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雲南商務信息工程學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雲南商務信息工程學校(校園環境)原圖鏈接來自 教育航母站 的圖片

雲南商務信息工程學校創建於1978年,隸屬於雲南省糧食局。建校20餘年來,學校在改革中不斷發展,辦學規模逐步擴大,學校管理科學規範,基礎設施完備優越,師資隊伍結構合理,現已形成以商貿財經、信息科學、工程技術三大門類並存涵蓋20餘個專業的辦學格局。專業種類齊全,強調能力本位、注重素質教育[1]、教書育人結合是學校鮮明的辦學特色。20餘年來,學校在教育、科研,管理等各方面均有豐厚的積累,為我省區域性經濟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教學設備

雲南省商務信息工程學校校園占地70餘畝,作為一所傳統的工科學校,教學設備一直是重點發展的對象。學校先後投入資金數百萬元建成校園閉路電教系統、生化、食品、化學、物理、電子、電工、電器、儲藏檢驗、工程機械等設施完善的實驗室,以及食品焙烤車間、飼料實習車間,飲料實習車間。自90年初以來,學校重點發展計算機信息類專業,累計投資數百萬元購買了700台計算機,並建成高質量的校園網和6個高性能的多媒體教室,1個電子閱覽室;2001年投入使用校園網功能完備,現已升級為寬帶網絡,由行政辦公、教學管理、圖書館、視頻中心、網絡管理中心等幾個子系統組成,能可滿足學校任何形式的多媒體教學和辦公應用需求。學校管理的多個領域實現了計算機管理,將逐步實現無紙化辦公,相當一部分非計算機專業課程也實現了多媒體課件教學。同時,學校還建成了商貿財經類專業所需的語音室、模擬財會室。連續多年的發展,學校各類教學設備在我省各中職學校中堪稱一流。

教育理念

學校根據國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廳對中等職業學校教學改革的要求,大力實施素質教育、課程改革、產教結合為主要內容的改革,倡導以「素質為核心、能力為本位」的教育觀念,注重教育的發展性、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多年的辦學過程中,學校緊跟時代,不斷改革,努力開拓,逐步積累了許多在職業教育領域具有相當借鑑意義和認識價值的辦學經驗、成果。

開創「多證制」辦學模式。學校於1994年在我省中專學校率先全面推行「雙證制」的教學模式[2],要求所有中專畢業生均持有畢業證和工種技能等級證(職業資格證)。之後,該校又對這種模式不斷完善,形成「多證制」。使中畢業生「一專多能」,既提高了職業素質,又拓寬了就業渠道。

辦學宗旨

執行「專業大類招生,小專業分流」的教學模式。為體現學校以人為本,服務學生的辦學宗旨,有效激發學生主體學習興趣和提高教學質量,學校創造地提出「專業大類招後,小專業分流」的教學模式,經雲南省教育廳批准,於2000年在我省首家推行,將我校20多個專業分別納入商貿財經、計算機信息、工程技術三大類招生,學生進校後先學習一年的大類共同課,再跟據自己意願或具體情況選擇相關專業學習,受到了社會的普遍歡迎。

實施「寬基礎,活模塊」的課程結構。學校根據當前社會人才激烈競爭,人才就業的多變性、非長期性、非穩定性的特點,為使學生具有面向多種職業工作崗位的較大適應性,於2001年推出「寬基礎,活模塊」的課程結構。即將課程結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寬基礎」部份包括德育模塊,文化基礎模塊和通用技能模塊;第二階段包括職業群體模塊和專業技能模塊,體現素質教育關於教育的發展性,延續性原則。

開展「分層次」教學。因材施教是教學的一項基本規律,學校將文化公共課程教學實行按照不同層次組織分班教學,對文化基礎較差的班級,將其教學目的定位於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基本要求;對於文化基礎較好的班級,則將其教學目的定位於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提高要求並與適應「三校生」升學考試的教學要求接軌,為學生今後選擇升學打下基礎。學校將畢業生班最後一個學期課程全面調整,統一開展分層次教學。學校根據畢業生個人意願,將學生分為升學輔導、上崗工作、技能培訓三個層次,使三類同學都能有針對性的展開學習。

視頻

雲南商務信息工程學校 相關視頻

雲南商務信息工程學校信息科視頻
2016年雲南商務信息工程學校新生軍訓視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