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卷多情似故人(張理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書卷多情似故人》是中國當代作家張理坤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書卷多情似故人
酷愛閱讀,尤喜藏書。去年搬進新房,愛人特地整了一間書房,到頂的定製書櫃占據了兩面牆,從文學名著、古代傳奇到中外經典,各種書籍滿滿當當,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父親。
父親出身寒門,當年他憑着一己之力考取了山西師專,從此離開了窮鄉僻壤的山村,走出了與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不一樣的道路。他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讀書改變命運」,對書的敬畏體現在方方面面,無論是簡陋的單身宿舍還是寬敞的大三居室,家裡最貴重最顯眼的便是書箱書櫃書桌書架上擺放的整整齊齊的書本。父親常年四處奔波,為了事業為了生計,給予我和弟弟的除了一部部厚重的典籍,便只有「讀書改變命運」的執着信念。
少小時,父親買回許多連環畫冊,《雞毛信》《八仙過海》《三毛流浪記》等,我愛不釋手,每天翻來覆去不厭其煩,一本看完了翻舊了,換一本繼續,漆黑的簡筆勾勒、誇張的人物造型、簡潔明了的話語成了忠實的玩伴,一本又一本,一個個神奇鮮活的形象深深烙印腦海。漸漸識文斷字,開始主動搜尋獵物,《西遊記》首先湧入眼帘,囫圇吞棗似懂非懂,連續幾日沉醉不已,等到小夥伴們忙着收看電視劇《西遊記》的時候,我早就耳熟能詳,加上喜歡張揚,往往當天節目還沒上映,大傢伙兒就圍着我先對劇情梗概做了普及。
父親常擺弄收音機,午飯時分聽評書聯播是一種享受,袁闊成先生的《三國演義》從一年級到四年級完完整整聽了兩遍,這也是我早早閱讀《三國演義》等古典名著的契機,隨着視野的開闊,我努力啃起了大部頭,一到寒暑假廢寢忘食,書卷在手忘乎所以。家裡很長時間沒有電視,一是經濟條件所限,更重要的是書香陪伴勝過了一切誘惑。當夥伴們熱衷於抗戰影片津津樂道時,我已經熟讀了《紅岩》《紅日》《青春之歌》《敵後武工隊》《劍》等幾十本紅色經典,甚至翻檢出家藏的山西、河南等地抗日史料輯過百本。這個習慣一直到大學,課餘時間一頭扎進圖書館流連忘返,一杯白開、一副紙筆,晨昏交替悠哉游哉。
大學畢業後如願以償,和父親一樣登上三尺講台,每天早讀一起伴着晨風吟誦經典,課堂一道高談闊論文字傳奇,晚修一同揮毫潑墨憬悟人生,我能敏銳的捕捉到他們眉眼中的閃亮星辰,也可以洞察到他們文筆中的碧水微瀾;與此同時,他們也會在我的淺唱低吟里感受物語奇妙,在我的抑揚頓挫里領悟人間百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彼此成就、教學相長。
最喜歡和弟子們奇文共賞,每周推薦一本書,交流心得、書寫感悟,在精神世界裡與作者息息相通、遙相合鳴。我們組建了讀書社團,開辦了閱讀報告會,創建了藏書萬冊的校園公共圖書角,一屆屆優秀學子熱愛讀書烽火相傳,在堆積如山的案頭總會跳躍着那些閃亮的名字,日積月累師生髮表的文字無聲記錄着每一個書聲朗朗、奮筆疾書的艷陽天,三五載、歲歲年年依舊保持聯繫,那一縷縷書香成了我們永恆的牽掛。
有書相伴三十餘年,從早先父親率先垂範,買書贈書指引我愛上閱讀、敬畏文字;而今我年屆不惑,廣泛涉獵、筆耕不輟,寫書贈書成就一批批文學少年,天之驕子的他們用青春和熱血在各行各業綻放無與倫比的美麗。我更願意捧着書卷,在窗明几淨的教室里朗聲吟誦詩詞歌賦,在溫馨安寧的枕邊給孩子們娓娓講述睡前童話故事,在溫暖如春的書房內細細探索人類文化的寶藏……
書卷多情似故人。不止是莫逆之交的舊友,更是刻骨銘心的親情,融入血脈、世代傳承。[1]
作者簡介
張理坤,河南省濮陽第一中學教師 ,《中國青年作家報》《中國教師報》等報刊發表文章一百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