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烏蕨 |
中文學名:烏蕨 拉丁學名:Odontosoria chinensis (L.) J. Sm. 別稱:大葉金花草、小葉野雞尾、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真蕨目 科:陵齒蕨科 屬:烏蕨屬 |
烏蕨(學名:Stenolomachusanum(Linn.)Ching)為鱗始蕨科、烏蕨屬植物,又名大葉金花草、小葉野雞尾、蜢蚱參、細葉鳳凰尾等,是一種民間中草藥。烏蕨為多年生草本,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省區。其味微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血的功效。主治感冒發熱、咳嗽、咽喉腫痛、腸炎、痢疾、肝炎、濕熱帶下、癰瘡腫毒、疼腮、口瘡、燙火傷、毒傷、狂犬咬傷、皮膚濕疹、吐血、尿血、便血和外傷出血。烏蕨在民間有「萬能解毒藥」之稱,甚至可用以治療胃癌,腸癌、肝炎等。現代研究表明烏蕨含有黃酮、酚類、揮髮油、甾體和多糖等成分,其提取物或單體化合物具有較強的抗菌、抗氧化、抗炎、保肝、止血、解毒等作用。[1]
形態特徵
植株高達65厘米。根狀莖短而橫走,粗壯,密被赤褐色的鑽狀鱗片。葉近生,葉柄長達25厘米,禾稈色至褐禾杆色,有光澤,直徑2毫米,圓,上面有溝,除基部外,通體光滑;葉片披針形,長20-40厘米,寬5-1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不變狹,四回羽狀;羽片15-20對,互生,密接,下部的相距4-5厘米,有短柄,斜展,卵狀披針形,長5-10厘米,寬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下部三回羽狀;一回小羽片在一回羽狀的頂部下有10-15對,連接,有短柄,近菱形,長1.5-3厘米,先端鈍,基部不對稱,楔形,上先出,一回羽狀或基部二回羽狀;二回(或末回)小羽片小,倒披針形,先端截形,有齒牙,基部楔形,下延,其下部小羽片常再分裂成具有一、二條細脈的短而同形的裂片。葉脈上面不顯,下面明顯,在小裂片上為二又分枝。葉堅草質,干後棕褐色,通體光滑。
分布範圍
資源分布:產浙江南部、福建、台灣、安徽南部、江西、廣東、海南島、香港、廣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及雲南。熱帶亞洲各地如日本、菲律賓、玻里尼西亞,向南至馬達加斯加等地也有。
栽培方法
適宜土壤:盆栽烏蕨可用腐葉土摻入少量細沙作為培養土。
適宜光照度:室內培養最好放置光線明亮處;室外培養應遮蔭,避免烈日直曬。
澆水要領:生長季節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夏秋高溫天氣應向頁面及植株周圍噴水,以提高環境濕度,但澆水也不可過多,盆土勿積水,以免導致落葉或爛根。
施肥要領:生長旺季,每1-2周施稀薄液肥一次,促進其枝葉旺盛生長;施肥以氮肥為主。冬季則應適當控制水分並停止施肥。
適宜溫濕度:烏蕨可耐5℃左右的低溫,冬季室溫最好控制在8℃以上。
病害防治:烏蕨不大容易發生病蟲害,偶有蚜蟲、紅蜘蛛危害,可噴灑肥皂水或氧化樂果防治。
繁殖:烏蕨生長期內可從底部根莖處萌生小植株,可採用分株繁殖,分株宜在3-4月份進行,也可採用孢子繁殖。
繁殖培育:用孢子繁殖。盆栽苗分株可在換盆時進行,洗淨根莖部,選間隙部位切。
藥用價值
【僳僳藥】打俄很冷:全草治感冒發熱,肝炎,痢疾,腸炎,毒蛇咬傷,燙火傷等《怒江藥》。
【苗藥】多擔,會京初:全草用於白喉,咽喉痛,骨折,刀傷出血,燒燙傷《桂藥編》。黛答滾,烏蕨,小野雞層:全草治胃癌,腸癌,感冒發燒,咳嗽,扁桃體炎,腮腺炎,腸炎,痢疾,肝炎,食物中毒,農藥中毒;外治燒燙傷,皮膚濕疹。
【瑤藥】針不掘:功用同苗族《桂藥編》。
【畲藥】鳳尾蕨,鳳尾草,土黃連,尖奔仔:全草治菌痢,胃腸炎,尿道炎,吐血,便血,尿血《畲醫藥》。
【土家藥】閹雞尾(yan ji yi):全草治咳血,尿血,嘔血,擺白《土家藥》。線雞尾:全草用於肝炎,肺癆,痢疾,吐血,便血,跌打外傷出血,風熱感冒,扁桃腺炎,腮腺炎,食物中毒等症;外用治燙傷,外傷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