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垌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垌鎮隸屬於廣東省茂名市化州市,地處於化州市中部,與兩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三市(化州市、廉江市、陸川縣)七鎮(新安鎮官橋鎮、林塵鎮、合江鎮古城鎮石角鎮河唇鎮)三農場(和平、紅陽、廉江紅湖)交界。 轄區總面積263.23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中垌鎮戶籍人口有124413人。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設中垌、田頭、高峰、孔化等鄉,屬化縣第四區。1961年9月,撤公社改設立中垌區,同年4月析出蘭山人民公社。1963年1月,撤區改設中垌人民公社。1983年10月,撤公社改設中垌區。1987年2月,撤區改設中垌鎮。2003年,蘭山鎮併入,設蘭山辦事處。 截至2020年6月,中垌鎮轄2個社區、30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化州市府前路與龍城路交叉路口往東北約100米。

2019年,中垌鎮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8703萬元,同比增長5.03%,增加值9423萬元;農業總產值916611.3萬元;固定資產投資5億元;稅收總收入3378萬元,其中市縣級1408萬元、鎮級622萬元。[1]

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一年,設中垌、田頭、高峰、孔化等鄉,屬化縣第四區。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分屬化縣第一區官橋鄉、第二區林塵鄉。

1949年11月,設化縣中區,區公所駐中垌塘村,轄林塵、合江、連江、官橋、中垌等13鄉,轄區落圍包括今林塵、官橋、中垌、江湖、合江5鎮屬地。

1950年3月,設化縣四區,區公所駐中垌塘村,轄山底、孔化、塘蓬、田豐、高中、錢石6鄉。

1953年,設化縣八區,區政府駐中垌圩,轄山口、東京塘、豐村、塘灶、蘭山、中垌、公居、那洪、楊村等12鄉。

1957年,撒區並鄉設中垌、山口、公居、蘭山4鄉。

1958年9月,聯鄉改設中垌人民公社,原官橋鄉、國營和平農場併入。

1959年10月,析出官橋公社、和平場。

1961年9月,撤公社改設立中垌區,同年4月析出蘭山人民公社。

1963年1月,撤區改設中垌人民公社。

1983年10月,撤公社改設中垌區。

1987年2月,撤區改設中垌鎮。

2003年,蘭山鎮併入,設蘭山辦事處。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中垌鎮轄2個社區、30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化州市府前路與龍城路交叉路口往東北約100米。[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中垌鎮屬丘陵地形。

氣候

中垌鎮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中垌鎮境內的礦產有花崗岩石、硫鐵礦、高嶺土、雲母、石灰石等。

人口

截至2019年末,中垌鎮戶籍人口有124413人。

經濟

綜述

2019年,中垌鎮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8703萬元,同比增長5.03%,增加值9423萬元;農業總產值916611.3萬元;固定資產投資5億元;稅收總收入3378萬元,其中市縣級1408萬元、鎮級622萬元。

工業

2019年末,中垌鎮轄區有工業企業67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家。

商業

2019年末,中垌鎮轄區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33家。[3]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9年,中垌鎮高考、中考成績再創新高,高考中坷中學上本科線7人,全鎮中考升化州一中118人、師範生7人。

醫療衛生

2019年,中垌鎮投資3000萬餘元的中垌衛生院整體搬遷工程項目基本完成。全鎮規劃建設30個村級衛生站,已建好並可投入使用的有7間,20間完成主體工程建設。

社會治安

2019年,中垌鎮查受理矛盾糾紛139宗(含網信系統55宗),成功處率86.3%。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排查出線索29條,破案21宗,刑事拘留54人,逮捕33人。

環境治理

2019年,中垌鎮拆除違法用地18宗,面積0.59公頃;復耕復綠面積3.42公頃;拆除"兩違"建築7宗,面積0.1公頃;立案查處21宗,共0.24公頃。[4]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中垌鎮因鎮內有中垌圩,該圩始建於明代,原以鍾、董兩姓為主,叫鍾董圩,後諧音改為中垌圩,因圩名而得鎮名。

文物古蹟

中垌鎮境內有歷史保護文物冼太廟、百年古榕以及文化長廊、酷似銅牆鐵壁的奇榕等。

風景名勝

中垌鎮境內有長灣河、響水、三合、茶子根、鶴地等五大水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