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城天主教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臨城天主教堂堂始建於1891年。當時,教堂神甫林福軒聘請曾設計兗州天主教堂的工程師邢路加來臨城規劃設計。歷經一年半,臨城天主教堂主堂及南北中東4個院落全部建成。
主堂屬典型的哥特式建築,主樓共三層(包括地下室),上層設鐘樓一處,上面設有銅鐘一口。當時教堂占地6757平方米,是魯南地區最大建築之一。老教堂歷經戰火,特別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慘遭破壞,內部設施毀壞殆盡,房屋多被占用。如今,這座百年的老教堂仍默默立在城裡,象一位滄桑的老人,見證了薛城的歷史和變遷。
哥特式教堂
哥特式教堂是伴隨着市民社會的崛起而迅速流行起來,成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其特點是尖塔高聳,在設計中利用十字拱、立柱、飛券以及新的框架結構支撐頂部的力量[1],使整個建築高聳而富有空間感,再結合鑲嵌有彩色玻璃的長窗,使教堂內產生一種濃厚的宗教氛圍。
哥特式教堂以其高超的技術和藝術成就,在建築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一座哥特式教堂是1143 年在法國巴黎建成的聖丹尼教堂,其四尖券巧妙地解決了各拱間的肋架拱頂結構問題,有大面積的五顏六色的花窗玻璃,有些呈三角形,有些則為圓形,我們叫它玫瑰窗。這種建築則為以後許多教堂所效仿。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有巴黎聖母院大教堂、意大利米蘭大教堂、德國科隆大教堂[2]等。
參考文獻
- ↑ 【頂級建築】歐洲十大中世紀哥特式教堂,個人圖書館,2016-01-28
- ↑ 《科隆大教堂》_紀實台,央視網,201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