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鄉關何處(劉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鄉關何處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鄉關何處》中國當代作家劉靜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鄉關何處

我下車的地方,是一個小閘,由這裡出發,一路向北,是一條不知道有多長、不知道流淌過多少村莊的小河。我想象着,這條小河或許就是一條長不可及的綢帶,平靜而飄逸的把這塊土地一分為二,小河的東邊是村莊,西邊是田地。綢帶的一端便繫着這小閘。

小閘的水泥台子上,曾經坐過大我六歲的姐姐,她與一兩個同伴在這裡打毛衣、抓石子、打撲克,小河裡游着我家那群比姐姐更自由自在的白鵝。在我的記憶里,這恐怕是姐姐唯一遊戲的時間了。更多時候,她要幫媽媽做各種家務。也是因為有了她,我才可以瘋跑在小河邊、瘋玩在村子裡,象一棵無拘無束的小樹,瘋狂的生長,直到高出姐姐整整一個頭。

離開小閘,走十幾步,就看到了奶奶的墳,淹沒在一大片墳中間。儘管這些墳堆因年年有人祭掃而沒有坍塌,卻被年歲的風雨所蝕,加上雜草叢生,顯得枯瘦蕭條

我跪下來,在墓碑前挖兩個小小的坑,點燃兩根蠟燭放進去,仔細掩埋。我記得奶奶頭上常年裹着的黑色方巾,記得奶奶被累月的灶火熏的渾濁的眼睛,記得奶奶扯着衣襟蘸着無端流淌的眼淚。可是,我竟然想不出奶奶的模樣。我坐在她的膝上成長,直到媽媽送我去了學校,奶奶完成使命般的離開了。

蠟燭跳躍的火苗在微微的風裡搖擺,我跟奶奶說着話:前天晚上,我夢見你了,你告訴我說,你的腿壞了,想回家休息兩天。可是,我們曾經共同的家已經沒有了,連村莊都沒有了,你要去哪裡呢?我該怎麼辦呢?你知道我爸爸的家嗎?你能找到我的家嗎?你的腿不靈便了,要怎麼走呢?

我站起身,甩甩有些麻了的腳,打算走了。有一根蠟燭倒了,我忙又蹲下,扶起,另一根又倒下。並沒有起風,兀自站立的蠟燭卻在這時一根接着一根倒下。我的眼淚流出來了,我說:奶奶,是你不想讓我走嗎?

我終於還是離開了,沿着小河,慢慢的往北走,憂傷的情緒卻蔓延開來。東拐走過一座小橋,便到了我生活過十年的村子。稀稀疏疏的散落着幾戶人家,房前屋後曾經的住戶都搬到街邊。我來到一個老人住的房前,他熱情的走出來,我說出爸爸的名字,告訴他我找不到我家了。他帶着我來到一片白楊樹前,指着那裡說:那堆紅磚那就是你家豬圈。

這樣的陌生,讓我懷疑,自己記憶里的童年到底是不是真實的,或者,只不過是自己心頭自行搭建的場景嗎?家鄉於我,已經沒了去處,奶奶寧靜細密的皺紋,我還能回想嗎?

村子最東邊靠近菜園的地方,住着我的三奶。她的四個兒子都搬去了街上,她倔強的留下來,獨自守着三爺生前蓋的老屋。我剛走到門口,就見到三姑父,他迎出來,驚訝的大聲嚷嚷。三姑父在北京收破爛,騎着板車走街串巷。五年前,三姑在出租房裡燒傷,面目全非,為防止粘粘,嘴巴里時刻要噙着胡蘿蔔。三姑一心尋死,三姑父帶她植皮、美容,花光了在北京十幾年所有積蓄。這幾年,三姑不見任何人,也不回家裡來。三姑父憨憨的對我說,我天天對她講,我又不嫌棄你,誰敢嫌你。三姑父是我們一個村的,我上次見他是至少十年前,三爺臨死前,搭在地上,三姑父坐在三爺身邊,拿衛生紙一點一點蘸着三爺喉嚨里的痰。

尋不到早已失落的村莊,伴我成長的小河也乾涸了,老屋不見了,曾經的歲月消逝的再也回不來了。然而,在我的心底,卻隱隱覺得,有一種東西一直都在,值得我如今天這般,讓腳底與這片泥土廝磨,碾壓塵事的浮塵。

[1]

作者簡介

劉靜,女,從事新聞宣傳工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