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雲南省藤 |
雲南省藤(學名:Calamus acanthospathus Griff.)是棕櫚科省藤屬植物,攀援藤本,莖單生,帶鞘莖粗(1.5-)2-2.5厘米,裸莖粗1-1.3厘米。葉羽狀全裂;羽片在葉軸每側有6-8片或多達11片。雌雄花序同型,二回至部分三回分枝,長1.5-1.8米,頂端具纖鞭。種子長圓形,壓扁,長12-14毫米,寬9-11毫米,厚7毫米,表面具小瘤突,胚乳嚼爛狀,胚基生。花果期12-2月。 分布於中國雲南南部和西藏,以雲南西雙版納為分布中心,向西間斷分布至臨滄市的滄源縣、德宏州的盈江縣及西北部的怒江州貢山縣的獨龍江等地。生長於海拔1500-1800米的山地闊葉林中。藤莖質地中上等,是編織藤器的好原料。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雲南省藤
學名: Calamus acanthospathus Griff.
別稱: 刺苞省藤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單子葉植物綱
目: 初生目
科: 棕櫚科
亞科: 鱗果亞科
族: 省藤族
亞族: 省藤亞族
屬: 省藤屬
種: 雲南省藤
命名者及年代: Griff.,1845
形態特徵
攀援藤本,莖單生,帶鞘莖粗1.52~2.5厘米,裸莖粗1~1.3厘米。葉羽狀全裂,長約90厘米,頂端不具纖鞭;羽片在葉軸每側有6~8片或多達11片,不等距,橢圓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26~40厘米,寬4.5~6厘米,6~8條明顯葉脈,上面疏被微刺或無刺,背面無刺,邊緣疏被微刺,先端具纖毛狀尖;葉柄長5~10厘米,周圍被刺或爪狀刺;葉鞘略具囊狀凸起,被糠秕狀灰褐色斑點和長短、大小不等的水平或向上的近半圓錐狀的刺,靠葉鞘口的 刺較密集;托葉鞘很短,具細刺。雌雄花序同型,二回至部分三回分枝,長1.5~1.8米,頂端具纖鞭,有7~9個分枝花序,頂端具短纖鞭;一級佛焰苞長管狀至圓筒形,具少數單生的爪或針刺;二級佛焰苞管狀漏斗形;小佛焰苞為不對稱漏斗形;大、小佛焰苞均具條紋脈;下部的分枝花序長10~15厘米,近蠍尾狀,每側有4~7個小穗狀花序,長4~6厘米,每側有4~5朵花(雄花更多些);雄花總苞近深杯狀,伸出於小佛焰苞外;雄花卵形,鈍三棱,長4毫米,寬2.5毫米;花萼鍾狀,3淺裂;花冠裂片比花萼略長;雌花卵形,長5毫米;總苞托着生於小佛焰苞口的外面,淺杯狀或近盤狀;總苞杯狀;中性花的小窠近新月形。果被梗狀;果實橢圓形至近球形,長1.8厘米,直徑1.5~1.7厘米,鱗片15~18縱列,中央有淺溝槽,新鮮時橙紅色,干時紅褐色,邊緣具齧蝕狀的淺黃褐色帶。種子長圓形,壓扁,長12~14毫米,寬9~11毫米,厚7毫米,表面具小瘤突,胚乳嚼爛狀,胚基生。花果期12~2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500~1800米的山地闊葉林中。模式標本采自景洪。
物種分類
密花省藤(變種)(植物分類學報)本變種與原變種的主要區別為:雄花序較粗壯,分枝花序也較長(20~25厘米),一級佛焰苞上的爪狀刺稍密而粗,小穗狀花序上的雄花較多而密集、粗碩、闊卵形(長3.5毫米,寬3毫米)。花期4月。產雲南南部。生於海拔1800米的常綠闊葉林中。模式標本采自勐臘。屏邊省藤(變種)(植物分類學報)本變種與原變種的主要區別為葉的羽片和花序較短小(羽片長15厘米,寬3.5~4厘米,花序及分枝花序的長度僅有原變種之半),葉鞘上具明顯的半圓錐狀的刺且其基部具瘤突;它也與緬甸省藤C. feanus Becc. 相似,而與後者區別在於果實鱗片中央具淺溝槽。果期3~4月。雲南東南部。模式標本采自屏邊。
主要價值
喜溫暖、濕潤環境;種子繁殖。藤莖細而具密刺,羽片橢圓狀披針形或倒被針形,果實成熟時橙紅色,頗具觀賞價值。藤莖質地中上等,是編織藤器的好原料。 喜溫暖、濕潤環境;種子繁殖。雲南熱區的廣大山區,包括西雙版納、德宏、臨滄、思茅四地州各縣及紅河州除滬西、彌勒外的縣市,文山州的富寧、麻栗坡、馬關,保山地區的昌寧、施甸和龍陵等熱帶潮濕、濕潤、半濕潤區和南亞熱帶潮濕、濕潤區,在中低海拔(1800米以下)的次生林下或人工林下均可發展棕櫚藤種植。栽培以優良中徑藤(版納省藤、盈江省藤、單葉省藤、短葉省藤、黃藤)為主,小徑藤(小省藤、白藤、多穗白藤、雲南省藤、麻雞藤等)適當發展。亦可從國外(如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引進普遍栽培推廣的良種如西加省藤和粗鞘省藤等。以西雙版納、德宏、思茅和紅河主產區為主,今後按需求逐漸推廣到[1]
