湯黃葉,名茶如湖南的君山銀針等,浸泡後每葉都在杯中立著,「如刀山劍硭」。

著名的黃茶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霍山黃芽北港毛尖鹿苑毛尖溈江白毛尖溫州黃湯皖西黃大茶廣東大葉青海馬宮茶

君山銀針

君山銀針是中國名茶之一,產於湖南嶽陽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細如針,故名君山銀針。屬於黃芽茶。其成茶芽頭茁壯,長短大小均勻,茶芽內面呈金黃色,外層白毫顯露完整,而且包裹堅實,茶芽外形很像一根根銀針,雅稱「 金鑲玉 」。君山茶歷史悠久,唐代就已生產、出名。據說文成公主出嫁時就選帶了君山銀針茶帶入西藏。 君山又名洞庭山,為湖南嶽陽市君山區洞庭湖中島嶼。島上土壤肥沃,多為砂質土壤,年平均溫度16~17度,年降雨量為1340毫米左右,相對濕度較大,氣候非常濕潤。春夏季湖水蒸發,雲霧瀰漫,島上樹木叢生,自然環境適宜茶樹生長,山地遍布茶園。 君山銀針按芽頭肥瘦、曲直,色澤亮暗進行分級。高品質君山銀針,芽身金黃、滿披銀毫、湯色橙黃明淨、香氣清純滋味甜爽,葉底嫩黃勻亮且直立如銀刀。[2]

蒙頂黃芽

蒙頂黃芽,是黃芽茶之一,產於四川省雅安市蒙頂山,位於城西十五里,地跨名山、雅安兩縣,為邛崍山脈尾脊,地勢北高南低。蒙頂山區氣候溫和,年平均溫度14—15℃,年平均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陰雨天較多,年日照量僅1000小時左右,一年中霧日多達280—300天,雨多、霧多、雲多,是蒙山特點。此外,茶園土壤微酸加上多濕多霧環境,為蒙頂黃芽創造了良好生長環境。 蒙頂茶栽培始於西漢,距今已有二千年的歷史,古時為貢品供歷代皇帝享用,中國成立後,曾被評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蒙頂黃芽於春分時節採摘單芽或初展的一芽一葉,每500克就要8000-1000個茶芽,成茶外形扁直,芽條勻整,色澤嫩黃,芽毫顯露,花香幽長,湯色黃亮透碧,滋味鮮醇回甘,葉底全芽嫩黃。由於黃芽製作工序複雜,現於中國產量已越來越少。[3]

霍山黃芽

霍山黃芽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於安徽省霍山縣西南大別山腹地的大化坪鎮、佛子嶺水庫上游大化坪、姚家畈、太陽河一帶,磨子潭水庫以東東西溪鄉一帶,其中以大化坪的金雞山,太陽的金竹坪,諸佛庵的金家灣,姚家畈的烏米尖,東西溪的楊三寨,即「三金一烏一寨」所產的黃芽品質最佳。霍山黃芽產區約海拔600公尺以上,山峰綿延、泉多溪常又有水庫蓄水,加上年雨量1400毫升,土質呈弱酸性,非常適合茶樹生長。 霍山黃芽的特色,外形條直微展,勻齊成朵、形似雀舌、嫩綠披毫,香氣清香持久,滋味鮮醇濃厚回甘,湯色黃綠清澈明亮,葉底嫩黃明亮。[4]

北港毛尖

北港毛尖產於湖南省岳陽市北港、康王鄉一帶,屬於黃茶類。北港毛尖茶的特色為芽壯葉肥、毫尖明顯、帶有金黃色,泡起來香氣高揚、湯色金黃。在中國黃茶中,北港毛尖香氣明顯,很受到歡迎。

岳陽市北港、康王鄉一帶自古即是知名茶區,因氣候溫和、多雨,非常適合種茶,在唐代時稱「邕湖茶」。唐代李肇《唐國史補》:「岳州有邕湖之含膏。」;也有傳說明成公主出嫁西藏時,曾帶去邕湖茶,可見北港毛尖自古就很受到歡迎。至今,北港毛尖已經是湖南,以及中國著名茶類,每年產量達百噸以上。[5]

鹿苑毛尖

鹿苑毛尖產於湖北省宜昌市遠安縣,屬於黃茶類。鹿苑毛尖特色為外形條索環狀(環子腳)、白毫顯露、色澤金黃略帶魚子泡、香郁高長、滋味醇厚回甘。在清代乾隆年間,鹿苑毛尖被選為貢茶,至今仍是中國黃茶的代表茶類。

