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九龍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九龍塘

圖片來自hk01

九龍塘Kowloon Tong)位於香港九龍半島西部,當中大部份地域都座落在十八區中的九龍城區,位置為筆架山以南,界限街以北,石硤尾以東,樂富以西,廣義的範圍更包括又一村九龍仔。九龍塘是香港市區罕有的低密度豪宅發展區,以平房別墅為主,環境清幽。區內著名學校林立,為九龍之主要名校區,兩所政府資助的大學亦位於九龍塘。此外該區亦以時鐘酒店安老院而聞名。

歷史

1920年代,香港政府開發九龍,推出城市規劃方案,批出九龍塘花園城市,試行將該區發展為低密度英式住宅區,是香港開埠首次以城市規劃為原則的開發計劃。

九龍塘花園城市是香港首個參照英國規劃師艾賓力薩·侯偉德著名的「花園城市」(Garden City)概念建成的,政府希望建立一個交通便利、自給自足的中型工商業市鎮。既接近農業區,但又把工商業與居屋分隔開來,亦是香港少有的洋房式住宅區。政府將這特色保留,規定那裡的發展最高地積比率和層數分別為0.6及三層,因而此多年以來九龍塘的屋宇均為低密度建築。由於地主不能將物業以高密度形式發展重建,所以一般會將土地轉售或出租予時鐘酒店、老人院、婚紗舖幼稚園等需要(或只需)三數層樓面的商戶,慢慢形成今日的模樣。

九龍塘區內以平房及別墅為主,當中保留很多數十年歷史甚至是1920年代「花園城市」建立時最早一批的屋宇,並保留著不少樹木,頗具市郊風味。開發初期,該區吸引了不少英國富商居住。為解他們思鄉之情,區內街道多以英國的郡名來命名。

1922年九龍塘花園城市由政府批給「九龍塘及新界發展公司」(Kowloon Tong and New Territories Development Co.)負責興建,東主為前立法局議員義德(C. Montague Ede),預計在80土地上興建250幢獨立或半獨立、附有小花園的兩層平房,並有學校、遊樂場等設施。1925年工程遇上海員罷工和省港大罷工及發展商和義德病逝而面對清盤危機,部分業主及股東請求何東協助,何東先組織成「九龍塘花園會所」,然後繼續未完的工程,別墅於1929年相繼落成。由於感謝何東協助的功勞,將區內原本全以英國郡為名的街道外於九龍仔選取一條命名何東道

香港日佔時期,日本軍政府曾將九龍塘的行政區稱為鹿島區

1970年代,因為離夜總會林立的尖沙咀深夜只需大概十多分鐘車程,九龍塘一帶充斥著時鐘酒店之類的情色場所,連李小龍故居也曾經成為羅曼酒店[1],區內居民投訴失敗而維持現狀。一直到2000年代,因為夜總會在香港式微,截至2015年末,只剩11家。

1974年九廣鐵路局實行鐵路電氣化時為配合地下鐵路的興建,決定特別於九龍塘設站,作為九廣鐵路的車站之一,以便在地鐵修正早期系統中的觀塘綫於1979年建成通車後,作為與該線的轉車站,九鐵的九龍塘站最後於1982年啟用。現時九龍塘是連接香港島九龍新界東部的重要交通交匯點。為了配合2007年兩鐵合併,兩間公司的九龍塘站,現已統一管理,但仍以觀塘綫東鐵綫劃分。

1980、90年代,幼兒園和婚紗店開始進駐九龍塘,但為了避嫌,居民依然不承認住在九龍塘,反而說自己住在窩打老道和九龍仔, 而酒店常客也會以「第八站」[2][3]地鐵修正中期系統全線通車時,此站位於全線中間點,在兩端總站——中環站觀塘站順序數均為第八個站,至改組為觀塘綫初期,從觀塘站總站起,往油麻地站方向順序數仍為第八個站)為代稱。

隨著香港主權移交,僅供英軍子女入讀的聖佐治學校於1996年關閉,原址用地得以騰空作教育用途,並興建了四間學校及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亦因如此,該等建築群成為九龍塘區內少有的高層建築。

地理位置

現況

廣義九龍塘地域橫跨九龍城區深水埗區;以港鐵東鐵綫路軌作為分界,以西屬深水埗區,以東屬九龍城區。低密度發展項目的又一村、附近大型商場又一城香港城市大學,皆位於九龍塘站以西,屬深水埗區。情況就如位於紅磡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海底隧道九龍入口均屬油尖旺區,但同樣位於紅磡的黃埔花園則屬九龍城區

狹義九龍塘的範圍包括界限街以北的窩打老道沿線地區,包括聯合道及廣播道一帶,西面以九廣東鐵為界。窩打老道聯合道之間的地區為九龍仔,常誤被視為狹義九龍塘的一部份。

沿革

清嘉慶二十九年(公元1819年)刊行的《新安縣誌》,官富司管屬村莊列表中,已經有九龍塘的記載。當時九龍塘是一個小村莊,原址位於今警察會球場大坑東遊樂場一帶,當時該處面臨一個大角咀芒角咀之間用作曬鹽的淺灣,九龍塘因而得名。另一方面,當時西至石硤尾、東至九龍城以西一帶被統稱爲九龍仔,九龍塘是九龍仔的一部份。

1920年代起,界限街以北的窩打老道沿線發展為花園城市,九龍塘所指的範圍開始擴展。1937年香港政府劃出界限街以北的九龍半島新九龍,並細分為4區,其中一區稱為「九龍塘」,奠定今日九龍塘範圍的基礎。1947年地圖裡「Kau Lung Tong」是現時大坑東邨的位置。1964年地圖裡「Kowloon Tong」就是現時又一村花園的位置。另一方面九龍塘擴張後,九龍仔被一分為二。九龍塘以東的九龍仔公園一帶,以及九龍塘以西的石硤尾一帶,皆有人稱之為九龍仔。

1979年地下鐵路(今港鐵修正早期系統通車,並在區內設九龍塘站連接新界東區,這使九龍塘所指的範圍接近現況。石硤尾一帶只有老一輩才稱之為九龍仔,而窩打老道以東的九龍仔則常被誤作九龍塘的一部份。

街道命名

而九龍塘的街道頗多是以英格蘭的郡名或地方名命名,例如歌和老街歌和老郡(Cornwall),森麻實道森麻實郡律倫街律倫郡

地標

主要建築

位於九龍城區範圍

位於深水埗區範圍

私人屋苑

公共屋邨

以下三條公共屋邨位於東鐵綫以西,不再被視為現時九龍塘的一部分,往往以大坑東概括三條屋邨,而老一輩街坊則以九龍仔稱呼,當中九龍仔街坊會仍在該三條屋邨內運作,而每年的盂蘭節活動亦以九龍仔潮僑街坊盂蘭勝會為名。[4]

學校

交通

主要交通幹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