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樂安排海水化淡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樂安排海水化淡廠

圖片來自hk01

樂安排海水化淡廠(Lok On Pai Desalting Plant),又稱小欖海水化淡廠,位於香港屯門區樂安排,是香港昔日的一座海水化淡廠,亦曾經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海水化淡廠。

介紹

樂安排海水化淡廠建於青山公路小欖段的旁邊,佔地達15英畝,臨海而建。選址樂安排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樂安排一帶較接近珠江口,海水份較低,易於進行蒸餾過程。此外,樂安排鄰近大欖涌水塘,化淡後的食水可直接輸往水塘儲存。加上樂安排遠離市區,並不會影響民居。

整個海水化淡廠計劃耗資4.6億港元興建。廠房共有6部蒸汽鍋爐機組,使用燃燒石油作為海水加熱蒸餾技術,每日最多可生產6千萬加侖淡水,即2億2700萬公升。而兩支高達123米的巨型煙囪,是當時香港最高的煙囪,亦成為了象徵該廠的標記。

歷史

1963年6月,香港發生嚴重旱災,逼使香港政府實施每4天只供水4小時的措施。為避免事件重演,香港政府作出多個水利工程,包括興建船灣淡水湖萬宜水庫等大型水塘,而1965年更向廣東省政府從東江購買每日6200萬加侖食水。然而,由於香港政府認為供水仍有不足,加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當時發生文化大革命,左派更於香港發起六七暴動,中國與英國關係因而變差,使港英政府不敢過於依賴中國的輸水。因此於1972年7月31日,香港政府正式宣佈於樂安排興建海水化淡廠,並成立了一個中央招標委員會負責招標承建。

海水化淡廠的建造合約由分別來自英國法國美國意大利日本5個國家的7個財團投標,最後於同年8月由一間日本大阪的株式會社笹倉機械製作所以3.37億港元投得,是各個財團中出價最低的。而由於香港政府缺乏資金興建,便向亞洲發展銀行貸款1.2億港元,還款期為15年。興建工程由賓尼(香港)公司(Binnie & Partners)出任顧問,金門建築承建。海水化淡設備由笹倉機械提供[1]

海水化淡廠於1975年10月15日建成,由當時港督麥理浩揭幕,而廠內的第一部機組亦同時開始運作,1977年,香港再次因降雨量不足實行二級制水,為增加食水供應量,四組鍋爐同時投入生產, 於1977年9月6組鍋爐全面投產,每日生產18萬立方米淡水,聘有工作人員達200個,其後曾一度停產。

1981年,香港實行一級制水(其後升為二級)期間,該廠曾一度重開。然而由於石油危機導致原油油價由每桶2美元升至10多美元,令化淡成本飆升多倍,加上需要由日本工程師來負責營運及維修,成本更為昂貴,而另一方面中國大陸的文革結束並進行改革開放,使港英政府與中國政府關係改善,從廣東省的供水量大幅度增加,結果海水化淡廠於1982年正式關閉及停用。廠房土地於1991年被人以3000萬港元收購,廠房則於1992年進行爆破拆卸,原址現時已發展為一個跳蚤市場[2]

未來發展

新海水化淡廠

2004年起,水務署再開始了海水化淡的研究,於屯門小西灣試驗逆滲透濾膜技術過濾海水成為淡水的可行性。位於屯門海水抽水站的海水化淡試驗廠日產水量為240立方米。

《2011 - 12年施政報告》提到當局已在將軍澳預留約10公頃用地, 興建一所中型海水化淡廠,但有意見對此表示保留,認為海水化淡成本很高,不可輕言啟動海水化淡工程。[3]2013年2月27日,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2013-14年預算案》中,提及由於中國淡水資源有限,因此政府準備在將軍澳興建海水化淡廠,希望透過海水化淡獲得另一淡水來源,減低本港對東江水源的依賴。[4]

政府於2019年批准興建將軍澳海水化淡廠,第一期工程預料於2023年竣工。

參考文獻

  1. 坐言集之水務工程 (PDF). [2014年8月25日].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年8月26日). 
  2. 【蘋話當年】1975年海水化淡廠啟用.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17-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8). 
  3. 東江水可加價 水費不應加. 《文匯報》. 2011 [2011-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0) (中文(繁體)‎). 
  4. 減依賴東江水 有利與粵議價 建海水化淡廠 增加籌碼. 蘋果日報(香港). 2013年2月28日 [2013年2月2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