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二色小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二色小檗

中文學名:二色小檗

拉丁學名:Berberis,bicolor,Levl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毛茛目

科:小檗科

屬:小檗屬

二色小檗,常綠灌木,高1-2米。枝淡黃棕色或淺灰色,圓柱形,光滑無毛;莖刺細弱,三分叉,長10-15毫米,與枝同色。

基本內容

  • 中文學名: 二色小檗
  • 界: 植物界
  • 綱: 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 科: 小檗科Berberidaceae
  • 種: 二色小檗
  • 海 拔:2000
  • 拉丁學名: Berberis bicolor Levl.
  • 門: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 目: 薔薇目Rosales
  • 屬: 小檗屬Berberis
  • 分布區域: 台灣省, 雲南省
  • 是否中國特有: 是
  • 門中文名 被子植物門
  • 門英文名 Angiospermae
  • 綱中文名 雙子葉植物綱
  • 綱英文名 Dicotyledoneae
  • 目中文名 薔薇目
  • 目英文名 Rosales
  • 科中文名 小櫱科
  • 科拉丁名 Berberidaceae
  • 屬中文名 小櫱屬
  • 屬拉丁名 Berberis
  • 種中文名 二色小檗
  • 種拉丁名 Berberis,bicolor,Levl
  • 生境 生境,山坡
  • 海拔下限 2000
  • 海拔上限 2000
  • 是否中國特有 是
  • 是否引種栽培 非人工引種栽培
  • 國內分布 台灣省,雲南省

產地分布

產於貴州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高1-2米。枝淡黃棕色或淺灰色,圓柱形,光滑無毛;莖刺細弱,三分叉,長10-15毫米,與枝同色。葉薄革質,狹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6-10厘米,寬1.7-2.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綠色,中脈明顯凹陷,側脈微隆起,背面淡綠色,中脈明顯隆起,側脈稍隆起,微被白粉,兩面網脈不顯,葉緣平展,每邊具10-25刺齒;具短柄。花3-6朵簇生;花梗纖細,長10-12毫米;花紅黃色(據Leveille記錄,花外部紅色,內部白色);小苞片三角狀卵形,長約2-2.5毫米,寬約1-1.5毫米,先端急尖;萼片2輪,外萼片橢圓形,長約5毫米,寬約3毫米,先端急尖,內萼片倒卵形,長約6.2毫米,寬約4毫米;花瓣倒卵形,長約5毫米,寬約3毫米,先端缺裂或近全緣,基部縊縮呈爪,具2枚緊靠的腺體;雄蕊長約3毫米,藥隔先端不延伸或微有延伸,截形;胚珠2枚。漿果(未成熟)橢圓形,幼時綠色,頂端無宿存花柱,微被白粉。花期4-5月,果期6-8月。[1]

生長習性

生於溝邊林下、密林中或山坡陰處。生長在海拔1400-1500米的地方。[2]

參考文獻

Berberis bicolor Levl. in Repent. Sp. Nov. 9: 454, 1911; Ahrendt in Journ. Linn. Soc. Bot. 57: 62, 1961; Chamberlain et C. M. Hu in Notes Bot. Gard Edinb. 42 (3): 540,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