湖北省宜昌市遠安縣在唐代陸羽《茶經》中就有產茶之記載。鹿苑茶最初為鹿苑增寺植,產量少,當地村民見茶香味濃,便爭於相引種,遂擴大到山前屋後種植,從而得以發展。現已在鹿苑一帶創造出一種黃茶類的鹿苑毛尖。至今,鹿苑毛尖已是鹿苑當地最具代表性的茶品。

鹿苑茶品質獨具風格,芬芳馥郁,滋味醇厚,被譽為湖北茶中之佳品。相傳乾隆皇帝飲後,頓覺清香撲鼻,精神倍振,飲食大增。[6]

溈江白毛尖

溈江白毛尖又名都勻細毛尖、溈山毛尖、白毛尖、魚鉤茶、雀舌茶,產於湖南省寧鄉縣西部的大溈山,屬於黃茶類。溈山毛尖特色為「三綠透三黃」,茶乾和茶湯帶綠帶黃,和一般黃茶較為不同。此外還有獨特燻煙工法,讓溈山毛尖多了一股煙香味。

溈江地區產茶史可追溯至唐代,民國時期也有記載溈山茶不輸龍井、武夷,可見其品質優良。此地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多雲多霧、土壤肥沃,很適合茶樹生長。用當地茶菁,製作出來的茶葉具有芽葉肥壯、茸毛多、持嫩性強的特性。[7]

溫州黃湯

溫州黃湯始於清代,距今已有200餘年,傳說在公元1798年前後,溫州平陽盛產茶葉,主銷營口和上海、天津、北京等大城市,由於當時茶場設備簡單,大都採用手工製作,在茶葉與殺青或揉捻後,不能及時進行烘乾,僵使揉捻葉悶堆三四小時甚至十多小時,再進行烘乾,結果產品到天津、營口等地銷售,因其刺激性減弱、滋味醇厚反而更受顧客的喜愛,於是原平陽縣茶商發覺殺青揉捻後,不及時乾燥或乾燥程度不足,葉質變黃,產生新的認識,再去實踐,就創制了平陽黃湯,後來泰順、永嘉、瑞安等縣也紛紛學制,在溫州有了一定的規模。所以之後卉稱溫州黃湯。[8]

皖西黃大茶

皖西黃大茶品質特徵

  葉大、梗長、黃色黃湯香高耐泡,飲之有消垢膩、去積滯之作用。又具有濃裂的老火香(俗稱鍋耙香)。著名的品種有安徽的霍山黃大茶、廣東的大葉青等。霍山黃大茶外形梗壯葉肥,葉片成條,梗葉吉相連形似釣魚鉤,梗葉金黃顯褐,色澤油潤,湯色深黃顯褐,葉底黃中顯褐,滋味濃厚醇和,具有高嫩的焦香。黃大茶大枝大葉的外形在中國諸多茶類中少見,已成為消費者判定黃大茶品質好壞的標準。

皖西黃大茶的茶葉功效

  黃茶是輕度發酵茶,富含茶多酚、氨基酸、維生素、多醣、礦物質及纖維素等有益成分,可以抗輻射,提神清心,消暑。在調理消化系統,保護心腦血管,抗氧化、抗衰老,防癌抗癌等方面具有積極功效。同時,黃茶還有提神醒腦、敵煙醒酒、排毒解毒和消炎殺菌等功效。黃茶茶性寒涼,鮮爽適口,香氣怡人,尤其適宜在夏天飲用。[9]

廣東大葉青

  大葉青茶是廣東的特產,主要產區位於廣東境內韶關、肇慶、湛江等縣市、屬於黃茶,是黃大茶的代表品種之一。其製法與一般黃茶不同,先萎凋後殺青,在揉捻悶堆。大葉青以雲南大葉種茶樹的鮮葉為原料,採摘標準為一芽二三葉。製成的成品茶條索肥壯緊結,色澤青潤顯黃,香氣純正。[10]

海馬宮茶

海馬宮茶產於貴州省大方縣的海馬宮鄉,屬於黃茶類。其特色為茸毛明顯、條索緊實、茶湯黃中帶綠、湯色明亮的特點。

相傳清朝乾隆年間,貴州大定府簡貴朝,對製茶頗有興趣。回鄉時將茶帶回大方縣海馬宮種植,開啟當地種茶風氣。製成的茶湯色似竹綠,命名「竹葉青」。因品質很好,在清朝時成為貢茶,名享天下。[1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