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臨汾市圍棋協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臨汾市圍棋協會成立於2009年12月3日,位於臨汾市群藝館二樓,宣傳政策,組織培訓,開展競賽等活動。

相關資訊

舉辦多種賽事、邀請知名棋手前來、培養兒童興趣……圍繞「中國圍棋之源」 臨汾下了一盤大棋

4月22日,經過22天、11輪的激烈爭奪,臨汾市圍棋協會第四屆網絡比賽圓滿結束。這場以「助力臨汾抗擊疫情」為主題的網絡圍棋賽由臨汾市體育局主辦,臨汾市圍棋協會承辦,旨在加快推廣棋類運動,讓更多的人熱愛和參與這項活動,為更多的棋友創造良好的交流平台。

圍棋,古稱「弈」。一黑一白,訴說圍棋之「道」;一縱一橫,蘊含無窮變化;方寸之間,體現文明交融。臨汾市堯都區是圍棋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有着深厚的歷史淵源,「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的傳說在堯都區及周邊地區相傳至今,金殿鎮晉掌村西山還有棋盤嶺圍棋石刻圖形遺蹟。在歷史長河中,臨汾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平陽文化,圍棋文化[1]就是平陽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臨汾市全面升級體育設施、大力培育品牌賽事、逐步濃厚體育氛圍,深入推進和完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不斷提升體育供給服務能力,提出了打造「六張體育名片」的體育發展目標,作為其中一項重要目標——「打造中國圍棋之源」,不僅回溯了臨汾與圍棋的曾經,還要引領臨汾圍棋的未來。

日前,山西晚報記者走進臨汾,對圍棋發展進行了採訪。

「堯造圍棋」傳說源遠流長

談到圍棋文化,無法繞開堯。

相傳,4300年前,堯生於臨汾伊村,之後建都平陽,故稱堯都。關於「堯造圍棋」的記載,能考證到的文字有戰國時的文獻《世本·作篇》:「堯造圍棋丹朱善之」;西晉張華《博物志》:「堯造圍棋,以教子丹朱。或雲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圍棋以教之」。宋代羅泌在《路史·後記》則說:「帝堯陶唐氏,初娶富宜氏,曰女皇,生朱,驁很媢克。兄弟為逆囂訟,嫚游而朋淫。帝悲之,為制弈棋,以閒其情。」這進一步說明帝堯製造圍棋的原因。近代,1964年版的《大英百科全書》中,收納了「堯造圍棋,教子丹朱」的起源說,並把確切年代定在公元前2356年。在臨汾市堯都區金殿鎮晉掌村西山發現的棋盤嶺圍棋石刻圖形遺蹟,也為「堯造圍棋」傳說提供了實物佐證。

「堯造圍棋」的故事不僅為後人開啟了圍棋[2]之路,並且賦予圍棋一種特殊的教育意義。「上世紀80年代,聶衛平在中日圍棋擂台賽上勢如破竹,引發全民狂熱,圍棋所承載的、所影響的,均已超出圍棋本身。受聶衛平影響,自晚清以來低迷的中國圍棋又『熱』了起來。」5月3日,臨汾市圍棋協會秘書長李紅剛接受山西晚報記者採訪時說,「受多種因素影響,臨汾圍棋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比賽交流活動趨於停滯,棋友們僅限於節假日三三兩兩地下棋對弈,既組織不起有規模的比賽,也不去參加省里的比賽,一度陷入『閉關自守』的尷尬境地。直至新一屆市圍棋協會成立,臨汾重燃圍棋火苗。」

「2007年5月1日,在新一屆協會的努力下,在愛心企業的贊助下,臨汾市組織開展了最早的本土比賽『堯王杯』圍棋賽。」回首那兩屆被譽為「走廊里的比賽」,李紅剛記憶猶新。「當時,由於資金有限,協會拉來的贊助除去獎金、購買棋具、補貼吃住外,所剩無幾。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場地,比賽該怎樣進行?」最後在臨汾市影劇院的支持下,臨汾市圍棋協會將比賽場地設置在了該劇院的走廊,庫房裡棄置多年的舊桌子舊凳子,被他們修修補補後搬到賽場當棋桌。「在大家的齊心努力下,連續兩年舉辦的『走廊里的圍棋比賽』,取得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的成功。」李紅剛說。「一晃眼,這項大賽已經連續舉辦十五屆,除了為圍棋愛好者提供交流平台外,更重要的是促進了臨汾市圍棋事業的發展。」

視頻

臨汾市圍棋協會 相關視頻

魅力臨汾——圍棋之源
臨汾市小棋聖圍棋學校家長課堂紀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