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山包濕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雲南大山包濕地(簡稱大山包濕地)地理位置北緯27º18′—27º29′, 東經103º15′—103º24′公頃,面積3,150公頃。位於雲南昭通市境內,距離昭通市昭陽市區79公里。管理機構為雲南大山包國家級濕地保護區管理局。東與昭通市魯甸縣的龍樹鄉相鄰,南與魯甸縣的水磨、梭山鄉接壤,西靠昭通市昭陽區的炎山鄉,北鄰昭通市昭陽區的大寨鄉,距離昭通市昭陽市區79公里。草甸797公頃、沼澤2353公頃。保護區的類型是野生動物,主要保護對象是黑頸鶴及其生境。大山包濕地屬內陸濕地,濕地類型包括高山濕地、 草本泥炭地和人工濕地[1],符合《濕地公約》國際重要濕地指定標準的2、 3、4、 6。1990年經昭通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昭通市大山包黑頸鶴自然保護區。
氣候
雲南大山包濕地屬暖溫帶高原季風氣候,冬寒夏涼。年平均氣溫為 6.2℃,1月平均氣溫-1℃,7月平均氣溫 12.7℃, 10℃的有效積溫 798℃。日照長,年日照時數2200 ~ 2300小時。無霜期年平均為 134 天,最短年只有 84 天,故植物生長期短。年均降水量1165毫米,雨量分布不均,5 ~ 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88%。年均積雪日數34.6 天。大山包濕地內風大,是滇東北地區大風最多的地區,年平均大風天數52天,最高年達82天,冬春季為多。
地形山脈
大山包濕地地處滇東北五蓮峰山脈主峰,屬構造侵蝕高中山。整個山體由上古生界二疊系灰岩、玄武岩和中生界砂岩組成。第三紀初為準平原的一部分,後地殼抬升,金沙江及支流橫江、牛欄江強烈切割形成高中山地貌,但山頂部是保存較平緩的殘餘高原面。黑頸鶴集中越冬棲息的大海子、跳墩河等地,則是開闊的高原地形,山頭渾圓,濕地低凹,尤其大海子濕地呈低凹的鍋底形,相對高差50 ~100米。大山包濕地的土壤垂直分布從高海拔至低海拔分別為:亞高山草甸土(局部沼澤土)(3000米以上)→棕壤(2800 ~3000米)→黃棕壤(2200~2800米)。從土壤分布看,大山包濕地範圍內以亞高山草甸土和棕壤為主,黃棕壤主要分布在森林植物較繁密和海拔較低的地區。大山包濕地的主要土壤類型為泥炭土和沼澤土。有機質含量豐富,平均達20%,氮含量約2%, 土壤pH值為 8.2, 但速效養分含量較低。
重要價值
保護區內有濕地3150公頃。每年農曆九月九至來年三月三到大山包自然保護區越冬的黑頸鶴達1100多隻,占整個種群數量的1/6其他候鳥24種近萬隻,是已知的最大最集中的黑頸鶴越冬棲息地,是候鳥越冬的天堂[2]。
大山包鄉氣候溫涼,色彩斑斕,風光優美。這裡有翩翩起舞的黑頸鶴、雄奇險峻的雞公山大峽谷、美麗青翠的萬畝草山、古樸的民俗民居,還有清香可口的燕麥炒麵、蕎面。是旅遊度假、科考研究、風光攝影的理想之地。
2006年,全鄉經濟總收入為1387.49萬元,比2005年增加60.69萬元,增長率為4%。人均純收入為696元,比2005年增加28元。完成播種面積34140畝,其中,洋芋20250畝,包穀700畝,蕎子5595畝,燕麥7595畝,其他作物2430畝。實現全年糧食總產量650.27萬公斤,同比增長52.25萬公斤,人均有糧421.54公斤,同比增加4.84公斤。
視頻
雲南大山包濕地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太美!太綠!「大山包國際重要濕地」生態恢復得太好了 ,搜狐,2019-10-17
- ↑ 太壯觀啦!1000多隻黑頸鶴歸巢雲南大山包保護區,搜狐,2019-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