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烏魯木齊市天主教堂

來自 全景視覺網 的圖片

烏魯木齊市天主教堂始建於1912年,由荷蘭籍神父高日升購買土地十五畝,及平房數間開始修建,第二年落成。1938年至1945年被國民黨改為137號監獄。1966年文革開始後被天山織布廠改建為車間。1985年開始執行中央19號文件,陸續歸還教產,直到1988年才完成。1987年重建新堂,1988年竣工投入使用。

目錄

簡介

教堂建築風格非常有特色,教堂大殿是哥德式,大殿鐘樓是由羅馬式結合拜占庭式構成。這樣風格的建築在烏魯木齊也是獨一份。目前教堂大門緊閉,暫不對外開放,只能隔着鐵柵欄門向里觀望和拍照。

拜占庭式教堂

「拜占庭式』教堂是指在東羅馬帝國發展起來的教堂建築風格,因東羅馬帝國首都「拜占庭」而得名。它始於4世紀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將拜占庭更名為君士坦丁堡[1],延續到15世紀下半葉東羅馬帝國的衰亡。拜占庭式建築是一種建築的藝術形式,以基督教為背景。該建築具有鮮明的宗教色彩,其突出特點是屋頂的圓形[2]。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拜占庭建築是在繼承古羅馬建築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同時,由於地理關係,它又汲取了波斯、兩河流域、敘利亞等東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建築風格,並對後來的俄羅斯的教堂建築、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建築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