繁殖方法
圃地準備選地:苗圃地應選擇背風向陽、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水電齊全、交通方便的地塊。避免在曾雜草叢生或大範圍發生嚴重病蟲害的地塊育苗。凡使用長效除草劑的地塊,不能用作苗床地和營養土。苗床地要求土壤疏鬆,沙壤土或壤土,pH值為4.5-7.0。 整地:10-11月進行全面深翻,深度20-30厘米,清除草根、石塊及其他雜物,深翻過的土塊經過一段時間的暴曬和風化之後再敲碎、耙細。基肥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也可以腐熟的有機肥和腐殖土混合後作為基肥施用,每畝施肥量800千克,其中大部分結合深翻施入深層土中,少部分在做床時施入上層土中。苗圃地所用土壤要先消毒,50%辛硫磷2克/平方米,混拌適量細土,撒入土壤中,殺蟲;90%敵克松粉劑3-5克/平方米,混拌適量細土,製成藥土,拌於土壤中,滅菌。 [2] 種子採集:每年12月至次年2月選擇長勢良好、無病蟲害的母樹,採收自然成熟、生長良好的果實。採收後的果實放入通氣性好的布袋中進行運輸,布袋堆放層數不宜過多,應避免在中午高溫時段運輸。物理方法進行去皮,裝袋後踩踏或敲打分離果肉,在室內堆放2-5天,當果肉軟化將要發酵時,再進行反覆搓洗清除果皮、果肉,直至乾淨。種子清洗乾淨後於室內陰乾。選擇發育健全、個體大、飽滿、無病蟲害的種子。隨采隨播,干藏不超過15天,不能馬上播種的,在室內沙藏。
種子處理
用0.3-1.0%的硫酸銅溶液浸種4-6小時,浸種消毒後用清水洗淨,播種前3-5天進行即可。4-5月催芽,用濕沙做低床,墊10厘米厚,均勻放入消毒後的種子再覆蓋2厘米的濕沙,澆水後用薄膜或草覆蓋,之後隔日澆水。所用河沙要先經過2-3天暴曬消毒。 播種方法:6-7月,種子經催芽後,初始露白至第一片葉展開前進行移植。採用高床育苗,床寬1-1.2米,床高20厘米,苗床之間留出30厘米步道。條播,行距10-15厘米,株距8-12厘米,移植時使根部舒展,深度剛好埋住種子,不要將芽苗上的種子弄掉,澆透水。 容器育苗:低床低於地面5厘米,床寬1-1.2米,苗床之間留出30厘米步道。選用10厘米×15厘米、底部有孔的容器袋。用肥沃的表土或森林表土加入1-2%的普通過磷酸鈣和10%的有機肥,經過消毒後製成營養土。將營養土裝至營養袋的2/5-3/5處。將芽苗放入營養袋,使根系舒展,再加入營養土埋住種子,填土至離袋口1-2厘米處,壓實,澆透水。
栽培技術
苗期管理 搭設蔭棚:依地形搭設蔭棚並做好防風固定,催芽苗床透光度30-40%,育苗苗床透光度40-60%。 溫度控制:幼苗期溫度不低於8℃,生長期不低於3℃,如遇極端低溫應提前做好防範措施。 濕度控制:出苗期濕度控制在85%以上,生長期控制在70%以上。濕度控制主要以噴灌為水分補給方式,有條件的苗圃應安裝固定式噴灌系統,條件不足的苗圃可用移動式噴灌機或人工噴灌;如遇長期自然降水導致土壤水分過多,要保證及時排出積水。 鬆土除草:除草應遵循「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從出苗初期開始,每隔2-3周要除草1次,除草使用人工拔除的方式,避免使用除草劑。藤苗生長前3個月,鬆土深度為2-4厘米,之後鬆土深度可增到4-8厘米,可與除草同時進行。鬆土要全面松到,不傷苗、不壓苗。 追肥:移苗後前6個月,用濃度為0.2-0.5%的氮肥葉面噴施,每畝施肥量2-3千克,每月1次,之後可施稀釋的有機肥,每畝施肥量5-8千克。施肥時間應避開正午高溫時期,葉面施肥後2天內遇雨水失效在雨停後補噴1次。 苗木出圃 起苗:苗高達30-60厘米,葉片4-7片,鬚根8-15根,即可出圃。出圃時間與造林季節相配合,多在6-9月。苗床育苗起苗要達到一定深度,少傷側根、鬚根,保持根系比較完整和不折斷苗干,不傷頂芽。起苗後要立即在蔽陰無風處選苗,剔除廢苗。 擺、深埋、培碎土、踏實不透風。假植後要經常檢查,防止藤苗風乾、霉爛和遭受鼠類危害。
參考文獻
- ↑ 雲南省藤(yún nán shěng téng)」,植物智,2019-12-19