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豐盛古鎮(吳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豐盛古鎮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豐盛古鎮》中國當代作家王吳玲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豐盛古鎮

第一次聽說豐盛古鎮,源於偶然間品嘗到豐盛古鎮的火盆烤豆乾。其外酥內嫩,表面滲出滴滴香油,煙熏味濃郁獨特,回味悠長,食後令人久久不忘。於是,說走就走,到豐盛古鎮去看看,當然希望收穫一些新鮮出爐的火盆烤豆乾囉!

想象中,但凡古鎮一般都喜歡建在依山傍水、風景如畫的地方。而豐盛古鎮其實不然。沿重慶沿江高速下行,在豐盛下道,右拐,車行駛在蜿蜒曲折的坡道上,離長江岸邊越來越遠。我不禁疑惑,這人煙稀少、山勢陡峭的荒山坡上能有古鎮?如此蠻荒之地曾經會商賈雲集,鼎盛一時?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沿山道行駛二十幾分鐘後,豐盛古鎮果真現身了,它處在兩山之間的懷抱中。

豐盛古鎮位於重慶巴南區,毗連南川、涪陵,有「一腳踏三地」之說,素有「長江第一旱碼頭」之美譽。難怪,它是名副其實的「旱碼頭」。它建立於明末清初,商貿業發達,其獨特的巴渝古商業文化氣息蘊含於古老的街街巷巷之間

古鎮老街的店鋪均為2至3層木質穿斗結構建築,飛檐雕欄,雕花木窗,打上巴渝明清建築風格的烙印。被歲月磨光的石板街,連着一條條深邃的小巷,連着一座座具有徽派風格的青磚黑瓦四合院。這裡沒有熙熙攘攘的人流,沒有車馬的喧囂,惟餘一片清幽寧靜。

豐盛古鎮最氣派的四合院要數十全堂,它歷史悠久,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據說主人姓劉,是當時聲名顯赫的達官貴人。四合院正屋地勢最高,兩側的房屋高低錯落,四周的走廊形成一個迴廊。憑欄凝望,幾多遐想。院壩很大,少說也有好幾百平米。上幾級石階,就到一個平台,再上幾級石階,又到一個平台。平台上安放着幾張古樸的四四方方的木桌,雕刻有花鳥魚蟲,技藝精湛,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四根長板凳寬大厚實,穩若泰山。屋檐台階下方整整齊齊排列着幾口雕花大石缸,水滿而不溢,五彩斑斕的魚兒在睡蓮下悠然自得地避暑歇涼。

劉家大四合院的一側,一座稀奇古怪的建築物映入眼帘。它,正是傳說中的「川渝」式碉樓。散落在豐盛古鎮民居中現保存完好的碉樓有15座之多,這是最大的一座。一般情況下,碉樓占地面積並不大,不過十平米,如此小的地面積卻有四層樓高,給人突兀而起的感覺。碉樓的四周中上部分布着幾個小窗作為瞭望口。碉樓表面呈炭灰色,經歷了數百年的日曬雨淋,突顯出歲月的滄桑。它具有易守難攻的優勢,在防禦匪患的歲月中,功不可沒。

出了劉家豪宅大院,又來到仁壽茶館。仁壽茶館是縮小版的天井四合院。其精緻小巧,是清代茶館典型建築,不僅私密性好,而且採光通風俱佳。這裡是舊時袍哥商談內部及對外事務的場所,也是每年舉行三大集會的場所。袍哥會是清末民國時期四川(含重慶)周邊(如貴州)盛行的一種民間幫會組織,又稱作哥老會。「袍哥」,一說是取《詩經.無衣》:「與子同袍」之義,表示同一袍色之哥弟;另一說是「袍」與「胞」諧音,表示猶如同胞哥弟。重慶方言有一句口頭禪是:「袍哥人家絕對不拉稀擺帶。」總而言之,袍哥只講「義氣」二字,為朋友擱平撿順。

豐盛古鎮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商貿繁榮,由碉樓和袍哥可見一斑,不可小覷。

走出袍哥會,穿行在豐盛古鎮大街小巷,一股嚮往已久的火盆烤豆乾的香氣撲鼻而來,饞蟲出來。豐盛古鎮的火盆烤豆乾沿用傳統手工製作,工藝考究,風味獨一無二,無與倫比。將豆漿燒開、點鹵、拌入椒鹽等調料,裝箱、榨乾、成形、塗油、上爐,再用十多種本地香草柴禾(含糠殼)烘熏四五個鐘頭後製成。我想,其所選取的香草柴禾應該是熏烤的秘訣吧!

豐盛古鎮之行,意外收穫,不虛此行。[1]

作者簡介

吳玲,《西南作家》雜誌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